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车的“魅力”比性能重要
什么东西属于速度?百公里加速、极速。什么东西属于感觉?油门的响应、转向的回馈、推背感、坐姿、视野……当然还有,声音。
速度不一定是好东西,有时候是害人的。比如百公里加速太快,让你总想在红灯起步时挑衅谁谁谁。比如一脚油门就能超速,那你开它的时候就连一脚油门都不能踩,这样的速度,带给人的是压力,因为太快,反而令人“不快”。
我喜欢自己的BRZ,而且越开越喜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没有速度,却充满感觉。每次换挡时清脆的手感、直接的转速变化、线性的动力输出、清晰的方向盘路感、矫健的过弯动态,以及高阶跑车能做的漂移——它也能做的能耐。除了不能跟谁比绿灯起步之外,其它高阶跑车有的东西(感觉),它都有。有速度的跑车一大把,但没有速度却如此富有感觉的跑车,却是珍宝。除了86/BRZ,也就MX-5了。
速度往大里说,是性能。表现省事,一是很小儿科的静止起步加速(这个“小儿科”没有贬义,风靡海外的“04”直线加速赛就是比起步,要玩好还挺有技术含量);二是跟你生命开玩笑的极速,这就不用多说了;还有一个更具技术含量的,是过弯速度。
加速快、极速快的车固然有性能,但真正厉害的“性能车”还得是过弯够快(否则就只算“肌肉车”吧)。多年前试驾三菱EVO九代,看到其产品说明手册上写的开发理念:不盲目追求最高速度,而是要实现最快地从A到B点。这就是“性能车”的真义。
真实环境中,车的性能有没有用?唯物地说,过弯速度快的车,意味着过弯极限高,当然是有用,起码都遵纪守法的前提下,极限高的车没那么易撞。但唯心地看,往往开着这类车的人会不自觉开得更快,结果反而是更易撞。
这说明什么?还是是说明了,“性能”未必是好东西。我们生活的国度,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只有120km/h;绿灯起步大家都慢悠悠而且随时还会有突然冲出马路的行人;山路和匝道过弯开快一点,弯心随时会出现一台停在路边给绿化带洒水的环卫车。
这种情况下,只有性能过剩的车,没有性能不够的车。又或者说,整个社会对汽车性能的利用率就相当低。那句流行语“没有肉车,只有肉人”,放在国内环境还真是精准贴切。
那么,什么比性能重要?我会说是“魅力”。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此类不同意是出于主体缺乏这方面的认知,无法想象车的“魅力”到底是什么东西。
车的“魅力”是什么呢?上面说的那些“感觉”,操控、听觉,固然是。此外还有车的美感(设计)、个性(脾性)、历史(故事)……这些都构成车的魅力。
显然,车的“魅力”是个上层建筑。它不像性能那么容易量化,甚至不会从身边朋友那里得到一致的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没有魅力的车,任凭你性能再好,也只不过是一堆数字。我绝不会为了一堆数字而买一台车,就如同不会只为了三围而娶个老婆。
这就是车区别于飞机、轮船,电视、洗衣机乃至手机的地方。这也是有那么多人会爱车,而不仅仅是爱“玩”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