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nes时代式微的音乐专辑,借助社交媒体又杀回来了
iTunes时代式微的音乐专辑,借助社交媒体又杀回来了
张远 / 2015年04月02日浓缩观点
-
潮流总是倒退的,2014年,美国一大批顶级歌手纷纷推出了概念完整、完整长度的作品,而不是仅仅推出一首首单曲——这已经在悄然改变iTunes开创的“单曲售卖”模式。源于歌手们规模庞大的社交网络粉丝群体,专辑这种形态又回来了?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从头到尾听完一张专辑了?
自2002年iTunes横空出世开启“单曲售卖”模式之后,专辑——这种传统唱片业的固定模式就走上了下坡路。据MBW报道,美国每年的新专辑实体销售量自2005年起已下滑80%,从3亿7980万跌至7760万。
然而,拜社交媒体和狂热的歌迷所赐,专辑有望止跌回升,重新成为歌手们的新选择。据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2014年,美国一大批顶级歌手纷纷推出了概念完整、完整长度的作品,而不是仅仅推出一首首单曲。St. Vincent、Lana Del Rey、Taylor Swift 都推出了推出了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概念专辑。专辑的整体性更强,而不仅是东一曲西一首的单曲拼盘。这是自2006——2012年专辑“低谷期”以来的一次回潮。
正是由于新专辑《1989》的全球大卖,Taylor Swift才有底气向Spotify等流媒体服务全面开战,“爱我就买我的专辑”、“好音乐,不免费”,Twitter 上的5000多万粉丝让她停止了腰杆。
专辑的式微曾经被视为音乐音乐产业衰亡的前兆,如今,借助互联网,借助粉丝的力量,专辑——这种音乐产业最为青睐的模式又回到了前台。
Beyoncé在2013年末“横空出世”的新专辑对音乐产业的改变胜过过去10年间的任何一张专辑。这张同名专辑反响空前。此次发布事先并无预热,也不发行实体版本,不做市场推广,更不推出单曲,也不参与流媒体服务。哪怕你只想听一首歌,也要购买整张专辑。即便如此,《Beyoncé》三天之内便在iTunes卖出了80万张。
发布之前,Beyoncé甚至连一次深夜脱口秀都没有上,也没有去billboards打榜,更没有到处张贴海报,不接受任何访谈。音乐人的这种全新策略引起了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兴趣。传统的专辑推广套路——两首预热单曲、声势浩大的巡回推广、最终的盛大发布——被彻底颠覆。Beyoncé将精力全部放在了专辑制作上。更重要的是,人们仍然愿意花15.99美元去购买一张专辑,尤其是他们已经在歌手身上花费了不少钱的情况下。
去年,这种策略在Drake 和Kendrick Lamar身上再一次奏效,前者的专辑《If You’re Reading This It’s Too Late》首周卖出了49.5万张,后者的《To Pimp a Butterfly moving》首周卖出了32.5万张。Kanye West也透露下一张专辑在发布之前不会事先宣布。只要歌迷们牵肠挂肚,何必花费冤枉钱打市场呢?
源于其规模庞大的粉丝,歌手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变现无人能及。Twitter上粉丝数量 10名中有7位是歌手。在发行专辑时,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要远胜过任何的推广宣传。也只有在这里,才能创造“所有人都在讨论同一张专辑”的盛况。粉丝们在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上的踊跃试听,是无论多少宣传预算都买不来的效果。
这种无远不及的强大渠道激励着歌手们纷纷尝试着打造完整时长的“大工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曾经的“专辑杀手”——iTunes这一次在专辑回归过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苹果正在和Beyoncé及更多的歌手签署专辑独家发售协议。如果一张专辑提前泄密,只有少数歌手能够保住首周销量。不是每一位歌手都是Taylor Swift ——专辑泄露事件每年都要影响几十张专辑的销量。过去,每张专辑都要送往线下商店销售,而在iTunes发售的专辑则没有泄密风险。虽然Google Play Music、Amazon Prime Music等其他平台都有购买记录追踪,卻没有iTunes这样的覆盖面,后者在独家专辑的发行上有无人可及的优势。
鉴于苹果在未来数月内将推出全新的音乐流媒体服务,歌手和唱片公司将更倾向于在一个平台发布专辑,以避免泄密的风险。
专辑发售正在成为歌手们凝聚粉丝、制造事件的一种手段,这可能会部分抵销音乐流媒体服务队数字音乐收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去年几张专辑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人们依然愿意为整张专辑付费。(本文首发钛媒体)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