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妖气COO董志凌:要颠覆电影产业链每一环节,不妥协不开荒
有妖气COO董志凌:要颠覆电影产业链每一环节,不妥协不开荒
胡勇 / 2015年02月02日浓缩观点
-
这次制作《十万个冷笑话》的组织架构有一点像欧美又不全像,有一点像日本又不全是,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和模式,这个结构让我们又很安心——你会发现,向来在中国成功的企业都不是照抄的,基本上都是做本土化做得很好的。
《商业价值》注:本文由有妖气联合创始人、COO董志凌口述,记者胡勇整理:
我们是被迫来做这些事的,本来想做动画的话以为随便找一家就可以。但每一家的答复都是:“老弟,你这想法太不靠谱了,哥教你,一集要做时间长,至少要做50集以上,这样才能在电视上播,不然5分钟一集十几集能留下什么印象。”
那只能我自己去做,别人都不支持你的想法,那就只能去找支持我们想法的人去做。这时候卢恒宇导演就出来了,他原来是我们网站的漫画作者,虽然他以前做的作品我们一点信心都没有。
《十万个冷笑话》相当于引进
《银魂》和《日和》这种搞笑的形式在日本已经很受欢迎,在中国属于相对冷门的舶来品,《十万个冷笑话》相当于引进。
在我们看来,漫画最重要的是会讲故事,插话才是拼画功的,这个画功让我们在做动画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样一个作品在传统漫画杂志是没有人会去接他的稿子的。
我们做《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的时候,一开头请了漫威的作者画得跟好莱坞一样的东西,然后就拿给漫画作者寒武看,“跪下,看看人家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们心里也很清楚,核心还是在寒武的故事。画面是可以花钱做出来的,但是故事很难保证花钱做出来。
为什么没有选择光线?
动画做了三四集的时候就开始筹划做电影了。苏宁易购帮我们推荐了万达的制片人陈洪伟。选择的最大困难其实是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光线传媒,当时它正好是做完《泰囧》、《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从逻辑上来说,不选光线就是傻啊。但我们主要的分歧还是在利益分配方面,因为原来版权方的地位是比较弱势的,IP 和版权的价值是一直被低估的,而光线和我们在这方面的认知是有冲突的,最后没能合作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情。
日本的“制作委员会”更多地围绕一个 IP 运作的,而我们这次的电影是围绕一个项目来做的,这是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日本人做事的认真、诚信和整个行业的成熟度是国内还没有达到的,直接借用的话会引发很大的问题,既然让别人参与进来我们不放心,那就有妖气自己来做。
所以,这次制作《十万个冷笑话》的组织架构有一点像欧美又不全像,有一点像日本又不全是,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构和模式,这个结构让我们又很安心——你会发现,向来在中国成功的企业都不是照抄的,基本上都是做本土化做得很好的。
卡梅隆花10年做一个《阿凡达》出来,一下子就把3D和IMAX普及开来了,不单做了一个片子,还改变了整个行业。
电影快上了,但是导演片子还没有做完,他就把他所有能认识的人拉去改毛病,上映前一星期我看的那一版,我觉得只有75分,但最后我在电影院看到的完成版,我会给80分,这就是他们在一个星期里拼出来的。导演也说了,这和钱无关,这是他第一部电影,他一定要拼了,一定要做到实在没办法才罢手。
做艺术就是这样,你可能以很快的速度在飞奔,但是以很慢的速度做出来一个产品。好莱坞也是这样,包括卡梅隆花10年做一个《阿凡达》出来,一下子就把3D和IMAX普及开来了,不单做了一个片子,还改变了整个行业,这时候你会觉得10年多吗?等待技术的成熟,等待构思的完善,等待资金的筹备,这就是豪赌,好莱坞敢赌,还能成,我们赌不了,也成不了。
但情况慢慢在改变,我们有些东西慢慢能成了,大家也慢慢地也敢下一些赌注。
动画片,配音是灵魂
我们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这个必须要强调一下。什么叫“情怀”呢?情怀就是我们会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不一定是挣钱的。
我们做的第二部作品没有说一定是要搞笑的,而是一部很温馨很感人的《馒头日记》,这就是我们的态度,包括我们现在在做的《端脑》和《雏蜂》,和搞笑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有人发评论或弹幕说我们有良心,我们就觉得这是对我们的认可,包括这次做《雏蜂》我们请了花泽香菜做了宣传片的配音。
配音一直是我们动画片比较薄弱的环节。其实我们一直在尝试让整个配音提升,让作品品质焕然一新,包括这次《十万个冷笑话》预告片的配音,我们也提了很多变态的要求,最后制作方就找到了给好莱坞配音的演员来,声音一出来就把大家镇住了,大家都觉得非常棒。
对动画片来说,配音是灵魂,声音出来的一刹那,就决定了这个作品的调性和品质,哪怕你画面很糟。
再像《雏蜂》的手办,为了达到日本主流的水准,我们请了日本的原型师来做,动画制作团队则是中日韩混合的,形式就是实现我们最后的目标,让它做得更好。
我们来解决动漫行业一些商业上的问题,但是纯艺术上的东西我们做不了,因为它太小众了,我们要解决的是整个行业起来的问题。我们在艺术追求上会比较低,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我们跟卢恒宇导演说,你把《十冷》三部曲拍完了,票房节节升高,最后你说要做一部代表内心的东西,别人不一定看得懂,到时候一定会有资本支持你来试一试的,哪怕失败了,还可以再做一部《十冷》,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这样做,那就会死,就再也没有真正施展手脚的机会了。
颠覆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不妥协不开荒
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我们去抓的话,其实和世界是同步的——现在投资进来了,钱已经不成问题了,人才成了最大的问题。中国地大人多,按照比率其实很多人应该是有作为的。
但是之前恶劣的环境阻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我觉得我们现在一直在还债。以前挣钱是靠着补贴和差价,他给我3000我做2000就能挣1000,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那什么是良性的呢?就是我用3万做出来的东西,品质好的话就能挣10万。
每走到一个环节,整个产业链的想法跟我们都是不一样的,要不妥协要不开荒。从动画、电影、游戏到周边都是这样。我们最近刚跟美特斯邦威签约,他们也会觉得我们画成这样怎样合作,然后我们就开荒嘛。
我们今年要做的事情里,基本上有三个是要颠覆行业的,而且做成了能在商业模式上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还能把以前恶劣的环境、陋规和恶性循环全都颠覆掉。
(全文据董志凌录音整理编辑,将刊登于《商业价值》2015年2月刊,网络首发钛媒体)
更多详细内容,还可查看钛媒体相关链接:《
最强解秘《十冷》始末,一场彻底互联网化的代际实验
》
《
导演了《十冷》的那对史上最“奇葩”夫妻说:其实我是喜剧
电影,笑声就是成功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