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高管靠一张BP就获数千万天使投资,凭什么?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蚂蚁金服高管靠一张BP就获数千万天使投资,凭什么?

17 互助

创始人: 高竞、吴云昌

背景: 蚂蚁金服、众安保险

门派: 互联网互助保障社群

投资机构 经纬创投、晨兴资本、李治国

融资情况: 数千万人民币

吴云昌接招

1 、如何获得初始用户

2 、如何控制风险?

3 、盈利模式是什么

17互助,是「一起互助」的谐音。高竞和吴云昌今年1月份决定离职创业,创办这个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在只有两个创始人的情况下,3月份拿到来自经纬、晨兴和李治国的数千万天使投资。5月20号,17互助上线内测。

吴云昌在蚂蚁金服网商银行和众安保险都工作多年,另一位创始人高竞则是阿里金融的创始人。阿里巴巴内部有一个名为「 蒲公英计划 」的员工互助计划,员工参与度接近99%。过去五年多时间,累计对262位员工进行捐助,总捐助资金达到3200万。「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这种公司内部的员工互助计划扩展到更广泛的人群,对商业保险做一个补充,是非常有可行性的。」吴云昌对《接招》 (微信公众号: itakethat 介绍自己的创业初衷。

放弃传言很快要上市的蚂蚁金服的股票,离开阿里巴巴的平台,吴云昌并不觉得有什么落差,「只有更高的自我要求,更强的自我驱动。」

Q :如何获得初始用户?

吴: 我们目前总共15万用户,从上线到现在,每周的用户增长节奏是这样的:5月20号的第一周,上线试运营,产品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仅仅在朋友圈做一些转发,这个时间段进来的用户有4000多人。

第一周有很多用户反馈问题,所以第二周就没有继续做朋友圈的分享和推广,而是完善产品,这一周差不多有2000左右的量级。

第三周,我们开始做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组,好友的运营和转化。新用户接近5000,第三周的运营已经触及朋友的朋友,所以又有一些新的反馈和建议。

第四周我们上线了一些新的产品。第一周上线的时候只有3个互助计划,第三周又上了三个,覆盖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第四周有2000左右的新用户量。

从第五周开始,开始做一些付费渠道的投放,第五周到第六周每天新增的用户数在5000到1万之间。

Q :用户基数达到多少,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

吴: 我们的判断是,当用户基数达到10万,互助小组的保障能力就比较稳定、比较安全了。

Q :产品由 3 个增加到 6 个,是因为发现了用户新的需求?

吴: 我们产品的逻辑,有四个不去触碰的领域:

领域一,车险。因为车险要求线下服务能力很强,而且财产险公司已经服务的非常好了,不需要我们的存在,

领域二,大宗的企业财产。应该用商业保险的方式去解决。

领域三,长期寿险。需要有极强的精算能力,也对资产运作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我们不具备这个能力。

领域四,分红、理财型的保险。我们没有投资的能力,也认为理财应该去找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而不应该找互助平台。

我们要做的是商业保险公司还没有覆盖到、没有服务好的这些领域。在保障这个领域里面最大的一块就是健康和意外,我们的产品都是围绕健康和意外这个主线去做,基于一个人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来做划分。

第一个群体是在妈妈肚子里到一周岁的婴儿,这个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中国婴幼儿的先天性缺陷,就是出生以后发现有先天性缺陷的,比例差不多是5.3%,是一个非常高危的群体。我们第一个互助计划叫婴宝,是针对80后怀孕妈妈做的互助计划。这个计划现在已经有1.2万个怀孕妈妈加入。

第二个群体是1-18周岁的人群,这是一个人成长和发育阶段,发病率相对来说要低很多。但是这个人群行为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意外的发生概率比较高。针对这个年龄段,我们第二个互助计划是少儿的大病和意外互助。

第三个群体是18-45岁的人群。这是一个人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都达到顶峰的时期。发病率非常低,意外也非常少。针对这个群体我们有第三个,也是当前主打的产品,叫789重大疾病互助计划。这是我们当前用户数最高的一个产品,有接近7万多用户。

第四个群体是46周岁以上的人群。人的身体机能慢慢退化,会出现各种疾病和意外。针对这个年龄段,我们有一个中老年的大病和意外互助计划。

除了这四个基于不同年龄段划分的互助计划,我们还有一个公共交通和旅游意外计划,一个留守儿童互助计划。

Q :比如一个产品第一次交 9 块钱,这 9 块钱能保障多长时间?

吴: 互助不是商业险,不存在多长时间再交一次的问题。比如现在我们有100万用户,当一个用户发生病例以后,需要赔付10万块钱。大家平摊,每个人交1毛钱,就是从每个人交的9块钱里面扣除1毛钱。当9块钱扣完的时候,用户要继续享受保障,就要续费。

我们大概做过测算,9块钱基本上能够保障30—40天。

Q :第一个赔付案例到 6 7 个月后才会发生?

吴:没有。 我们的产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健康的,一类是意外的。健康产品基本上要到6个月以后才会有病例出来,但是意外产品没有等待期,加入进来如果第二天发生意外,我们就会赔付。

Q :如果某一个阶段,偿付需求比较集中,你们怎么控制风险?

吴: 第一,产品设计上,产品的保障责任和产品的定价是完全基于保险的精算体系来做的。

第二,产品的定价上,今天所有的互助平台都是收9块钱,只有我们有9、29、39块钱的价格差异。不同群体风险绝对不一样,用9块钱去覆盖一定是存在问题的。

第三,在用户的选择上,特别是营销渠道的投放上,我们刻意避开一些高风险的人群。我们主要是在UC、脉脉、今日头条这种互联网集中的人群进行投放。

第四,我们对接很多的外部数据,用来做我们的健康风险识别。

第五,为了解决道德、欺诈和骗赔的风险,有两家保险公估公司公司帮我们做线下的案例核实,同时保险公估公司的案例核实我们也会做最终的审核。

Q :现在用户的地域、年龄分布有什么特点?

吴: 基本上跟中国的互联网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应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这几个地方用户占比较大。

更关键的是要看年龄层次,因为发病率跟年龄相关度很高。我们30-40%的用户都是90年左右出生的,他们发病率非常低,所以我们的赔付率要比中国的大病发病率低很多。

Q :互助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监管上会遇到什么问题吗?

吴: 到现在为止没有监管部门出台具体的监管细则。我们认为,我们做的是一个互助社群,不是互联网保险公司。所谓互助社群,意味着我们是一个C2C或者C2CS的模式。

C2C模式的基本逻辑是,加入这个互助社群就是承诺,当任何一个用户发生约定的大病,其他用户都愿意出钱帮他。

但是口头承诺不容易兑现,所以平台向每个用户收取9、29、39元的承诺保证金。当发生需要履行的承诺,平台可以从保证金里面扣除。

我们不认为我们是商业保险。当然为了确保我们做的这件事情是安全、可控的,我们严格按照保险的基本逻辑来设计产品和提供服务,比如价格测算、保障范围,基本上都是参考、学习保险产品的设计。发生事故了,我们会去做实地的核查。

最关键的一点是,所有的保证金都是放在银行进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收进来的每一笔明细都会公示。确保资金是高度安全的。

Q :盈利模式是什么?

吴: 盈利模式非常关键,我们始终认为我们是一家商业公司,而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公益组织。

商业公司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在实现客户价值的同时去实现股东的投资收益。所以我们一直在考虑我们的商业模式,但是当前最关键的是先把客户价值做出来。

Q :你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互助社群,你们会在社群方面做一些工作吗?

吴: 会,我们近期会有公布一些关于社群的事情。

Q :公司成立这几个月比较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吴: 有几个方面:

一是客户的认知。互助是一个新事物,很多用户不相信9块钱能够提供一个重大疾病30万的保障。我们需要不断教育用户。

二是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政策风险。我们确保做的事情是合法合规的,但是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监管条例。

Q :如果让你去采访一个创业者,你想采访谁?想问 TA 什么问题?

吴: 我特别想去采访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

滴滴的发展速度可能已经超出创始团队的成长速度,但是滴滴成长的非常健康。我特别想了解作为创始人他是怎么驾驭整个公司、管理整个团队的。

Q :有没有你三年前不太看好的创业趋势,现在发展的比较好。

吴:几年 前我还在阿里巴巴、众安保险,这是中国最Top的互联网公司,当时看一件事情靠谱不靠谱,是以阿里巴巴的标准去看。

2010年,我负责阿里金融的外部合作。当时拍拍贷想跟我们做一些深度合作。当时我就非常不看好,认为金融的核心是要去做风险管理,而P2P平台对风险管理做得不够。

今天回头再看,这种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是很大的一个趋势,拍拍贷稳扎稳打,发展很稳健。

创业者和大公司的视角,真的差别很大。

蚂蚁金服高管靠一张BP就获数千万天使投资,凭什么?

随意打赏

蚂蚁金服 京东金融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蚂蚁金服ipo蚂蚁金服 高管蚂蚁金服 投资蚂蚁金服高管蚂蚁金服估值蚂蚁金服股东蚂蚁金服融资天使投资平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