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互联网,只会让你觉得争论不休和不成熟?
原文链接: http://geekcar.com/archives/34361
这篇文章,可以当成是今年 T 圈大会的观后感来看。
TC 汽车互联网大会已经八年了,从一开始只有几十人参加,到经历「去高德化」,再到现在的规模。八年后,T 圈里的所谓「有格者」依然能聚到一起,汽车和互联网这个话题也没中断,也说明这个搭配还是挺有生命力的。
对于手机行业来说,八年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得当时还在流行塞班系统。而对于「汽车+互联网」来说,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融合,因为这是两个行业的竞争与合作。2015 年,可以说是「汽车+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了。因为互联网公司都开始造车了,车联网开始火了。
争论不休的互联网造车
互联网公司造车,车还没造出来,舆论战就打起来了。「电机+电池」的组合,让互联网公司有了「资格」可以造车,而在这次 T 圈大会上,那些传统汽车公司的前辈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呢?
首先是主机厂的人。广汽工程研究院的黄少堂觉得,苹果、谷歌造车或许是在砸钱变相做广告,让大家都去跟随他们。有人造车未必真的在造车,汽车人也不必真的去担忧,因为互联网公司造车也算是一种激励他们前进的动力。
沃尔沃中国研发副总裁沈峰认为,汽车的复杂程度、品控要求注定是很高的准入门槛。但对于未来,他希望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应该寻求合作。总的说来,黄少堂和沈峰都是传统公司里不太传统的人,但都不太看好互联网公司造车。
其次,是供应商的人。在谈到造车问题时,Mobileye 销售部门的主管 David Oberman 赶紧表示,他们真的不会造车,而是安安静静地做好供应商的角色;大陆汽车文英棠则欢迎互联网公司进入这个行业。(毕竟他们是供应商,互联网公司也是客户)
说了这么多别人的看法,而那些互联网人打算怎么解决造车问题?李想和沈海寅的对立观点则是很好的例子,李想认为要自己建厂、投入大量资金,而沈海寅则支持代工生产,两个人为此还发文「隔空喊话」。
自建厂也好,代工也罢,每种观点都有支持者。在对立的观点里,他们还是有一致的地方的:李想、李斌、沈海寅三个人都是互联网出身,要论造车他们肯定说不过工程师出身的黄少堂。但能砸钱造车的他们,肯定是资本的高级玩家。
车和家、蔚来汽车、智车优行等等公司,无论他们有没有实现当年吹的牛逼,能熬到上市继续撬动资本来做这件事,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对于主机厂来说,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不仅人已经跳槽到互联网公司了,未来可能更多的钱也会涌进去。
而谁有可能成为主机厂里的「富士康」?应该是行动不够快、不够开放的掉队企业。
还在探索的「车联网」
除了互联网公司造车,「汽车+互联网」的另一个衍生品就是「车联网」。目前,中国的车联网发展水平已经超越了欧美,只能自己慢慢探索。如同吴晓波说的,部分中国制造业已经在全球没有「对标物」了,例如海尔、美的,不能再实行「跟进战略」了。
车联网看似是国产汽车品牌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但汽车公司的战略一向保守。对于国产品牌来说,保守体现在两点。
首先是供应商体系,缺乏核心技术的主机厂,只能靠供应商给出技术制定和规划。在成熟的硬件和软件出来之前,车厂对于新生事物还是持慎重态度的。
其次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制定,还得看用户本身。现在车联网服务无非是免费或者让用户续费,而很少围绕用户的生活轨迹和开车场景设计服务和商业模式。
提到用户,就不得不提未来的消费主力 80、90 后群体。横跨 20 年的群体,确实有点大,用吴晓波的「圈层」理论比较合适。具体来说就是不同圈层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人喜欢窦唯,还有人喜欢 TFBOYS。
而车厂要做的就是研究好 80、90 后,投其所好,设计出一款产品。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时候并不是车厂真的搞不懂年轻人,而是从调研、设计到投产,是比较脱节的过程,组织架构不够扁平化。同时,还应该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造车,连吴晓波都建议把企业经营权交给 80 后了。
互联网公司还没造出来车,车联网还没真正成熟,一切只能靠想象。目前「互联网+汽车」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有「争论」和「不成熟」的字眼,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这种看似跨界的竞争与合作,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惊喜,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
原创声明:本文为GeekCar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转自GeekCar”及原文链接。
微信号:GeekCar,汽车科技新媒体,专注于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等前沿科技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