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新税制实施,跨境电商如何接这只“靴子”?
红利结束,一个新的跨境电商时代来临 。
4月8日起,跨境电商将不再适用行邮税,而是按照货物标准征收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对行邮税进行上调。涨价不可避免,挑战与机遇并存,站在风口的跨境电商未来该怎么玩?
对此,洋码头CEO曾碧波认为:“洋码头从创立之初就坚持做好基础布局,自建物流,发展海外直邮,曾经看似特立独行,如今新政落地验证了洋码头的战略判断是正确的。洋码头的先发优势很明显,只要坚定深耕,就会快速前行。”
曾碧波认为,跨境电商“由乱而治”,未来竞争焦点将回归本质——服务和体验。为此,洋码头将继续深耕C2C模式,培养全球范围内专业化买手,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同时,大力发展海外直邮,在已经兼具速度和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贝海物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达30%。
面对新政,跨境电商自建物流难度更大
随着税改靴子落地,海购商品的价格上涨已成定局。不过,在当前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价格已不那么敏感,而更愿意为品质、服务买单。此外,海购商品在价格、品质和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对于中国消费者仍具吸引力。 据商务部预测,今年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将破6.5万亿,2017年则有望攀上8万亿台阶。
中国消费者海购需求增长已不可逆转。因此,当价格优势减少后,如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升物流体验将成为跨境电商巨头的博弈焦点。
目前跨境电商常用的两大物流方式是保税备货和跨境直邮,二者区别在于先有货还是先有订单。 保税备货,即先将货物囤在保税区,消费者下单之后再配送至客户;而跨境直邮,是指消费者下单后,商家在国外采购货物,统一打包入境清关后,再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显然,保税备货受模式所累,商品品类受限,往往主打低客单价爆款,供应链风险压力大;相对而言,跨境直邮更适应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海购需求,时效稳定且供应链风险较低。除此之外,跨境直邮全程封闭性和连贯性,给了消费者更多商品保障上的信任。可以预见,跨境直邮将以绝对优势成为未来行业主流模式。
跨境直邮看起来很美,实际上难度巨大,几乎是跨境电商不可承受之重。 不仅需要组织碎片化供应链,同时要具备物流全链条整合能力,短期内很难见成效,更重要的是,跨境直邮方式受限于航空运输,成本很难降低,只能以长期经验的积累对资源做出最合理的配置,从而获得相应的成本优势。
曾经,面对保税备货一边倒的趋势,洋码头始终“特立独行”,坚持买手制,自建物流,不断扩大海外直邮,在新税制下,这一布局无疑受到的损害最小。 最新数据显示,洋码头的海外直邮物品占平台80%之多,而在自营类的跨境平台中,占据80%的为保税备货的爆款商品。
洋码头旗下物流公司“贝海国际”,已在全球建立了12个大型国际物流中心,能服务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周有40多个国际航班入境,世界各地的商品进入中国只需要5天。一直海外自建物流的洋码头,曾受到同行的质疑,不过这一次的税改也更好的证明了洋码头的自我定位和优势判断是正确的。新政税改落地后,通关效率极大提高,通关成本降低,曾碧波表示,“洋码头会抓紧每个环节,将服务和流程逼到极致”。
各方热议新政
3月24日,三部委发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新税制规定,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对消费者,即B2C)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取消了税费50元以内免税的政策。新政实施或将导致八成商品涨价。
对此,业界有不同的声音。 天猫国际副总经理邢悦指出,作为平台代表,大家其实非常欢迎跨境进口电商缴税透明化。4月8日新规也被视为国家对于跨境进口电商给予明确的法律地位,相当于给这种创新模式一个“名份”。 针对此次跨境税改,大家反对的并不是缴税或提税,真正担忧的是,如果跨境进口电商简单参照一般进口管理,那么传递的信息可能变成过去两年跨境创新监管模式没有得到认可。
主做进口小家电的香港商家王振刚发现,按照新规,2000元以上小家电,目前只能走海外直邮,那么消费者要去海关部门交税会很麻烦。
而相关专家认为,新政与上位法相悖。
新政中“50元免税额度取消”、“负面清单”转向“正面清单”、2000元单笔限额等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是此次研讨会中最受关注的议题。一位熟悉海关流程且要求匿名的与会专家表示,新政中提出“50元免税额度取消”,此政策明显与上位法相悖,未来政策出台应该更严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56条规定,对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可免征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第45条规定,对关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免征关税。该专家指出,此次财政部等部门出台的新政取消了50元的免税额度,如果这只是部门规章,那么与上述《海关法》和《关税条例》两部上位法明显相悖。
(本文作者郭娟,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入住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搜狐科技等,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商观察,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