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可能还没搞清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电动车
林紫玉/文(原标题:《李一男还未展现他的影响力 》)
在2015年的六一节,45岁的李一男以残酷青春话题开场,为自己的又一场创业远行开场。
从他没考上某类研究生说起,到学生进入职场再到创业,李一男坦言“中间犯了许许多多的错误,也栽过许多跟头……”。
这些话他说的丝毫没有沧桑感,即使说出“我一直想着,(心里)真疼啊!”这句很催泪的话,看上去仍然是个开朗的大男孩,全场给了他自发的热烈掌声,这在这场完全没有组织经验的发布会上非常稀有。
这一次,李一男要以一个自信的高大上创业者面貌出现。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次算是他继港湾后第二次创业,产品还未出世,已经获得天使和A轮投资,GGV、IDG、红杉等投资机构已经给了5000万美金。
他选择的电动踏板车行业,虽然出乎意料,但毫无疑问是一个风口:在中国保有量2亿部、年销售量1800万的规模,养活了2000多家厂商,最大的爱玛年销量是250万辆,迎来了互联网化改造的拐点……
不过电动车市场主要在三四级市场,价格和渠道杠杆作用力更大,地推的影响力更强。
售价高达3999和4999、只在电商销售的N1,如何撬动市场格局,李一男没有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
据说李一男并没有过多参与N1的设计生产。
这个产品的真正灵魂人物,是副总裁胡依林,一个电动车的狂热爱好者和设计者。
也正是胡依林,找到李一男投资了这个项目并亲自出山。
相比以往在通信领域傲人的业绩,李一男还没有把他对技术和市场敏锐的嗅觉和转换的灵气,展现在对电动车这种产品的影响上。
根据公开信息,他为牛电找到了投资、并在常州靠刷脸开办了工厂。但许多资深骑手和快递小哥仍把各种槽点吐给一男,认为这款产品只能算做一些提升,特别是引以为傲的锂电,缺少足够的性价比,而没有颠覆性的亮点:
——一男不常骑电动车,所以不知道骑车人的刚需,他以为是续航,其实常骑的人永远不会对电量保持信心,快递小哥最有发言权,他们都是双电池的受益者,两块电池永远比一块让人放心,一男不如发明一个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宝,或者学长虹做一个太阳能充电壳来得实在。
——另外,骑车不是吃重庆火锅越麻越好。骑车7-10公里以上就会手麻屁股痛,这才是用户痛点,用户说到底不是脸痛,是手麻屁股痛,所以照顾好用户的手和屁股比照顾好他们的面子更重要。
——我想如果卖点中有一项是:人体工程学精心呵护你的手和臀,骑行30公里不麻不痛还能按摩翘臀的话,多少女性会为之神往。那才是爆点,然而除了菜刀钢,没有看到任何爆点。
——而对电机来说,最大的痛点是如何防水防雨,不是什么国际大牌。。。
——3999的价格,真是不便宜,4999真是抢钱的节奏,随便淘宝一下,2500就能买到的东西,为啥要花3999呢?没有尖叫就没有市场,这车卖1999铁定能爆,可惜一男卖不出这个价格。
可以看出,要么是不太理解这个市场,要么是李一男非常信任团队的能力,过分轻视了传统出身的对手。
其实,虽然N1把锂电作为最大的卖点,但是更多关注李一男的人,更关心的还是他这个人,以及他如何把电动车带入智能时代。
但从介绍上,N1的智能被归在了“还能”里,“还能实现GPS防盗、低电量自动提醒、手机远程控制、查看电动车整体状况等功能,第一年流量免费,”
呃,可能李一男也认为这算不上多智能,充其量只是加了一个带有GPS的通信芯片吧——嗯,物联网是可以算的。
所以,到底电动踏板车市场如何用互联网来颠覆,就现在来看,李一男和其背景显赫的团队,可能还未找到最好的方式。
可以说,虽然李一男站出来再次创业,但是他仍未脱去投资人的外衣,他要做的事应该是专注于资本运作。只是嫁接在电动车之上的故事怎么讲,要看这位天才少年这些年是否真正吃透了移动互联网。
期待李一男展现出属于他的东西,对新事物的领悟、技术的敏感、市场趋势的把握,把技术转化为市场的灵气,尤其是这些在移动互联网圈里的积累和沉淀,而不是完全为资本裹挟,失去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