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故事的智能集市,用技术革新糟糕的中国影视
文/B12 浅浅
「实用主义让人绝望」,这是吴又发在朋友圈的一句话。
发这条朋友圈的时候,他是诗人吴又。做云莱坞的时候,他是商人吴又。但二者看似并不违和,他试图用商业逻辑建造一个诗意的世界,美好并实用着。
云莱坞,名字听上去就很乌托邦。在功能上,又切中了行业痛点。先用桥梁的方式,缓解行业的痛楚,再用机器之心,对行业进行改造。
这是他最新的创业项目,在此之前,他在出版、影视、话剧等多个领域已颇有积累。在读客图书,他推出畅销千万册的《藏地密码》;在凤凰联动影业,他推出了超级网剧《心理罪》、与张一白合作电影《匆匆那年》、与田沁鑫合作话剧《山楂树之恋》。
创业会让人上瘾,他的连续创业证明了这一点。
2015年12月底,云莱坞App经过4个月的研发后悄然上线。短短三天,刘慈欣、蔡骏等上千名知名作家、张一白、雷米等上千名影视人、博集天卷、磨铁、one等上百家一线版权机就已入驻。腾讯影业、优酷土豆、爱奇艺、华谊兄弟等上百家一线影视公司也成了云莱坞的用户。
这当然得益于他在行业浸淫多年所积攒的人脉红利,云莱坞是业内对他的间接认可。当年不羁的少年,从大学毕业到二十五岁前经历了一段乌托邦式的诗歌青年生活后,卯足了劲发力,一路居然顺风顺水,像被打开了人生的任督二脉。
真正缺少的,只是寻找好故事的方法
在做读客的时候,他和合伙人华楠被称为闯入出版业的“野蛮人”。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他们就让原本骂他们的人不骂了,还颁奖给他们。
吴又曾对此回应:“落后就要挨打,先进就要挨骂。我们是先进的生产方式。”
如今,他把更先进的移动互联网基因注入了云莱坞。要用机器之心和数据算法,改变找好故事的老方法。
做了10年出版人与影视人,吴又始终相信,一个好故事,是所有伟大内容的来源。他和朋友们的生活常态,就是每天都在为寻找好故事而焦虑。
他们的焦虑源于,找故事的人疲于奔命,但故事的世界浩如烟海,好故事往往需跋涉多年,才能被识货者发现。
云莱坞的slogan就是「好故事的智能集市」。它连接的两端,是写作者和影视人。
过去,写作者和影视人通常需要穿越重重人脉才能碰见彼此;如今,在云莱坞上,可以通过机器算法,快速找到彼此,直接商量故事的价格、拍摄手法、传播路径,甚至挖掘更多好玩的方式。
吴又希望故事能告别佣金、告别人脉、告别点击量,还原为故事本身,更纯粹地以创意、文字、想象力来定义价值。
互联网的本质是让信息对称,打破不透明的壁垒。当吴又在一张速写纸上画出一朵云和摄像机结合的产品logo,影视行业在通往规范和美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做版权交易的好莱坞工会
好的小说被质量差的影视公司买走,拍出烂片,差的小说被好的影视公司高价买走,造出 IP 泡沫……内容的流转和交易乱象丛生。
近几年,影视行业内发生了数起版权争议事件:从《盗墓笔记》、《鬼吹灯》、《芈月传》到《匆匆那年》,几乎每一个知名 IP 都在版权上有过不愉快的体验。知名 IP 尚且如此,其他原创 IP 的版权交易情况可想而知。
国内如今版权交易市场并不规范,原作者对版权知识的缺乏,在卖出版权时对自己的权利不明晰,以及没有掌握足够的谈判技巧,使自己的权益遭受损害。
在美国好莱坞,如何保护自己剧本的创意是作为编剧首先需要关心的。这方面,编剧工会(WritersGuild of America,WGA)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悉,每年在美国编剧工会注册的剧本数量超过65000部。
好莱坞编剧创作原创剧本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编剧工会注册剧本创意,防止在后面的合作中被他人抄袭故事的核心信息。好莱坞的编剧合约也非常细致,许多具体的条例都能最大化保证编剧和制片公司两方的利益。比如优先选择权(Option)协议,设置了剧本版权期限,能够加快剧本的流动和投拍率。
目前,中国没有编剧工会,却有不少协会组织,但基本都是一些半公益性质的组织,既不是完全公益,也不能完全代表官方。
云莱坞为作者提供免费的法律支持,帮作者做版权登记,云莱坞「有责任成为互联网线上写作者实现保护版权最方便的地方」。吴又认为,「保护版权仅仅依靠法律,依靠版权登记都是不够的,用行业的信誉去保护比法律更有效」。
目前,云莱坞上实名认证的影视人与作家有一万多。有任何版权风险的,云莱坞都会立刻下架;一旦确认有版权方面的问题,或者团队有侵权历史的,云莱坞都不会提供认证;一旦发现写作者有抄袭行为,云莱坞将会对其永久封号,并向整个行业公布黑名单。
采访时,吴又正在去版权保护中心的路上。他希望在提供最为便捷的线上版权登记流程的同时,能够通过云莱坞构建整个行业的信用体系,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用技术革新故事以抵达人心
不收取佣金如何实现盈利呢?这恐怕是吴又被问得最多的问题。
吴又认为,在内容为上的环境里,如果平台从作者身上赚钱,那就等于杀鸡取卵。「本质上来说,我们一定是一家技术公司」,通过对精准用户的行为分析,挖掘更深的数据。最终得出结论:什么样的故事适合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什么样的项目商业风险更低。
这就是机器之心,改变找故事的老方法,也改变前期制片的老套路。用技术革新故事改编路径,让好故事与优秀的影视人更快相遇,加速内容生产到变现的过程。
这对机器学习与策略算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是吸引前百度高级技术经理杨宇航加入云莱坞的原因。这个热爱电影的技术极客,和吴又聊了三次之后,就成了云莱坞的技术合伙人。
「跟吴又沟通,我们对整体事情的理想状态的构想非常一致,在经历上又很互补」,杨宇航对吴又最大的认可是他做事的专注和投入,「他自己创立公司,因为要做一件新的事情,他会把之前的事情放弃掉,这是很难得的」。
杨宇航有深厚的互联网相关背景,对策略或算法也有一定的积累,并拥有多项内容智能挖掘专利。云莱坞的推荐整体框架和基本逻辑是相通的,用户的行为相关,内容的关联度相关,有更多的技术挑战。这个挑战,也是吸引杨宇航加入的原因之一。
「一线的版权方和一线的影视机构,我们已经全部覆盖」,云莱坞正朝着吴又和杨宇航理想的方向前进。
左手是诗,右手是商业
读客刚成立的时候,湖南卫视的魏文彬写了本超女的书,当时超女很火,首印30万册,当时就被读客拒掉了。吴又的理由是,有很多可以挣快钱的书,你做了一本,必定还会做另外一本。
「文人和商业根本不矛盾,只要你秉承对的价值观,这个是最根本的。」吴又从不排斥商业,他认为商业是人类文明社会往前进步的重要手段。「价值观是本质,商业不商业是形式,让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活得更好,当然是商业世界最好的结果。」
云莱坞的存在,一方面是让写作者活得更好,另一方面是通过信息透明的购买行为,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好。
开头他说的实用主义,对象是两棵树。「第一棵,挡住了窗户,被家里老人把树枝砍了;第二棵,挡住了树下种的菜,被家里老人把树枝砍了。两棵好树成了两棵傻逼树,实用主义让人绝望」。
在他的诗意世界里,云莱坞像维基百科一样,免费、互助,充满理想浪漫主义,但吴又和他的团队,在执行的过程中,又试图在最大维度上拓宽写作者的商业利益,让写作者获得更多的名声与财富,这又貌似充满了实用主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