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的移动社交产品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鞭牛士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用户在移动这块屏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一些小型创业公司开始把目光放在一些小而美的产品上,来吸引用户的碎片时间。高手就是这样一个创业团队。

高手是一款基于兴趣的社交类产品,可以帮助用户打造一个基于兴趣的社交圈。在高手中可以发布自己的图文教程,供其他用户学习;也可以关注具有某种技能的高手,参照发布的课程制作自己的作品作业。

如何在高手上发布教程:

\

可在个人主页创建教程,选择标签可方便教程分类,让有相同兴趣的人查找更方便。

\

添加教程的每个步骤都带有引导,操作比较简单。

\

可为每个课程添加图、文、音频的解说,方便教程阅读。

\

一套教程发布完成,可长按该教程选择修改或删除。用户也可继续发布新教程,或到主菜单浏览其他人发布的教程、上传作业等。

如何在高手上进行社交活动:

\

首先,高手上有一套类似微博的粉丝系统,用户可对自己感兴趣的人进行加关注、私信等操作。

\

此外,通过高手上的教程,也可使用户产生社交活动。用户可对高手上的教程进行收藏、评论、顶、踩等操作,也可在该教程下上传自己的作业,让原作者进行点评。教程本身会因这些操作产生热度、潜力、求评数等指数,用户也可从中达到互动交流的效果。

Bianews了解到,高手团队对互联网的了解几乎是从零开始的。从2012年开始构思设计,2013年下半年上线,2014年高手仍将继续坚持纯移动导向。

目前高手用户数达到10万左右,并获得了300万元的种子投资。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教程,以及拥有大量用户数之后,其社交属性也会更加凸显出来。

Bianews还采访了高手的CEO袁帅, 听他谈谈基于兴趣的移动社交产品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人物资料 :袁帅,瑞典耶夫勒大学无线通讯硕士、变革与创新管理硕士。曾任爱立信瑞典隆德研发中心实习研发工程师、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艾立克电子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以下是采访摘要:

Q: 从什么时侯开始设计这款产品?

A: 从2012年11月23号晚上开始构思,一周后在ppt上画出了第一版原型。

Q: 为什么选择辞职创业?

A: 一直以来都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但一直没有想到合适的点子去做。当高手这个idea出现的时候,觉得是一个非常值得去尝试的点子,有可能做出一个小而美的产品。至于风险,我从来不觉得创业会有什么风险,觉得有风险的那都是创业动机还不够强。因为创业失败也不至于会饿死,最多也就是花光积蓄,再重新找个几千块一个月的工作继续生活而已,我觉得以此为代价,去尝试和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产品,并有机会以此为事业,很划算。

Q: 产品从想法到设计,直至最终成型上线,花了多长时间?

A: 花的时间很长。因为我一直从事运营管理工作,而且不是互联网圈子的人,所以有了idea,画出原型以后再去找技术来实现也花了不少时间。我是2013年1月辞职的,找到几个最初的技术人员开始项目已经到了2013年3月中旬。初期各种不顺利各种犯错,第一版iPhone版产品折腾到8月才上线,完善起来已经到了12月。安卓版2013年12月底才上线,做到比较成熟估计会在这个月底。

Q: “高手”包含了图片语音教程,还有包括关注、私信等在内的粉丝系统。国内目前也有类似功能的应用,比如图片语音社交工具“啪啪”,比如微博等。以及专注某个领域的兴趣社交应用,比如心食谱等等。“高手”最大的不同在哪儿?

A: 我不认为任何轻UGC的图片社区跟高手同类。跟高手同类的应用是那些帮助用户把比较多的各种形态的素材整理成完整作品的应用。这类应用出现的时间不长。

因为国外UGC整体氛围比较好,所以这类应用目前国外稍多一些,比如snapguide, DIY,和最近上线的How.do等。这类应用最大的不同就是工具属性更多一些,引导用户分享的信息量也更大。

而具体到“高手”这个产品,首先我们团队在工具属性上花了很大功夫,希望能够帮助用户直接在手机上就将图片、文本和声音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素材自然地结合到一起,形成完整、连贯的信息。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高手并不是一个图片语音分享的社交应用,这就像你不能认为知乎是一个分享文本的网站一样(总拿知乎做对比,实际上并不是特别合适,但国内实在找不到另一个UGC这么重而又这么成功的案例了)。语音图片和文字只是素材,我们引导和帮助用户将这些素材有机组合,变成知识。

高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纯移动端导向。我们希望用户用手机制作内容,用手机阅读这些内容。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专门为手机上制作这些内容开发了一套工具,在手机上使用这套工具简单直观,制作内容也很效率;二是我们专门为手机上阅读这样的内容设计了许多交互方式,以改善手机上阅读的效率和体验。不管是制作工具,还是阅读体验,我们的原创性都非常强,没有抄任何产品,自己团队独立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筛选出来的。

Q: 我们看到目前“高手”有移动APP,之后会怎样发展?比如线下?比如移动端论坛?

A: 高手会保持纯移动端导向的特点。

我们也会开发一些配套的web端的呈现,但这也是为了搜索内容更容易,从而引导用户使用我们的app。我们希望能跟传统的一些垂直论坛在内容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这些垂直论坛耕耘多年,积累了不少能提供高质量内容的用户,但因为移动时代的到来,内容的获取大量转移到移动端的碎片时间阅读场景之中,这些论坛的用户活跃情况不如以前。

我们正在尝试跟PC端上一些老牌的社区进行合作,虽然这事还处在初级阶段,但迄今为止各方反馈都还比较正面,都很愿意尝试这样一种在他们看来是新的呈现内容的方式,从而引去一些阅读量。

线下也是可以设想的事。但目前还比较早期,线下在短期内不会考虑。一是因为铺线下一旦开始难以控制成本,我们还只有一轮天使投资而已,二是因为线下在不同细分领域的游戏规则我们都不了解,冒然开始做风险巨大。

Q: 现在的用户规模怎样?发布教程和上传作业的用户比例如何?

A: 现在我们的累积用户刚刚达到10万,还处在试探性推广的阶段,目的是为了积累第一批用户得到一些反馈,从而可以在正式推广前迭代一轮产品。

发布教程的用户比例略好于百分之一,但这里面大多是用户试用这个产品发上去的一些没有太大意义的内容。产生高质量内容的比例比较低,只有几千分之一(总体数据还太少目前还没有结论)。

用户对于这种形式觉得很新奇,很多人都会去体验一下创建工具(我们跟一些用户有过深度交流,他们中也有相当多的人尝试体验教程创建工具,但做不出好的所以没有上传)。但能够组织好内容的用户是很少的,我们对这种现象并不觉得奇怪,首先真正擅长做一件的人只占整体用户的一部分,能把这件事用这样一种很新的方式组织好呈现出来,就更难了。我们需要做大量培育和引导用户的工作,比如样板教程之类的,这些事已经开始了。

Q: 现在团队有多少成员?从初期到现在,是否获得过融资支持、或者其他形式的合作?

A: 15人。最初是我和另一个创始人拿了几十万出来把产品折腾上线。上线后拿到过种子投资300万人民币。

Q: 有没有考虑如何盈利的问题?

A: UGC社区盈利不会那么快。尤其是这么重的UGC,是需要极大耐心的。近期我们只会考虑完善产品、引入高质量内容,引导用户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互动。

但是,我们的确是设想过一些商业模式的。简单说来就两大方向:

第一是广告。定向投,跟Pinterest的投法很类似,比如吧烤箱广告投到有烤面包这样的兴趣标签的用户群里;

第二是粉丝经济。我们社区的构成特点是一个高手带着一群人玩,这个跟微博有类似的地方,但微博上是意见领袖带着一群脑残粉,我们希望高手上是一个真正的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可以是明星或者草根),带着一群对学习他的技能感兴趣的人玩。这样的话,让这些匠人能在高手上获利,让他们的粉丝去买单,会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线上商业模式。当然,就像上面说的,如果能成功积累用户,线下也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到时候可能也会有线下的盈利方式,但现在谈还为时过早。

Q: 在这个创业过程中,您认为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

A: 最难的部分是我们团队很年轻,创始人都不是互联网圈子的人,所以我们几乎每干一件事,第一次都会犯错。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我们在错误中快速恢复和成长,并且并未因此放慢脚步。

Q: 您对移动社交的看法?

A: 这个话题很大,可以长篇大论地展开说。这里我只说我觉得最强烈感受到的两个发展趋势吧。

第一是关系图谱上的社交类应用,现在各类产品非常多,已经基本没有需求盲点了,但兴趣图谱上的社交类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以后一定会有大红大紫的产品,只是这一天还没有到来。因为这类产品是用兴趣相关的内容(大多数情况下是UGC)去做社交,怎样让这些内容更美观丰富,并且制作过程还更简单,在产品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是硬件的更新换代会极大地影响社交产品的形态,大的硬件换代趋势是用户的输入门槛极大地降低。比如从PC端到智能手机,你会发现拍照、拍视频、录音等这些输入行为比PC上要轻松多了。而当某个智能穿戴设备取代手机的时候,输入门槛会变得更低。这对开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的产品需要能处理多种形态混杂的巨量素材,包装出来的结果还必须得规整美观易于观看,并且这个工具对用户来说还得简单好用。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