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网络银行做到足够规模时,传统银行一打压就会受伤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阿里网络银行做到足够规模时,传统银行一打压就会受伤

    hejiangbing / 2014年11月02日

    浓缩观点

    • 首先,这家银行要解决存款问题还是得通过传统银行合作,传统银行一打压网络银行就会受伤。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银行合作问题不大,做到足够威胁传统银行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早在2014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就下发通知,同意在浙江省杭州市筹建浙江网商银行。而实际上,阿里巴巴筹建这家纯网络银行的时间更早。尽管网上很多人对这家尚未诞生的新型银行十分看好,然而,笔者认为,网络银行必然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包括自身的问题和监管问题。

    比如,网络银行基本能做传统银行的全部业务,没有物理网点可以节省不少人力成本,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存款,基本还得依赖先在传统银行存款再转入网络银行,假如商业银行不合作,网络银行怎么办?还有是否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如何计算?存款会不会分流余额宝资金?跟阿里小贷关系如何处理?归根结底,制约网络银行发展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传统商业银行最基本最传统的两个问题:存款和贷款难题。

    存款难题

    尽管阿里称不设立网点,办成纯网络银行,这在中国没有先例。由于我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国情和经济金融环境差异很大,国外的模式很难在中国适用,包括监管环境也大不相同。

    首先,这家银行要解决存款问题还是得通过传统银行合作,传统银行一打压网络银行就会受伤。在规模比较小的时候,银行合作问题不大,做到足够威胁传统银行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当余额宝刚开始的时候,谁也没把它当回事,直到一年后,从零到5000亿规模的时候,各大网站和银行都加入进来,推出类似于余额宝的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导致今年三季度末余额宝自去年6月成立以来首次出现开户数上升而余额减少的现象。

    除此之外,银行的联合打压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现实原因,那就是限制支付宝转账金额。未来,这种局面不是不可能发生,这样会制约浙江网商银行发展。

    第二,存款准备金难题。同样,在余额宝发展初期,监管部门也没太在意存款准备金缴纳问题,到今年2月出现“取缔余额宝”声音后,监管层明确表态要其缴纳存款准备金。现在尚未有专门针对纯网络银行的监管办法。

    现在,既然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为大股东的浙江网商银行获得银行牌照,缴纳存款准备金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了。

    这里面还有很多技术细节问题。可以想见到,浙江网商银行的存款依然存放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里,它自己没有网点也不可能有金库。缴纳存款准备金依然要依靠各家合作银行去完成,各家银行的缴纳标准,是否让网络银行缴费?会不会在技术上造成跟传统商业银行缴纳的比例一样,会客观造成缴纳准备金率的不公平。无论多缴还是少缴。

    还有一个现实问题,网络银行存放在各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也有可能,是否存在重复缴纳存款准备金问题?

    第三,利率如何设定?余额宝在短期内规模迅速扩张主要依赖于其相对于传统银行利率高的高收益,以及可以随时赎回的T+0模式。由于这在技术上没有太高门槛,互联网公司和银行很快复制了这一模式,这也是导致余额宝规模下降的原因。

    如果,未来的网络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利率与传统商业银行利率一样,那么,储户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钱折腾到网络银行账户上?

    如果,未来的网络银行定活期存款利率要比传统的商业银行要高,这就会违法,毕竟,央行设定了存款只能上浮10%的底线。

    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存款利率问题始终是困扰网络银行发展的最大问题。

    第四,与余额宝关系问题。假如网络银行的存款利率与传统银行利率一样,那么,网络银行的存款会流向余额宝;假如网络银行利率比传统商业银行高,甚至比余额宝收益率高,就会从余额宝大规模流向网络银行。

    如果大规模流向余额宝,网络银行用于放贷的资金就会大幅减少,从而减少其盈利能力;如果大规模从余额宝流向网络银行,那么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天弘基金则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贷款难题

    银监会官网显示,浙江网商银行的股东分别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30%;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25%;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三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18%;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占公司总股本16%。剩余11%股份的股东暂未定,企业的股东资格由浙江银监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核。

    换言之,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只是这家网络银行的大股东而不是全资公司。

    阿里公告称,即将成立的浙江网商银行将对接阿里小贷。如果阿里足够大方,将阿里小贷无私地并入网络银行,很显然阿里是吃了大亏的,这对阿里的股东来说是个不小的伤害。

    即便阿里很无私,将阿里小贷并入网络银行,也有很多问题。

    第一,阿里小贷不能全部并入网络银行。阿里小贷的贷款规模约有150亿元人民币,如果全部并入网络银行,就会违法《商业银行法》贷存比不能超过75%的要求,阿里小贷要并入网络银行需要网络银行有200亿元的存款。

    所以,如果一成立就把阿里小贷并入网络银行,就涉嫌违法。只有网络银行组织够200亿元存款后,阿里小贷才能并入网络银行。

    当然,我们国家是很能变通的,很多人相信阿里有能力让监管方面或者更高层面特批,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不过,好像刚刚开会强调依法治国,这时候开这个口子似乎不合时宜。

    第二,如果网络银行放贷对象跟阿里小贷一样,那么成立这家银行毫无意义;如果放款对象与阿里完全不一样或者不很一样,那么P2P的高风险,未来的网络银行同样会面对。

    阿里小贷之所以成功,源于对客户大数据的掌握,对商户的了解,并且规模不大,风险容易控制,如果未来的网商银行成立后服务对象还是这些商户,那么,成立银行干吗?阿里又不缺资金,成立银行反而受贷存比限制,严重制约其放贷。阿里又不傻。

    显然,未来成立的网商银行会扩大贷款对象,如果仅仅服务于阿里的客户,其他几家股东也不会答应,其他股东又不傻。

    第三,风险控制难题。既然扩大放贷范围,阿里主导的网商银行必然会遇到跟其他P2P公司一样的难题:高风险。

    笔者遇到过一家浙江的P2P公司老板,这家公司在全国同行中风控是最好的公司之一。他坦诚地告诉我,他们公司的不良贷款率为30%,主要依靠高利率覆盖风险,“其他铺天盖地的P2P根本不敢告诉你他们真实的不良率有多高,做到最后都成了‘庞氏骗局’,最后只有跑路这唯一的出路。”

    P2P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缺少诚信记录,挪用贷款等等一系列问题必将会在未来的网商银行上得以体现出来。

    第四,经济下行周期中诞生的网商银行会雪上加霜。上季度GDP增速创22个月以来新低,经济下行态势已经确立。

    即便是阿里金融风控技术高人一筹,即便有丰富经验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率都出现了增长,面对经济下行的大势,阿里不可避免地会出生在一个劣质的大环境中,想独善其身,何其难也。

    尽管阿里小贷的贷款对象均属于阿里可以掌控的“小圈子”范围,也有强大的大数据支撑,而最近媒体报道:“阿里小贷在上半年不良率微升,已经突破了1%,上升原因为阿里小贷希望更多网商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贷款。”

    第五,小微企业贷款天然具有高风险。尽管央行长年来一直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大力提供信贷支持,银监会也出台了很多指引和其他优惠措施,各家银行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直到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做成了品牌和特色,并依赖其创造了很高的利润后,各家银行才纷纷加入到支持小微企业中。

    但是,今年各家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中都出现了大面积不良贷款,当然,除了民生银行外,民生银行的经验并不好学,因为其已经上升到了2.0版本,贷前调查、贷中审查流程化管理、贷后监督分离,无论哪个环节都需要见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除了民生银行之外很少有商业银行能把小微企业真正做好的,这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好的。未来的浙江网商银行定位是:小存小贷。这决定了其必将与小微企业打交道的基本基调,其他传统商业银行面对的难题,也是为浙江网商银行准备着的。

    当然,毕竟是新生事物,没有必要过于强调技术细节,也不要过多泼冷水,相信阿里人和其他股东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部分难题,监管层能考虑其实际情况,适当给予政策支持和制定符合其特点的监管制度也是必要的。

    祝浙江网商银行早日成立,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文/hejiangbing 作者为《华夏时报》总编助理、金融部主任】

  •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商业价值博客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