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到“用户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理念及其应用(下) | 盒子UI
在上篇中,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PD),提到了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业界应用现状、与UCD的异同、以及所适合的产品和项目阶段。下面将和大家探讨一下PD需要哪些参与方、适合招募什么样的用户、有哪些形式以及如何实施。
1. 需要谁的参与?
一场PD session必须有一名主持人, 此外建议设置1-2名笔记人员和协助者。如现场需要摄像,则还需1名人员全程专职负责。
主持人建议由用户研究人员担任。用研在组织用户调研方面的专业性、以及对产品的中立性,可以帮助PD session顺利地进行并获得较好的效果。而产品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和研发人员,则建议是以辅助者、或观察者的身份参与,可协助主持人阐释产品目标,介绍设计过程所需要的材料,并在用户设计出现困惑时给予解答或帮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PD少不了用户的参与。由于 PD最大的价值是用户的设计思路及背后的原因,对他们的研究以定性为主,所以参与其中的用户数量不需要太多。若成本允许,可考虑组织多个场次,类似于焦点小组,建议每组6-10人,规模便于控制和引导。
如果从用户运营和产品推广角度出发,大规模的用户参与有时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建线上环境,开发简单易用的设计工具,充分利用论坛、微博等媒介公开招募,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方便的设计、上传、并分享给兴趣相投的好友。这种开放性的用户参与,除了在设计上的价值外,还可成为一种产品宣传和推广的方式。
2. 什么样的用户适合?
在用户的选择上,与其他调研方法的招募原则相同:从事设计职业、或参与过同类产品研发的人员,并不适合代表普通用户参加。那么什么样的用户合适呢?
个人认为可优先选择对同类产品使用经验丰富、需求度旺盛、或极度热爱该产品的人群。经验、需求、和情感可激发参与的热情和设计的灵感。此外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产品的early adopter们也是非常适合的,他们往往思路开阔,并且更期望从产品的设计初期阶段就能参与进来。 从性格和能力上看,由于PD强调的是用户主动性的高度发挥,性格开朗、喜欢表达、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和创造力强的用户,一定也是设计师和研究者最欢迎的人选。
但其实,从笔者亲身参与过的(有限的)PD session来看,性格内向、不擅长利用设计素材工具的用户,也可以使用纸笔描绘出很独特、具有启发性的设计创意。一名优秀细心的PD session主持人可以做到,让任何一位来的用户都能用他/她比较舒服的方式来创作和传达。这也是主持人适合由经常与用户打交道的用研人员担当的原因。
总结来看,建议从经验和需求的角度选择用户;我们对能力和性格虽有偏好,但这二者并不决定性的影响一场PD session的质量。只要邀请来的是产品的目标用户,只要用户被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不论什么性格、不论设计能力高低,都可以产生有趣的想法,提出中肯的建议。套用一句俗话,人人都是产品设计师。
3. PD有哪些形式,怎样实施?
用户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发挥,常见的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小组式、一对一式、在线开放式。小组和一对一的形式,既适用于新产品设计,也适用于老产品的改进;在线开放式则更适合于对已有产品进行拓展和创新。
(1)小组 形式:用户以小组形式参加PD session,如上面所述,每组以6-10人为宜,方式类似于焦点小组
实施步骤:招募符合条件的用户,邀请用户来到实验室。主持人介绍PD session目的、阐释产品要满足的基本目标、询问用户相关的行为习惯、发放素材并引导用户设计。用户书写自己设计的原型的主要功能介绍(发散到收敛的过程),并轮流阐释设计思路。 素材和工具:纸、笔、剪刀、胶棒、便利贴等常用文具,以及乐高、橡皮泥等童年时熟悉的玩具,另外可针对产品特点选择其他适合的素材。在选择素材和工具时,基本出发点是降低设计门槛,希望用户的设计过程像回到小时候一样轻松有趣、没有禁锢。
记录方式:笔记、拍照、录音、录像 用户产出物:低保真原型+主要功能解释
用研产出物:用户行为习惯、需求,相应的产品功能列表和设计建议 Tips: ● 既可让每位用户独立设计,也可划分成2-3人小团队、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原型
● 开场前的闲聊、设计过程中播放轻松的音乐,可营造现场轻松的氛围
● 开场后对到场用户强调,大家不去评判创意和设计的好坏,互相给予鼓励和肯定
● 设计师和研发人员在现场保持低调,避免发表个人观点和引导性话语
● 设计过程的初期允许用户交流,后期鼓励用户独立完成各自的原型
● 追问用户设计背后的原因,这是PD session的精华所在
● 很多中国用户并不熟悉乐高,在国内乐高也许并不是非常适合的PD设计素材
(2)一对一 一个PD session只有一名用户参加,1-2名设计师和用研人员做引导和协助。实施步骤、素材工具、记录方式、产出物与小组形式基本相同。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于用户数量较少、用户级别资深的项目,每名用户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创作并与主持人讨论交流。
(3)在线开放式 如上文提到,除邀请用户来到实验室,还可在线上环境开放性的招募用户参与设计,通过我们提供的软件或应用设计、上传、分享。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是各种软件界面、皮肤的视觉设计,例如Google今年发起活动,邀请用户为Chrome设计封面照片,百度手机输入法也曾举办过皮肤设计大赛,这些活动其实也是PD一种方式。
用户参与式设计进入国内的时间还不长,大家可能有此想法但还处在观望阶段,或是在以往的项目中无意识的尝试过征集用户设计、与用户一起设计,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方法论。PD的投入产出比究竟如何,怎样在调动起用户主动性、把一部分设计权交给用户的同时,把控住设计的大方向和项目进度,如何在各种发散性创意中提炼出根本需求/期望,等等更实用的攻略,是纸上谈兵得不出来的。只有大胆尝试,在实践中体会和总结,才能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