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宣布战略合并 解读垄断裁员等七问题

鞭牛士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Bianews报道 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今天联合发布声明,宣布两家实现战略合并。合并后新公司将实施Co-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将同时担任联合CEO。

此外,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Bianews此前率先报道,滴滴与快的两家公司有望在春节前敲定合并事宜,除阿里腾讯之外的其余股东均已对合并表示赞同。合并之后的股份比例,谁55%,谁45%是谈判的焦点,而最终能否成功合并仍取决于二马的态度。现在看来,双方占股已谈妥。

同时在这其中华兴资本肩负起“牵红线”的任务。

至此,传闻迷雾已被拨开,在去年一年打的热火朝天的滴滴与快的最终在今年情人节这一天喜结良缘,由于官方并没有对外投入过多的合并细节及管理层架构,而外界对于两家合并无非关心的是这样几个问题。

1.股权比例。

资本市场传闻称,新的公司滴滴占主导,持股约52%,快的持股约48%,双方合并为了上市,上市后快的管理层逐步套现退出。

2.两家合并是否烧钱就此结束?

虽然在去年烧钱送打车券培养了大批用户的使用习惯,但距离饱和还是相差甚远,所以烧钱是肯定的,但今后一定会是有规划的烧钱、进行理性市场推广,毕竟有钱也不能太任性。

3.专车问题今年会更加合法化。

这是阿里与腾讯必定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现如今两家合并,整个打车市场规范性的整改速度或将加快。

4.关于裁员。

每当两家业务重合度较高的企业公司合并,那么一定会出现裁员状况,虽然都保持独立运营,但看看之前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便知道裁员或许是免不了。

5.是否垄断?

判定双方合并后是否涉嫌垄断,有两个问题需要确定,一是打车APP是单独的市场,还是放在城市出行这个大市场;二是营业额是否达到反垄断申报标准。

快的副总裁陶然表示,“城市出行市场很大,不光是目前大家看到的出租车、专车,还有代驾、公交、地铁等等。我们两家在其中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而且行业参与者也非常多,所以不存在所谓的垄断。”

知名互联网律师赵占领对Bianews表示:

企业合并属于反垄断法中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如果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则应该向商务部反垄断局进行申报。

目前没有看到滴滴和快的各自的财报,所以还不清楚是否符合申报标准。不过,打车软件行业盈利模式尚不成熟,个人推测可能达不到分别营业额4亿元,总和20亿元以上的标准。

6.关于其他租车机构。

在此前就有传闻称滴滴有意向并购易到专车,但是易到方面否认的态度异常坚决,现如今滴滴快的合并,包括易到在内的其他专车服务平台或将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再次出现并购案也不稀奇。

7.破冰开了个好头,还有后续么?

既然在打车业务上阿里与腾讯可以说属于真正的首次破冰合作,那么今后在其他业务方面是否也能够出现合作的案例?这个似乎真的很有可能,这也联想到了一个问题,根据以往的例子来看,一直都态度强硬的两家为何在这一次却各让了一步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打车业务并不完全属于两家的核心业务;其次市场广阔,两家如果再如去年那样激进的去竞争是非常不理性的;在有目前两家各占的市场份额均较大,虽存在着重叠性,但打车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在普通出租车服务方面,与专车不同,几乎零附加服务,从而使得其较为标准化,而线上的服务除了补贴外,两家目前在技术以及其他细节方面也并未拉开距离,所以用户在选择上是有随机性存在的,所以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完全业务冲突。

具有这样特殊性的线下业务可能还会出现,但在线上合作的可能性大小,还得看这次双方对于另一方的开放程度。

补充资料:

据悉,快的打车截止目前已获得4轮融资,分别为阿里巴巴、经纬创投共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4年初,由阿里、新天域等4家机构投资约1.2亿美元的B轮融资;2014年10月,获得由老虎基金领投、阿里跟投,超过2亿美元的C轮融资;今年1月再次获得由软银集团领投,阿里巴巴集团以及老虎环球基金跟投的6亿美元。

而滴滴打车方面目前也同样获得了4轮融资,分别来自与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来自腾讯的1500万美元B轮融资、来自腾讯和中信基金近1亿美元C轮融资,以及最近一次在去年12月获得由淡马锡、国际投资集团DST、腾讯主导投资的7亿美元。

==========================

WeMedia科技中心出品,Bianews是主要成员。

专注互联网公司大新闻和小八卦,只讲故事,不讲道理。微信号: bianews8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