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不好混,科技媒体们也还是嫩雏儿
2012年、2013年期间,36氪、钛媒体、虎嗅网等科技媒体们迅速崛起,从众多的新闻门户以及垂直类科技网站中脱颖而出,其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投资人、媒体人每天必上的网站,而当时的网站风格还是典型的极简风,颇具文艺气息。
当下的他们不能再算作是单纯的科技媒体了,或者说科技媒体已经不能完全包容其业务线的全部,有了资本方的加入,仅仅是媒体,还达不到资本方想要的价值,这一点,科技媒体自身清楚,投资人也清楚。所以,短期内几大科技媒体们纷纷宣布转型升级,不再以科技媒体自居,大多都包含社区的成分在里面,以聚焦“人”为核心,不过,其和现今被吹烂且显得自身逼格极低的社群是有区别的,现今的社群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而科技媒体们的社区,逼格要略高一些,投资人、创业者、IT行业从业者、媒体人等居多,社区,天生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专属。
去年的一次大会上,某科技媒体的创始人很是霸气的在大会上吐槽了一句,大体意思是“再也不用受微信的气了”,尔后,他们迅速推出了APP产品,由微信到APP,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微信成本极低,而且基础的开发也花不了太多钱。
APP 却不一样,APP除了受到最底层的安卓、IOS的规则限制外,基本上可以做到“随心所欲”、“纵横天下”,至少,某些微信上的关键词过滤,在他们身上并不适用,作为一个文字为主体的平台,能够由自身控制内容,是绝佳的。
除了基本上的内容外(作者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APP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意“摆弄”,想要的功能都可以通过APP来实现,微信不行。
不过,APP的劣势是开发维护成本高、耗精力、耗精力,还烧钱,比网站成本多N倍的钱。作为一个创业型的公司,科技媒体们一开始并没有对APP这一高成本产物有多大的兴趣,但随着微信的诸多不便,手机网站又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新闻客户端上的内容只会免费被平台利用,APP的推出势在必行,他们需要有一个核心且方便的中心点——APP, 钛媒体、虎嗅网、36氪、创业邦、创业家、投资界、快鲤鱼、TechWeb、好奇心日报、雷锋网、爱范儿,均推出了自己的APP产品,在APP这条路线上,他们终于跟上了APP的大部队(有一批也掉队了),略晚,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
跨界,比内容多一点
业界颇为有名的笔杆子魏武挥曾在钛媒体的大会上提到:“人也是会长进的,这两年写作和看一些项目也好,跟一些人沟通也好,我慢慢意识到了,媒体为我找到了一个我感觉上能够说服一些人的这种所谓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利用媒体,把他当成一个手段,利用媒体做流量。”用魏武挥的话说,必须在内容之外,想到一个商业模式。
当下的情形,仅仅用一个网站,是不够说服投资人的,或者说吸引不到大的投资,但APP却不一样,APP要烧钱,投资人也知道,做APP就意味着投资人这边也得投入更多的钱才行。
APP 和网站是两种不一样的形态,用户习惯也完全不同,或者说大的竞争环境不同,PC端,遵循的是百度的那一套规则,而科技媒体们的网站早就在PC端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和用户。移动互联网方面,科技媒体们推出的APP是全新的,是嫩雏儿,用户很少会有主动的需求去下载他们的APP,用户的手机内存容量并不足以容下以更多的小众内容型产品。
如果说科技媒体们的APP还和PC端的习惯一样,仅仅只做内容,没有任何增值的东西,那就要和新闻客户端竞争,和微信竞争,和网站竞争。特别是新闻客户端,科技媒体们的内容,基本上都被新闻客户端抓的一干二净,估计新闻客户端也不会签订协议啥的,而科技媒体的内容一旦到了新闻客户端,基本上就不属于科技媒体了,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内容最终的归属权,能够耐心的看完整篇文章已是幸事。再加上手机浏览器、微信、网站的分流,APP的价值荡然无存。
科技媒体们到了移动互联网,也存在工具型的桎梏,而工具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早就不满足于工具自身的价值所在,比如地图,不仅仅是导航了,比如支付宝,不仅仅是支付工具了, 大部分工具型的产品都有了“跨界”的功能,虽然这个功能不是主流,但能够让用户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产品上,这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的,纯做工具,超低的日活,只会让投资人逃离 , 也会让公司的同事们丧失信心。
所以, 科技媒体们的跨界就想到了以内容资讯为核心,以社区为辅的路子,创业家做社区的雄心是最狠的,首页里面就直接是圈子,资讯排在很后面的位置,虎嗅做的主要是群组和话题功能,36氪则是投融资平台,钛媒体的是我造社区,其余有一些则依然依照PC端的习惯,只做内容 。
推广,从零点五开始
说到推广,就不得不说移动互联网的两套规则,一套规则是APP Store,一套规则是安卓系应用商店,任何独立的APP产品,都必须从这两个入口入,也许PC端仍能够有一些遗留,但这个量和APP Store以及安卓系应用商店所带来的量比,小巫见大巫了。
APP Store自不必说,ASO和刷榜等,科技媒体们显然是没这个精力也舍不得花钱,而安卓系应用商店,则大有可为。
从用户习惯上来说,可能钛媒体、虎嗅网、36氪、创业邦、创业家、投资界、快鲤鱼、TechWeb、好奇心日报、雷锋网、爱范儿们的用户当中IOS和安卓系统的应该会各占一半,比市场上3:7的比例略高。
据我观察发现,目前几大科技媒体们显然和几大安卓系的应用商店并不亲热,或者说根本不熟悉人家的那套规则,既没想过花钱推广,也没想过资源置换,科技媒体们习惯了省钱。
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这几大热门应用商店中,下载量最大的是36氪,在百度手机助手上的下载量达到了46万,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几万、几千,单个科技媒体在安卓应用商店上的综合下载量肯定不到100万,再算留存率,再算日活,肯定不是一个好看的数字。
之所以说科技媒体们是从零点五开始,是因为他们并非是纯移动互联网创业,人家有PC端的老底儿在,还能有些许的用户和下载量。
按照钛媒体、虎嗅网、36氪、创业邦、创业家、投资界、快鲤鱼、TechWeb、好奇心日报、雷锋网、爱范儿们当前的这么多下载量、留存率、日活,和其伟大的梦想是不匹配的,和其在移动端的转型升级,也是不匹配的,移动端,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夯实的基础,目前,还达不到,还是雏儿,需要打磨。
媒体们不习惯在产品推广上花钱,这个习惯并不好(但像某媒体买百度推广的关键字却有点儿过了),传统媒体之所以衰落,和其在网站上的投入也有一定关系,如今到了移动端,就应该遵循移动端的规则,既然是移动端的规则,就应该想着如何把APP这个核心主体给做好,而不是依旧吃着网站的老本,继续以老本打天下,移动互联网的天下,还得“烧钱”,还得想办法去推广,高贵冷艳,不太适合日渐焦躁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
末了,再说说产品方面,如果是做APP的产品经理,肯定要把科技媒体们的产品经理抓起来吊打了,BUG挺多,使用起来也非常不便,还有一大批是图省事儿,只做个初级版本就结束,完成领导布置的KPI,好歹也是媒体,产品也得做的像样吧。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天地,科技媒体们的内容固然再好,但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载体的变化,是可以决定媒体生死的,还是得学习移动互联网载体下的规则,比如花钱,比如资源置换,比如应用商店,比如产品升级,甭管low不low,做好了就不low。
终归,还是希望他们好的,毕竟我也是受益者。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ID:guojingdequanzi)用心做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原创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