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能否成为阿里的摆渡人?
1月11日下午,阿里影业正式宣布由其主投的电影项目《摆渡人》全面启动。这是阿里影业自去年8月由文化中国集团更名而来之后的首个电影项目。正如小说《摆渡人》中情节所描述的那样:
小玉将自己称作马力的“摆渡人”。
“我不是备胎。我是个摆渡人。他在岸这边落水了,我要把他送到河那岸去。河那岸有别人在等他,不是我,我是摆渡人。
在阿里的娱乐文化布局中,阿里影业并非阿里娱乐至死的终点站,对于其角色的定位则更倾向于阿里向数娱生态发展环节中其中一个“摆渡人”,至于阿里影业能否胜任该角色,阿里的娱乐计划将如何展开也是关键因素。
巨头出没 娱乐化时代影视内容新发展
《重返20岁》距离首周公映3天半过去了,影片于今日票房累计突破1亿元,成为年初电影票房当之无愧的黑马之一。而在这部成功影片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了互联网巨头百度的身影。
不仅仅是在百度糯米团购和百度地图的PC端和移动端,显眼处均有该电影的宣传页面,此前传闻中的百度电影事业部“百度影业”也在后期参与投资了这部电影的制作,并投入经费从事票务活动。
这与去年腾讯与大众点评的联姻在在线票务方面的动作似乎有些相似。尽管再国内市场的影视剧中,电影票房收入并非主要营收,但基于此延伸的娱乐项目可为其带来更多可发挥的空间,也是有目共睹的。
近日腾讯也公布了2014腾讯娱乐白皮书《重启中的娱乐时代》,其中对于目前娱乐行业的发展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字里行间也透露着腾讯的娱乐动向。
“互联网新势力渗透到娱乐各业,与传统影视制作力量相抗衡;互联网公司参投电影、自制综艺节目与电视剧、举办线上演唱会——身份从推广平台转为内容制作商,从产业下游晋身产业上游;移动平台全面崛起,无论是看新闻听音乐还是欣赏影视节目,中国网民将目光从PC电脑屏幕,挪向了手机和PAD屏幕;90后成消费主流……”
互联网对影视制作的渗透已步入了一个非常阶段,爱奇艺宣布携手华策影视成立合资影视公司的声音而落,几个月后三马入股华谊兄弟的消息又再次引爆了话题,国内几家名列前茅的影视公司如今已是坐拥互联网巨头资源,早已出手入股文化中国的阿里也一次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无论是旗下爱奇艺投资自制两不误,还是传闻中百度将整合搜索、地图和团购业务,布局电影领域的垂直O2O,联合万达和中影集团开展售票系统和取票终端合作,打造整个交易闭环。百度以其特有的入场方式向世人展现了百度入局娱乐的立场与姿态。
再看前有游戏站台,右有腾讯视频在侧的腾讯也借大众点评生活平台之手,更加充实了其泛娱乐生态的发展路径。从大众点评推出单独业务微生活,到后来大众点评为《匆匆那年》书写新的观影一条龙服务。由此看来,腾讯也在为用户的娱乐生活添砖加瓦的同时巩固着自己的娱乐生态。
对比百度腾讯的娱乐大船更倾向于生活O2O的延伸,阿里的娱乐帝国似乎打着另一盘算盘。从娱乐形式的花样百出,便可从中看出电商出身的阿里对于娱乐的突进显得更为急切,不如其他两者的从容。
阿里影业能否成为阿里的“摆渡人”?
作为娱乐大戏中主角之一的视频领域,阿里相比腾讯与百度就略显先天不足,只得靠后天补足。腾讯、百度分别有嫡系的腾讯视频与爱奇艺在该领域打拼数十年,仅靠积累的资源足以构成竞争的资本。面对视频行业的大潮趋势,阿里转向了优土,一家与其有着同样领军地位的视频龙头。
且不论阿里与优土在牵手之后存在的内部问题,只看在去年十月底阿里通过优酷“边看边买”和土豆“玩货”体验的视频电商如今的发展情势来看,优土与阿里的磨合期并未结束。
毕竟从电视购物的忽悠模式到视频电商的技术宅的习惯迁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目前的主要收视人群购物需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技术与监管层的种种突破也是视频电商躲不开的发展问题。
既然在视频网站上阿里已失了先机,而在内容争夺几乎已成为了2014年各大互联网企业生态布局的重中之重的背景下,阿里在内容布局上则采取了先声夺人的战术,早在优土前就已入股文化中国,即现如今阿里影业的前身。
此后阿里还推出娱乐宝,巧妙地将“理财”与“娱乐”结合,成功地把电商基因融入电影制作环节,赢得广大粉丝关注的同时,也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更多除资本外的数据反馈。
如果说优土是阿里进军娱乐的一面旗帜,只在方向上给了明确指向,却尚未有所建树,那么阿里影业则是阿里突围“娱乐圈”的急行军,在影视公司布局上,阿里在三巨头中算是动作很快了,尽管首个投资项目隔了这么久才面世,却也不会影响其在阿里布局中的地位。
除了上述布局外,阿里这几年在娱乐领域的动作也从未停止。硬件终端方面,2013年联手创维推出智能电视以及后来的合作伙伴海尔、天猫盒子、阿里云手机及更新换代后的多款产品;软件方面,阿里推出其专属智能TV系统与阿里云OS系统;专属资源支持,阿里的淘宝天猫电商平台可为娱乐的生活延伸提供保障,云计算大数据是支撑其服务的重要一环。
出身决定不了未来,却能影响你如何走向未来。背靠阿里的产业链资源,阿里的数娱之路走得就有些许与众不同,却又殊途同归,毕竟生态打造的终点都是用户需求。
因而不同于百度投资影视内容以票务市场切入O2O垂直领域,腾讯线上游戏视频娱乐全面开花,线下娱乐与生活对接,阿里走的路则与如今乐视的发展有些雷同,但绝非复制。终端+内容的模式不是乐视的专利,但乐视超级电视的出发点还是独树一帜的。两者差别在于前者以电商为中心发散开去,而后者是以视频为中心;共同点则是娱乐生态的共同目标,IP版权内容将成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阿里影业之于阿里的最大作用也在于此。
目前从阿里影业此前的财报数据来看,其发展并不乐观,但相比于阿里影业所产生的版权收益,阿里更看重其背后所能带来的长尾效益,突出表现在对电商、社交网络、互动娱乐、LBS增值服务等业务板块的整合和协同作用体现,从文化领域再度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内容吸引人固然重要,但想担当如此重要的一个连接角色,阿里影业尚需更多新项目来支撑形象,不然恐怕对于摆渡人一说其实难副。
同样是朝着娱乐生态方向进发,BAT三家风格各异,殊途同归。O2O与生态发展已渐成气候,未来或将是发展道路融合后的生态之间的多种链接,突出生态之间各自的差异化优势,内容之争愈演愈烈,终端也必不可少,一场娱乐盛宴即将上映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娱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