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减少,遭遇股市和互联网金融双冲击

  • 银行存款减少,遭遇股市和互联网金融双冲击

    王振 / 2015年03月13日

    浓缩观点

    • 虽然各银行全年存款数据尚未披露,但银行存款增速下滑是不争的事实。近期股市行情出现多重利好,股市表现抢眼,很多储户都将资金转至股市,对存款出现明显的分流。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迅速兴起,不少资金从银行“搬家”。

    【钛媒实习编辑/王振】2014年,中国银行业在经济呈现“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不断发展,加剧中国的金融脱媒进程。

    近日,民生、浦发、兴业、中信、招商银行及宁波银行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6家银行2014年净利润增幅较20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3家银行的增幅跌至个位数。同时,银行资产质量普遍承压,整体盈利能力难言乐观。

    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商业银行净利润1.55万亿元,同比增长9.65%。在此前的2008-2013年,净利润增速均在两位数,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连年下降,并跌入个位数。

    银行财务指标受到冲击的不光是净利润,银行存款也出现大幅度流失。虽然各银行全年存款数据尚未披露,但银行存款增速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48万亿元,同比少增3.0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14万亿元,比2013年少增1.35万亿元。在2014年的多个月份,住户存款都呈现了负增长。

    2014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存款已经出现2%的负增长,银行负债压力仍然较大。在四季度,存款流失的现象更加明显。证监会甚至发声提醒投资者“不要卖房炒股”。

    股市持续走强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3月11日表示,国务院批准了一万亿元的地方债务置换额度,允许企业在契约精神下借新还旧进行置换,财政部将很快公布置换具体计划。

    分析人士认为,以借新还旧的方式置换高息贷款有助于降低银行杠杆率,缓解此前银行对地方债坏账忧虑。对地方政府而言,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逐步消化,也可使地方腾挪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投资逻辑而言,地方债务替换的政策对银行而言是直接利好,可以降低银行呆坏账的风险。这也直接导致银行板块股票一路走强。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透露,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程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对此,分析人士表示,股市发展需要接纳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尤其是养老基金这种追求稳健的长线机构资金。这对股市健康发展有长远积极效应。

    近期股市行情出现多重利好,股市表现抢眼,很多储户都将资金转至股市,对存款出现明显的分流。

    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从余额宝的问世,再到各类网贷平台的崛起,再到民营银行微众银行的开设,传统金融业坐以待毙的姿态再也无法对逐渐流失的客户群和存款视而不见。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迅速兴起,不少资金从银行“搬家”。

    以货币基金为例,2013年随着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崛起,货币基金行业总规模从2011年末的不到3000亿,陡升至2013年末的7500亿,再到2014年底的2万亿。

    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5家,管理资产合计6.68万亿,其中公募基金规模4.5万亿,非公募规模2.1万亿。而货币型基金规模已达2万亿,规模已逼近非公募基金,占比公募基金规模接近一半。

    为争夺存款,一向“傲娇”的银行也放下了身段,推出各种银行系宝宝。数据显示,银行系宝宝在2014年规模翻倍,由年初的不到2000亿规模增长到2014年年底的4579亿规模,总体涨幅超过100%。

    去年年底,四大行在北京地区都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2015年商业银行一般存款被分流的趋势仍将持续,增速将较2014年进一步下滑,全年增速将下降至8%左右。(本文首发钛媒体

  •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商业价值博客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