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订阅号可升级为服务号,微信再次加速商业化

鞭牛士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从现在这一刻起,只要是通过认证的订阅号,都可以升级为服务号,不过只是通过资质认证的号还不行,需要资质认证和名称认证都通过,也就是需要认证加V的订阅号才行。

\

虽然还是有一定门槛,但是这对很多想转服务号的订阅号,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不过契约相信,公众号未来应该还会放开门槛,比如只要通过资质认证就可以升级。但是对于还没想清楚是否要升级为服务号的运营者,一定要想好自己号的核心价值在哪里,千万不能盲目升级,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从公众号这一次大的改变,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就像当初公众号推出阅读数一样,不断弱化媒体属性,再次大踏步迈向ToB商业化。
 
利好微信第三方开发者
 
服务号的属性是服务,有点像我们手机里的一个个独立App,用户对它有需求时才会去使用,推送已经不是它的核心价值。契约一直都在讲,服务号真正的魅力,就是能通过高级接口,深度开发出更为丰富的功能。如果一个服务号不做二次开发,那就失去了它的核心价值,还不如每天都能Push的订阅号。
 
像点点客这样的微信第三方,微信公众平台的这次转变,远不止多了一些可以开发的服务号这么简单,而是说明第三方真的是踩对了微信前进的脚步。因为第三方开发者帮助商家开发公众号,就是为了助其公众号实现商业化,而微信公众平台此举,也是为了助力公众号的商业化,这两者的目标不谋而合。所以,微信要通过公众号实现商业化,第三方将是其不可缺少,而且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做公众号运营者的提示
 
微信公众平台自身都在不断的去媒体化,如果公众号运营者还是以媒体的方式去运作公众号,那必然是和公众号大方向背道而驰。所以大家要借助已有的资源,真正要以产品化、人格化的形式去运作公众号,而不是到处搬搬内容。当然,我这并不是说大家都应该去开服务号,或升级为服务号,而是不要老是用以往简单粗暴的方式再去做公众号了(包括运营和变现),这样的时代很快就要过去。可以想想你已有的核心资源是什么,能结合微信做什么。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公众号的媒体属性还空前收到关注,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公众号也在改变方向,有波峰就有谷底,就看你是否能抓住这个机会了!
 
以下是我在《解读微信增加文章阅读次数的真正"阴谋":再次去媒体化!》文中的观点,没看过可以读下:
 
媒体属性对微信以慢慢失去“利用”价值
 
媒体属性对微信的好处不言而喻,在公众号诞生早期一段时间,承担着巨大的培养用户行为习惯的大任。现在微信公众号总量已有700多W,而且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000个上升至1.5W个,可见其以慢慢深入大众心中。
 
媒体对微信还有坏处,就是言论监管和控制非常困难,而且这有可能会对微信会造成致命性打击,我相信天朝的人们都知道政策到底有多恐怖。传统媒体还好一些,但是这些自媒体人、草根大号们,却难以控制。所以微信不止一次大面积封掉很多账号,还被不动脑子的人以为微信要彻底停掉微信公众号呢。
 
微信是要不断去媒体化,但是不会一刀切,那样会引起公众号运营者和用户的极度反感,特别是让商业化运作的公司对公众号失去信心。微信会慢慢以各种政策去打压,让普通用户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去对媒体属性公众号的使用习惯。就像之前的折叠公众号、认证越来越难、注册新号越来越麻烦,还有这次公布阅读数,都是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慢慢的瓦解媒体属性的公众号。
 
可以想象,一个不会赚钱又老是惹是生非的人;和一个老实听话,被种种束缚,又会赚钱的人,你又喜欢哪一个呢?这不是我在阴谋论,不信你可以问问小龙是不是这么想的!
 
不忘初心,ToB的商业化才是微信公众号最终目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粉丝数量比较多的几个微信公众号,招商银行、小米手机、7天酒店、微信红包等,全都是服务号,官方甚至为他们开放特权接口。但是百万级别的订阅号,你又能找出几个,即使有也基本都是公司化运作,都可看出微信对企业的重视。
 
根据现行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截至到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已经达到 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可见市场潜力之巨大难以想象。而未来的流量是去中心化的,而不是现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状况。这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找个餐馆,可能已经不需要通过大众点评百度去找他们的地址、联系方式,只需要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完成查询、预定甚至是深度会员服务功能,已经跳过了集中流量的中间商。微信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这才是微信商业化野心的重要(真正)方向。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