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周,「硅谷投委会」的议题是 FinTech 。今天分享的是机器人投顾鼻祖 Wealthfront 公司。

每周,我们都有一个大议题,并基于此议题发布角度各异的系列讨论,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行业观察、公司研究、产品试用、投资讨论。

如你所知,「硅谷投委会」专注海外科技投资,但不仅限于此。

6 年前,几乎没有人知道 Daniel Carroll 是谁。即使现在,他的存在感依然很弱。不过,他一手创立的 Wealthfront 正撼动着华尔街高不可攀的地位。

短短几年间,他神奇地撬动了创投界传奇 Andy Rachleff 参与创业,进而又吸引了《漫步华尔街》的 Burtoncc Malkiel,以及令 Linkedin 用户像病毒式增长的操盘手 Adam Nash 。

如今,这家伙的公司成为了机器人投顾鼻祖。不仅令高盛、嘉盛理财等金融巨头争相模仿,更令神州大地众多财富管理公司异口同声地说,「我是中国版 Wealthfront 」。

整个硅谷基本都是他的客户,来自 Google、Facebook、Linkedin、微软、苹果、思科的众多科技新贵们,正源源不断地将钱包交给 Wealthfront 打理。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请注意他的 Title,不是 CEO 哦,这是一个低调到了尘埃里的创始人)

创始人

如果你看过 Carroll 的背景,就知道 Wealthfront 能受硅谷科技新贵追捧这事儿有多神奇了。因为,他和硅谷真是一毛线关系都没有。

22 岁那年,Carroll 从亚利桑那大学毕业了,一个距离纽约和硅谷都不近,距离墨西哥却很近的地方。

不久,他又一头扎进了 FactSet,一家金融数据公司。虽然这家公司以「杀死金融数据老大彭博 」为己任,但其实仍然蹦跶在传统的金融业。

直到 27 岁,Carroll 才终于创立了 Wealthfront 的前身 kaChing。他在鼓动他的重要合伙人 Andy Rachleff 时说, 我突然意识到可靠、便宜的财富管理非常重要」

是的。27 岁那年,Carroll 正好碰到了 2008 年的金融危机。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危机蔓延时,银行家们仍然拿着高薪,这给华尔街拉了一连串仇恨)

定位:科技公司

也许 FactSet 的反骨影响了 Carroll,所以他当老板的第一件事就是:

「和华尔街不一样」

本来 Wealthfront 是一家财富管理公司。嗯,即使加上「在线」两个字,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可实际上,Carroll 把它搞成了科技公司。而且还是那种特别有硅谷范的科技公司。

传统财富管理公司人满为患,Wealthfront 只有几十人。传统财富管理公司养大批顾问,Wealthfront 养大批工程师。

客户想要投资建议?OK,找机器人投顾去。

在这种硅谷工程师文化下,他的合伙人 Rachleff 特自豪地说,「我们能做出来的东西,别人要好久才能山寨」。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Rachleff 贴出来的炫耀图,竞争对手需要 20 个月才能仿制它们)

自我驱动的工程师

不得不承认,他们招的这批工程师的确堪称业界活宝。不仅能当工程师,还能当销售。

Wealthfront 有着非常好的工程师文化,自我驱动氛围很浓厚。

要知道,将财富管理费大幅降低到 0.25%,这事现在看起来已经不惊艳了。为了吸引硅谷新贵,Wealthfront 自然而然就发明了一种神奇的营销方式。

工程师们一边码代码,一边还要在博客上码字介绍自己又发现了一个 XX 好代码。时不时的还要总结一套「十大最适合就业的硅谷创业公司」之类的榜单。

这令 Wealthfront 很好地潜入到了客户内部。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我说(正经脸):就算跟当红独角兽比,W 家的工程师也不输)

开放的用人制度

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在芝加哥长大、墨西哥边上读书、又是学金融的,可以挖到这么多优质的硅谷工程师。

Carroll 的秘诀是: 找强援,并舍得给他们任何位子

当执教斯坦福的创投 Rachleff 成为他的合伙人后,他立刻将 CEO 的职位让给了 Rachleff,这个在硅谷人脉极广的老头。

当遇到 Adam Nash,这个既有一家投资俱乐部,又有一批斯坦福工程师支持,还曾操盘 LinkedIn 病毒式增长的家伙后,又轮到 Rachleff 让出 CEO 之位。

更神奇的是,好的公司文化令 3 个人都相安无事地在公司里共事,Carroll 还偶尔需要向 Adam Nash 汇报工作。

反正一路朝着硅谷走,就是朝着客户走。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在硅谷,年轻的科技新贵遍地都是,谁说他们不用理财?)

符合需求的产品

在与硅谷新贵们一对一交流时,Wealthfront 提供的产品简直是直戳内心。

「来吧,hard work,hard play。回答 7 个问题,然后增值的事交给我们,与那些复杂的税打交道的事也交给我们。」

「What?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卖出自己在创业公司的股票。hard play 去吧,这事也可以交给我们。」

「你太穷了,只有 1 万美元?No problem,免佣金!」

产品好,操心就少。也许真的因为太闲,现任 CEO Adam Nash 居然在Quora 上说,「我周末都在家里陪老婆孩子和朋友们」。

简直就是打破硅谷 CEO 们的默契!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你让每天工作 18 小时的马斯克愤怒了!)

估值逻辑

当然,CEO 太闲也可能是因为 Wealthfront 仍谈不上是什么大公司,管理的资产才 30 亿美元左右,体量仅与国内小型公募相当。

不过,体量小与 7 亿美元估值并不矛盾。毕竟,机器人投顾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正在极速增长。

当这个市场在 2014 年只有 140 亿美元规模时,AT Kearney 预测,到 2020 年,它的规模将超过 22000 亿美元。

巨头们自然也看到了这组数字,曾有一段时间,Wealthfront 的门口每天都会遇到那么一两个投资者。

可是,在 Wealthfront 在融了 1.29 亿美元后,Rachleff 跑出来说,「我们暂时不接受投资了」。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左边的就是 Rachleff,比 Carroll 高调一万倍)

为什么暂时拒绝接受投资?

一批又一批传统金融巨头已经醒悟过来,开始研发自己的机器人投顾。都这会儿了,Wealthfront 为什么不拿上钱抓紧扩张?

老实说,这事我也没想明白。难道是因为机器人投顾真没到风靡全球的地步,想扩张也无处使力?

我相信,一提到机器人投顾,你想到的肯定是神奇的人工智能。接着,又会想到去年那段惨痛的记忆。

就在冒着绿泡的六七月股灾里,海外基金凭借人工智能做空大 A 股。当时,人均蚀本 30 万,它们却赚了 10 个点。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面对神鬼莫测的人工智能,身为一个小散户的我表示很颤抖)

并不神奇的机器人投顾

可是,我们在这里说的机器人投顾并没有那么神奇。

它一点都不高深,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一个理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Wealthfront 也不例外。事实上,Carroll 挖来的那位写《漫步华尔街》的教授,说的就是这事儿。

证明 MPT 很复杂,但讲清楚,只需要一句话:多样化投资可以帮我们消除部分风险。

Wealthfront 选择的了 11 大类 ETF:美国股票、其他发达国家股票、新兴市场股票、分红股票、房地产、自然资源、美国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新兴市场债券、市政债券、防通胀证券。

有风险才有回报,因为机器人投顾不可能凭借资产配置消除系统性风险,所以我们可以获取系统性风险所带来的溢价。

是的,挣得就是这笔小钱,并且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投机。对很多人而言,吸引力有限。

如果,有一天有人和你说机器人投顾可以获得超额回报,那你一定要警惕了。作为一个公开策略,它凭什么获取超额回报,如果所有人都拿到了超额回报,谁去认领「超额损失」?

机器人投顾并不神秘,但就是想干翻华尔街

(《漫步华尔街》拿股票数举了个例子)

因为理想

当然,关于为何不接受投资,Wealthfront 们并不认为与机器人投顾有关,这事关乎理想。

「世界不需要第二个华尔街」

在 Wealthfront 的人们看来,银行就是一个用各种收费榨干你账户的地方。「如果你开通一个 100 美元账户,9 个月后,银行就会把你存入的 100 美元,全部作为“服务费”收走」。

Adam Nash 说,「我们的老对手 Betterment 就是因为收了花旗的钱,所以堕落了,居然不以为耻地和投资人吹嘘,3 美元的小额账户费用为他们贡献了 1/3 的总收入」。

所以,如果 Wealthfront 也接受金融巨头们的投资,那就不能再坚持自己那些 1 万美元以下免费的「小规定」了。

嗯,如果哪天真成了第二个贪婪的华尔街,我就自掏腰包飞到美国,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甩 Wealthfront 们脸上。铜版纸。

本文由「硅谷投委会」@白一道 原创,欢迎转载。不过,一切不表明来源的转载都是耍流氓哦。

本周议题: FinTech (其余文章请见微信公号:硅谷投委会)

1.「科技前沿」: FinTech 报告:银行将死?

2.「风投趋势」: 尔之蜜药,彼之砒霜?

随意打赏

机器人投顾智能投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