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副总裁张特:刷手机不是病!互联网视频也必然趋于“社群化”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乐视网副总裁张特:刷手机不是病!互联网视频也必然趋于“社群化”

    张特 / 2014年08月23日

    浓缩观点

    • 视频互联网化,进化为互联网视频化,从而将大量互联网文化“可视化”,互联网的社群化又使得文化有了它的拥护者,而互联网的开放属性,最大程度的扩大了拥护者的范围和数量。

    写在前面的话:8月18号下午5点左右,新华社等央媒先后发布一则名为《习近平: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新型主流媒体》的消息,正文共计113个字: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或许有人讶异这一夜春风忽然到来,但千树万树的梨花其实早已等待开放。政策机遇面前,文化传媒企业除了兴奋,更多的应是去思考如何抓住时机,以成为习大大讲话中的“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而我个人即是视频行业从业者,且让我“以点看面”,由视频产业出发,谈谈我对这场媒体浪潮爆发前夜的思考:

    谈到视频,不得不说说《来自星星的你》这部经典韩剧。敢问“星你”有多火?国母彭丽媛7月访问韩国的时候说,“习主席年轻的时候很像都敏俊xi......”,网友们扒出对比照,津津乐道,一时间“星你”现象又上升到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全民疯狂不说,“软外交”更是颇具风范。一部仅仅在网络上播出的韩剧,带来这样的效应,传统电视台生是憋出一身冷汗。回顾互联网视频产业这十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上网看剧”这个刚需已然衍生出广阔的市场。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来说,互联网视频产业已由当年的各种盗版横行的“嫩模”进化成为一个前途光明的电影明星了,走上红地毯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所见即所得:视频互联网化步入互联网视频化时代

    互联网视频产业自2004年前后,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细数一下,这十年间“群雄征战”、“朝起夕落”、“分分合合”等事件精彩程度已足以出本书,但互联网视频产业才完成了原始积累,刚刚进入了真正的爆发式发展阶段。

    原始积累阶段,是完成了把各类传统视频搬到互联网上这个简单的动作,即视频互联网化的过程。期间人们的视听需求逐渐从传统的电视台、音像设备等终端迁移到以电脑为核心的互联网上来,涌现出了YOTUBE、HULU、Netflix和国内的优酷、乐视等视频网站模式。从期待电视台播放自己想看的内容到使用PC去寻找和观看自己想看的内容,用户基于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已经被培养出来。PC对视频产业的改造,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颠覆的代表现象之一。互联网拥有极为开放的互动性和自主性,它介入视频产业,让人们不再盲目、被动,用户体验极大提升。互联网视频培养起的用户很难再迁移回传统电视台获取视频内容了,除非传统电视台或者其他视听媒介具备更好的内容。这也就直接导致传统电视台开机率急剧下降,据说一线城市传统电视开机率仅有30%不到,杯具吧!

    随着传统属性的内容完成了全面的互联网化后,视频产业将大跨步进入第二个快速发展阶段,即为互联网的视频化。在此阶段,各类互联网信息和应用形态将呈现多媒体属性更厚重的视频化。这一趋势现已非常明显,大量著名的网络小说和漫画被快速改编成网络剧、电影和各类影视文化作品,如《鬼吹灯》、《盗墓笔记》、《十万个冷笑话》等;而线下非常火爆的演艺、体育赛事等内容改变原有的点播模式,变成直播或是O2O模式;传统纸媒和电视台收入的最大来源广告也以更多元化、互动性极强的方式呈现在互联网上。且不说韩寒和郭敬明大屏幕掐架谁赢谁输,奶茶妹妹为什么没拍苏有朋的《左耳》,哪家视频网站根据小说改编的网络剧好看,他、她、它其实都是互联网视频化的佐证。

    刷手机不是病:“社群化”颠覆了社交方式

    一个在微信通讯录里的人,完全不熟悉,但也可以通过朋友圈进行了解,回复及点赞进行沟通。未来即便是第一次见面,也并不陌生。对于你来说,就是把网络的一个符号和一个真实的人对接起来,实现社交活动的“O2O”,这即是互联网的社群化时代。“社群”是人与人之间因为互联网连接而形成的某种关联,大可至一个团体、一个圈子,小可至两个人。而早在三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互联网迎来社群化时代。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与用户已经高度融合统一,人在网中,网在人际,因此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紧密。

    互联网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社群,在此趋势下,互联网社交化时代宣告了它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每天会花大量时间与网络好友利用社交工具和其他网络工具产生信息交互行为,造就了Facebook、微博、微信等工具的普及。然而这波以社交化为代表的社群化趋势才刚刚开始,和前文所述的视频相同,社交也仅仅完成互联网化的第一步,将社交搬上网络。当然这个过程同样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积淀和延展。从bbs和论坛开始,其实就已经具备了以一定内容属性为划分维度的早期社交形态,而移动互联网才使得真正以人的身份为核心的社交形式诞生,“刷手机”就成了如喝水一般的日常需求。很多社会学家忧心此现象,但换个思维想,兴许移动设备将进化为人类的一个外部器官呢?[对比着看]相关文章:社交控们,敢不敢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互联网时代心理刚需:“我不是一个人”

    接下来,互联网的社群化即将进入第二阶段,那就是遵从人内心,依托内容,去产生社群形态。视频作为最直观的信息形态,成为了此阶段的核心,因而视频的社群化趋势会非常明显。我理解的社群化就是在某个特定群体中形成某种共同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其意义无非在验证:“我不是一个人”。

    近期乐视举办了一场非常新颖的,基于O2O思维的汪峰在线演唱会,在线付费观看人群达到7.5万人,即是卖出去7.5万张线上电子门票,开启了视频社群化的先河。在社群化时代,人们在互联网的连接下形成了某种共同的心理诉求,因而聚集到一起,共同完成和参与一个事件,汪峰的在线演唱会就是一个典型。粉丝们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举办了一次节日感和话题感很强的聚会,旁人可能压根无法理解他们为何这么激动。距离和差异都不重要,参与这个线上演唱会的,都喜爱汪峰,热爱他的歌,共同的心理诉求即是社群产生粘性的基础点。

    90后、二次元、深腐女、直男癌,任何年龄段、任何人群,都能被社群这个概念覆盖到,互联网的开放属性充分体现于此。就拿乐视影业出品的《小时代3》来举例说,不乏有人无法理解,但也有众多观众看过小说,喜欢郭敬明,爱柯震东,走进影院就是为了享受这部电影和它独有的文化气息。《小时代3》还举办了带有弹幕功能的观影活动,全体影厅的受众通过互动方式参与电影评论,并发到屏幕上,这就不是单纯的一场电影了,如同一个盛大的party,充分发挥了互动性。观众变成了用户,电影变成了产品,用户之间通过产品产生了强烈的连接作用,一小撮人就形成了带有某种心理诉求的社群,人们看的不仅是产品,是通过产品表达出来的对产品的评论和心声,即所谓“我说的是电影又不是电影”。

    视频互联网化,进化为互联网视频化,将大量互联网文化可视化。互联网的社群化又使得文化有了它的拥护者,而互联网的开放属性,最大程度的扩大了拥护者的范围和数量。两股力量汇聚,《还珠格格》这时候出来,小丫鬟变成“国际范”的时间恐怕会缩短一半。政策机遇可遇不可求,于传媒人而言,幸福来的太突然;于具有互联网化属性的视频产品而言,最棒的时代开启;而于用户而言,欢聚的时刻,到了。(本文作者系乐视网VP&董秘 张特 文章转自钛媒体 微信号:taimeiti)

    评分: 平均分 0
  • 作者简介

    张特

    乐视网VP&董秘

  • 文章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在登录后进行评论。

    1 /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