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面临强力狙击,扮“鲢鱼”需倚仗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鲢鱼”的资本
民营银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海外已经历过多年发展,有诸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这些都为国内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在墨西哥、捷克和俄罗斯,民营银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俄罗斯国有银行只占三成,由于对民营银行过于放任自流,导致民营银行都从事投机倒把,呆账占到银行资产的50%,并引发了外资的出逃。
在台湾,金融当局对筹建民营银行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为了达到标准发起者不得不求助于当地大企业,造成银行与大企业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大企业财团从银行大量贷款,在经营上出现财务危机后,最后连带出现整个银行的挤兑风险,成为导致98年台湾金融震荡的根源。避免大股东与银行间的关联交易关系到民营银行长久健康的发展。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民营银行最为成功,社区银行目前拥有24000多个营业网点,雇佣了近30万员工,控制着超过1.2万亿美元资产、1万亿美元的储蓄,对个人、小企业和农场的贷款接近7500亿美元。将近60%的规模在1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依靠这些家门口的银行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
这种模式成功的背后,一方面是制度的保障,包括“社区再投资法”和“小企业法”对社区银行的发展进行了规范和约束,并且通常指定社区银行作为优先向小企业贷款的银行。另一方面就是存款保险制度为社区银行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增强了存款人对社区银行的信心。最重要的就是严格的监管制度。美国社区银行的监管体系是以社区银行内部控制为基础,政府相关部门的专职监管为核心,自律组织的自律监管为依托,中介组织的社会监督为补充。
那么相较而言,国内首批民营银行试点银行并没有类似美国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在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下,银监会强调,不强制民营银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企业自愿选择自担剩余风险。为了防范关联交易,股东自愿放弃了关联贷款。也就是说,股东不在入股的民营银行贷款。
责任多,利益少,传统发展空间非常有限,对于追逐利润的民企来说,持续投资民营银行的动力在哪里?如何建力差异化的生存空间做大规模?都是一个个相对严峻的考验。如何还是按照传统的发展思路,民营银行很有可能重蹈当年外资银行的覆辙。当年引进了很多外资银行,让他们变成本土化的法人机构,他们的资产规模实际上也没有增加,一直在萎缩;刚开始约为2.5% ,现在大概为2%。民营银行未来的总资产规模可能介于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这样的比例显然无法充分发挥民营银行对金融服务调节的能力。
在网点渠道和市场容量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借势互联网金融从移动端线上撬开市场缺口是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为数不多的能在同一起点展开竞争的领域。一方面通过线上移动端获取用户的成本相对低廉,在前期节省大量网点建设的成本获得可观的用户规模。最重要的是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解决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征信困难等瓶颈。与传统银行真正构建差异化的竞争,并快速实现规模成长。
腾讯与阿里自建银行后,将围绕其互联网流量入口打造相对闭环的金融服务产业链。对于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其他民营银行来说,恐怕难以再像初期那样获得腾讯和阿里的流量资源,以及自主定制服务的权限。
在腾讯和阿里之外,构建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生态圈对于实业出身的民营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在互联网金融移动端已经形成入口的第三方记账理财APP、P2P平台等将会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争抢的焦点。也只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站住脚跟,民营银行才能扮演好自己的“鲢鱼”角色,在短期内具备逆袭的资本,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向深水区演进。(文/田黄 本文来自钛媒体 微信号:taime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