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打车行业O2O平台竞争力分析

鞭牛士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示意图:打车O2O公司lyft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在衣食住用行方面的消费习惯均有所改变,在“出行”方面表现为由于在线打车应用的兴起带来的传统打车习惯和支付习惯的改变。传统的“路边随手招”的打车行业也因此与互联网接轨,与餐饮、电影等行业共同成为本地生活O2O领域的一份子。

商业模式解读

在线打车行业的兴起源于打车软件(APP)的出现和广泛推广,打车APP是通过用户所在位置定位、显示在用户规定的搜索范围内的所有空车信息并实现在线叫车的一种现代生活工具,目前的在线打车市场分为出租车叫车和商务车在线叫车两个领域,其中出租车在线叫车领域的主流打车软件有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摇摇招车和打车小秘,这4款打车软件分属4家企业,基本占到了整个出租车在线打车市场99%的份额。在商务用车领域,大黄蜂、易到用车和Uber是最主要的三个在线打车应用。

两个不同的在线打车领域的消费者定位不同,前者针对一般的出租车用户,提供的是即时叫车服务;后者针对中高端商务车用户,提供即时叫车和预约叫车两种类型的服务。但在业务模式上两个领域非常类似,都是基于联通司机和用户的打车APP将车辆供给和用户需求进行撮合的模式。用户可以下载独立的打车APP,也可以通过嵌入在各大O2O综合性平台里的打车服务应用向打车APP发送用车需求,由打车APP分发打车订单给附近的司机,再由司机主动联系用户完成接单。

出租车在线打车业务模式

在出租车在线打车领域,主流的打车服务供应商有嘀嘀、快的、摇摇招车和打车小秘,已被快的打车收购的大黄蜂打车软件也向用户提供出租车在线打车服务。在业务模式上,乘客可以下载独立的打车APP,也可以通过嵌入在各大O2O综合性平台里的打车服务向打车APP发送用车需求,由打车APP分发打车订单给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再由司机主动联系乘客完成接单。

商务车在线打车业务模式

在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主流的打车服务供应商有易到用车、大黄蜂和Uber(来自美国,2014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试运营)。三者的定位都是独立的第三方商务车服务平台,通过网站或移动端的打车APP将有用车需求的用户和汽车服务提供商(如私家车拥有者、汽车租赁公司等)进行撮合、交易,并从中抽取交易提成或服务费。

在业务模式上,易到用车、大黄蜂和Uber也比较类似,仅仅在提供的服务范围以及有无外部流量入口上有所区别。

行业现状分析

使用打车APP叫车是一种高频次、高质量的O2O应用场景,也是本地生活O2O的典型场景之一,因此在线打车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单就打车应用本身来看,产品设计、研发难度都不高,产品本身的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各个打车软件之间在业务模式上几乎构不成竞争态势。但是由于打车行业覆盖用户范围广、是打通线上与线下实现O2O的典型应用场景,所以打车行业在整个本地生活O2O布局中地位显著,再加上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和腾讯的强势介入,行业内各大打车软件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1)巨头支持,在线打车模式和用户消费习惯迅速形成: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和百度也先后参与到在线打车市场,各种综合性的O2O大平台(如手机地图、支付宝、微信等)也都接入了打车服务,这些平台为打车APP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同时,依附这些平台强大的品牌和用户影响力,以及推广力度的持续增强也使出租车行业和乘客的打车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司机从较原始的“扫街”模式向利用打车APP智能接单转变,大大提高了接单量。而且打车APP的普及也促使乘客越来越接受这种在线打车模式。

2)商务车在线打车应用仍处于市场培育期,未来发展前景还不明朗:商务车在线打车市场清晰定位在中高端用户,其业务模式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这些商务用车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是出租车市场之外的商务用车服务,对合作伙伴—汽车租赁公司的把控力度有限、可能会面临混入黑车司机的风险、加之成本较高、受众规模较小,而且鉴于中国的交通管理部门对在线打车行业的监管政策仍在摸索中,尤其是在商务用车领域还未出台明确的监管政策,因此这些商务车在线打车应用的未来发展前景还不明朗。

3)监管部门介入,规范打车市场:打车软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不同的人群,特别是对不会使用手机软件的老年人,打车会更加困难。另外,出租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既要开车又要用手机下订单,会影响行车安全。而且在高峰时段,因为打车软件有加价功能,可能会导致司机拒载、挑选乘客的情况。再加上嘀嘀和快的都会对使用手机打车软件的乘客和司机给予物质奖励,可能会对市场的公平性产生影响。因此政府监管部门也已经介入、希望能进一步规范打车市场。先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分别出台针对本地出租车行业使用打车软件的规范措施,后来又有国家交通部介入,表示将研究政策对整个打车软件行业进行监管和规范。

4)积极探索跨界合作,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目前国内移动打车市场还处于培育期,出租车在线打车软件赖以盈利的加价服务难以支撑起运营成本,而且有政策监管风险(中国北京、苏州、深圳等地都曾明令禁止出租车在线打车软件的加价服务),因此在线打车软件目前仍没有清晰、合理的盈利模式,但在政策监管和巨大资本投入的压力和动力下,打车软件厂商都在加紧探索盈利模式,目前打车软件厂商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主要体现在跨界合作上,例如快的打车与嘀嘀打车已与多个垂直类O2O平台合作,如在携程旅行、去哪儿58同城等O2O平台中加入打车服务,大大增加了打车软件受众市场,未来针对这种跨界合作可能会发展出新的盈利模式,例如对打车用户进行目的地生活服务类产品的精准营销、在打车软件上推送商户优惠信息等。另外,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主要采用佣金模式,虽然盈利模式较清晰,但该模式下盈利多少与用户数量息息相关,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用户规模后才能实现盈利。

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目前主流的打车软件有:快的、嘀嘀、摇摇招车、打车小秘、大黄蜂、易到用车和Uber等,其中大黄蜂已经被快的收购(2013年12月份),但快的和大黄蜂分属出租车在线打车和商务车在线打车两个领域,所以仍将二者视为两个独立的打车O2O平台进行分析。下面将根据竞争力分析框架对打车行业的主流O2O平台进行竞争力分析。由于打车软件属于标准品,对服务粘性的要求不高,所以在对打车软件竞争力的分析中,将去掉服务粘性这一指标。

用户基础

打车行业O2O平台的用户基础主要是指用户(消费者)对各大打车APP的使用数量和关注程度,主要体现在APP(客户端)下载量、口碑指数(如百度指数和微博指数)和外部入口支持(强大的外部入口可以为打车APP引来可观的用户流量)三个层面。

打车软件移动客户端下载量

1)出租车在线打车领域,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占据94%以上用户份额,呈双寡头垄断态势:在主流打车APP软件下载量上,嘀嘀和快的垄断了超过94%的用户份额,这一方面是因为两家各自背靠O2O大平台——腾讯和阿里,能够比其他打车软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流量支持;另一方面,2013年底由腾讯和阿里发起的“打车大战”迅速吸引了用户和出租车司机的眼球,在巨额补贴的吸引下,嘀嘀和快的两大打车APP的下载量迅速飙升。其中嘀嘀打车独占了出租车在线打车行业55.80%的份额,处于市场领导者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嘀嘀打车的实时补贴、立即到账机制,加之微信入口的引流作用,使得嘀嘀打车在最短时间内被大众熟悉并接受。快的打车的移动客户端APP下载量占比42.47%,仅次于嘀嘀,从目前的格局来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垄断了出租车在线打车市场98%以上的市场份额,呈双寡头垄断态势。

2)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移动端用户规模有限(APP下载量仅132.7万),其中易到用车领先:从下图可以看出,在整个在线打车行业中,商务用车在线打车份额仅占3%,由APP下载量体现出来的移动端用户数量仅有132.7万,这说明商务用车在线打车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在整个商务用车在线打车市场上,易到用车占据了63%的移动端用户份额,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这与易到用车(2010年成立)多年的市场培育和相对成熟的业务模式有关;2013年成立的大黄蜂也占到了36%的用户份额,Uber刚进入中国,仅有1.9万的用户数量,占比仅为1%。

口碑指数

通过对各个打车软件的百度指数和微博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中得出打车行业中各个O2O平台的受关注程度。

出租车在线打车平台百度指数分析:通过下表可以看出,嘀嘀和快的吸引了打车软件行业90%以上的关注度,其余打车软件仅占不到10%的关注度,再次印证了打车软件行业嘀嘀和快的双寡头垄断市场的结论。商务车在线打车平台百度指数分析:在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易到用车所受关注度最高,刚进入中国的Uber因其国际知名度吸引了比大黄蜂打车更高的关注度。百度搜索指数PC端和移动端占比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最近半年对打车软件的百度搜索有79%是来自移动端,这说明最近半年来自移动端的打车APP关注度比例很高,鉴于用户在移动端对某款APP的关注主要是为了将其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这也说明了最近半年打车APP的下载量在激增。微博指数分析:下图列示出了“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个关键词的微博指数趋势图(最近3个月),从图中可以看出,3个月里的大部分时间,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非常近似,并到2月下旬到3月上旬,二者的受关注程度都有明显上升,这段时间也是打车大战日益激烈、在线打车用户激增的重要阶段。

外部入口

外部入口主要指其他能够带来额外流量的流量平台,例如嘀嘀打车既有自己的APP入口,又可以通过微信、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进入,依托强大的外部入口可以为打车软件带来额外的用户基础加成。嘀嘀和快的均已打通百度阿里腾讯旗下几大主流O2O平台(微信、支付宝、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携程),其中快的还打通了本地生活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手机客户端,被快的收购的大黄蜂也完成了与百度地图客户端的对接。在线打车软件所依赖的流量入口可以分为移动IM、地图、支付工具、垂直聚焦类的O2O平台4大类,这4类入口各有特点,对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影

响力度也有区别。

运营能力

打车O2O企业的运营能力将主要通过打车软件覆盖的城市数量、司机端APP下载量等指标来衡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线下推广和谈判能力,是运营能力的核心指标。从目前嘀嘀、快的双寡头独占打车O2O市场90%以上份额的格局来看,嘀嘀和快的的运营能力远远强于其他打车软件,从下表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快的和嘀嘀在司机端APP下载量上不相上下(通过豌豆荚下载的嘀嘀司机端APP数据缺失),运营能力相当。另外,因Uber、易到用车相关数据缺失,对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的运营能力不做分析。

在线打车行业未来发展预测

1、在线打车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1)盈利模式将更加清晰:在建立自身商业模式方面,打车软件需要探索出更加清晰的盈利模式,在线打车行业最可能会出现的盈利模式是:围绕打车用户做精准营销,例如向用户推送打车目的地的生活服务信息,发掘用户潜在消费需求。

2)政策将进一步规范在线打车市场秩序:目前政府部门看到了打车软件的便民性,因此相关政策可能会逐步开放,鼓励打车软件自由发展,但同时会出台统一的行业规范、加大监管力度,在政策方面将会是鼓励与监管并存的局面。

2、出租车在线打车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1)出租车在线打车领域双寡头垄断局面将继续存在,打车软件之争或将演变为入口之争: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将继续稳坐市场前两位,并且面临更为激烈地竞争,其他打车软件很难与之对抗:摇摇招车和打车小秘的市场份额均被大量蚕食,已被迫走向破产或转型的边缘;大黄蜂已被快的收编。嘀嘀和快的谁将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取决于谁先圈到更多的用户,而这考验的是谁的资金更足、执行力和推广能力更强,而且两者分别所依赖的流量入口也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的打车软件之争将演变为流量入口之争。

2)用户对出租车打车的消费习惯会发生改变,电调模式将会被移动端APP打车模式替代:与出租车行业传统的电调模式相比,移动端APP打车模式具有更便利、快捷、及时的优点,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通过移动端APP打车已经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另外,打车软件也逐渐得到了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可以预测,移动端APP打车模式会逐渐取代传统的电调模式。

3、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1)Uber进入中国市场,会改变当前竞争格局,易到和大黄蜂将受到挑战,用户基础是未来制胜关键:经过出租车在线打车大战的用户习惯培养和市场培育,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已经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再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务车在线打车市场已经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年年初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打车应用Uber已经成为易到和大黄蜂潜在的强劲竞争对手,未来会出现易到用车、大黄蜂和Uber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的局面。与出租车在线打车领域相比,商务用车APP的市场规模很小,但是同样也是同质化竞争局面,未来用户基础将是制胜关键。

2)即时叫车服务要获得发展,必须解决来自政策监管、成本高、体验差的多重困难,未来困难重重、前景堪忧:首先,由于目前国内禁止没有租赁资格的私家车辆提供用车服务,而来自汽车租赁公司的商务车数量较少,难以支撑起庞大的在线即时叫车市场。其次,即时叫车是大众需求,消费者对打车的成本和价格比较敏感,而汽车租赁公司提供的是商务用车,面向中高端市场,即时叫车成本比普通的出租车要高,在这种情况下商务车即时叫车服务很难与普通出租车进行市场竞争。再次,即时叫车服务要求随叫随到,用户对车辆的即时回应能力要求较高,而商务车即时叫车需求多在交通状况较差的一线城市,再加上可以被第三方叫车平台整合的商务车数量有限,势必会造成商务车对即时叫车的响应周期过长、用户体验差的情况。因此,在当前的交管政策背景和市场状况下,商务车在线打车平台中的即时叫车服务面临的困难较大,尤其是中国的交管政策会在很长时期内使得私家车无法获得租赁资格,而在无法整合众多私家车的前提下,商务车的即时叫车服务将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因此即时叫车服务困难重重、前景堪忧。

3)预约用车服务前景广阔,未来可能会出现商务车在线打车平台与大型汽车租赁公司共享市场份额的情况:与即时叫车服务相比,商务车在线打车领域提供的预约用车服务将会获得长足发展,这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在线打车行业对用户预约叫车消费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中国用户的用车需求市场庞大,出租车领域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商务车预约用车服务的发展可以顺应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而且提前预约、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商务车用车服务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良好的消费体验,因此可以预见,未来预约用车服务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不仅有像易到用车、大黄蜂、Uber这样的第三方商务车在线打车平台参与市场竞争,大型的汽车租赁公司也可能会参与到预约用车服务的市场竞争中来,与商务车在线打车平台共享市场份额。

本文作者鲁振旺,亿欧网专家作者,万擎咨询CEO;微博:@鲁振旺;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声明:亿欧网尊重行业规范,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亿欧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亿欧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亿欧网的追责。

原文请【 点击这里 】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鞭牛士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