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时代,免费还是收费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 互联网经济时代,免费还是收费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康斯坦丁 / 2015年05月02日

    浓缩观点

    • 商业逻辑的本质就是赚钱,连一些庙里的老和尚都在争取香火钱,就更不要提那些商人出身的互联网CEO了,他们可没几个人有兴趣改变世界,这种逻辑上的缺陷正让中国互联网陷入悖论式的发展,如何平衡免费与收费的关系,倒成了互联网、电信,乃至整个终端市场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大概是2014年的时候,全民应用微信传出“要收费”的说法,因事关重大,电信、互联网、社会、心理学家纷纷会诊,各出奇谋地解构微信收费的合理性以及所带来的后果,一些激进的网友干脆直接表示:一旦微信收费,他们就更有理由去用陌陌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微信并没有收费,而且让人意外的是,经历过“收费门”之后,微信用户增长的势头更加猛烈了,大家都认为能免费用到微信是一件特占便宜的事儿,于是,全世界的消费者依旧在微信上免费地进行文字、语音等基础通信,依旧不计后果地在朋友圈内发送自拍照,以及像砖家一样评论着这个世界。

    微信的“收费门”是时下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一个缩影。笔者认为,既然运营商短信正在收费,那么,微信理论上也可以收费,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之道,就是靠“免费”来赚取用户,有了用户和流量一切都好办了,正如免费的QQ帮助马化腾建立了腾讯帝国,免费的新闻、搜索成就了百度和各大门户,免费的杀毒软件则让360的体量越来越大…这些免费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领域已经成为传统,或者说,这些巨头们正逼着后来者“免费”,毕竟,中国互联网内同质化的服务太多,谁先收费,谁就会先消失,而且这种免费经济正辐射出越来越大的能量,从互联网领域一直衍生到电信、终端领域,一些中国手机制造商正是靠“不靠硬件”赚钱的口号,赢得了用户的芳心,也暂时赢得了资本的青睐。

    但商业逻辑的本质就是赚钱,连一些庙里的老和尚都在争取香火钱,就更不要提那些商人出身的互联网CEO了,他们可没几个人有兴趣改变世界,这种逻辑上的缺陷正让中国互联网陷入悖论式的发展,如何平衡免费与收费的关系,倒成了互联网、电信,乃至整个终端市场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过的免费午餐

    微信闹完乌龙之后,继续供大家免费使用,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微信现有的基础服务、文字、语音和视频等通信功能会一直免费下去,而且,同样可以断定的是,正如它的同胞兄弟QQ一样,微信数以亿计的用户资源,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腾讯,乃至整个中国互联网带来滚滚财源。比如由微信建立起来的强联系,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抵消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不信任关系,毕竟,坑熟人这事儿,总共也干不了几回。等到“熟人商业”模式成型之后,自然会衍生出能直接创造利润的品牌,正如阿里巴巴由免费的淘宝衍生出了天猫等品牌,现如今,谁敢说马云免费?

    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免费的又何止微信一家,事实上,我们这代网民根深蒂固地就认为,网络上的一些东西就该免费,这让我们毫无节制地大肆使用免费资源。

    过年20年,消费者享受了大量的免费字节。首先,网络上的新闻、报道、评论和相关的资料都是免费的,事实上,自从有了网络之后,笔者就再没有兴趣订阅报纸了,毕竟,我只需要花点时间就能浏览到任何想要的新闻,甚至包括小道和花边;其次,互联网的工具型软件也悄然免费,一方面得益于盗版技术的推波助澜,另一方面,有些软件就是为“免费经济”而生的,其中,典型的代表如前文提到的微信、QQ,而且估计90%的中国用户都没想过要给Windows和office付费,比较有道德的用户也只是花5块钱买一张安装盘,但也会忍不住问询:老板,请问这是正版的吗?随着免费经济辐射出的能量不断扩大,电信和终端领域也开始了自己的“半免费”时代。

    拿电信运营商来说,虽然如今偶尔也会抱怨资费太贵,但平心而论,单就流量费来讲,已经都是跳楼价钱了,如果按照最初的收费标准,估计没有人喜欢智能手机,而且,相信随着总理的意见正式出台,电信运营商势必要考虑把语音、文字等基础服务做成免费的了;另外,终端领域也开启了自己的免费时代,小米一直发着高烧告诉用户:我们不靠硬件赚钱,我们卖得是服务,正是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商业逻辑,让很多三、四线城市乃至广袤的农村、山区人民都用上了智能手机。

    现如今,免费经济的风暴正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卷入其中。在这场风暴之中,消费者看似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在吃了这么多的免费大餐之后,我们真的不会消化不良吗?事实上,我们或者正在遭遇着免费的烦恼,而浑然不知,更何况,商业逻辑的赚钱本质永远都不会改变,具体到,中国互联网情况应该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付费”。

    逻辑悖论,谁在为免费经济买单?

    在远古的商业社会中,商家就开始利用免费赠送一种商品,从而带动销售另一种商品,这种营销手段自20世纪开始达到巅峰,“免费”开始慢慢推动一种消费革命,并影响了之后上百年的商业走向,如今的中国互联网也是受这种商业模式影响,而且将其发挥到了极致。世界上,没有哪种商业模式比“免费”更能吸引用户注意力了,而在互联网跑马圈地时代,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互联网的竞争中,免费总要成为一种营销利器。

    另外,免费经济能在中国互联网如此风靡,也跟中国特有的文化大有关联,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占小便宜,我们的大妈甚至能跑去纽约抢购 iPhone 6 Plus,也有人不惜犯险,身上缠着36部走私手机过海关,至于,中国游客连日本的马桶盖都抢光了,就更加匪夷所思了。总之,免费经济在中国有着特殊的生存土壤,只是我们好奇的是,它能延续多久?

    话题回到免费的互联网经济,如前文所提到的观点:中国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应该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由猪付费。在如此的利益链中,谁又是最终的猪头呢?

    那些年,我们一起吃掉的免费午餐,并没有因提供免费资源而破产,反倒是利用衍生的附加值赚得盆满钵溢。门户网站提供免费的新闻、报道以及搜索引擎,利用用户优势来吸引广告主付钱,于是,如你所见,在免费的体育新闻旁边总会有一些卖衣服、卖鞋的广告;免费的娱乐新闻旁边,则会有“男人如何满足妻子”的壮阳广告;免费的科技新闻旁边,则是成功学大师煽情而魅惑的演讲,号召加入总裁培训班,2个月之后让你成为喜欢女人的蒂姆-库克….

    这些广告主要登上首页就需要支付网站广告费用,而这一部分开支又会转嫁给消费者,也就是千千万万的网民,毕竟,每一位网民都需要日常生活用品,一些特殊人群,则需要经常吃药才能应付晚上的各种生活,也就是说,那些浏览免费新闻的网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猪头;如果说广告模式尚属温和地吸金,那么,一些诱惑性消费则显得赤裸而干脆,以免费5分钟为诱饵,不断撩拨用户的神经,使之不断掏钱享受接下来的服务,美女陪聊、精彩视频、相亲网站莫不如此,就更不要说那些升级性的网络游戏了,消费者在花大价钱购买道具之时,给自己的免费资源买单只是顺便的事儿了。

    除此之外,免费模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利用免费而免费,比如一些百科类网站利用的就是网民的民间智慧,是真正的来自于民,用之于民,只不过同税务局一样,他们不会把收上来的免费资源,全都返还给民众。

    本文第N次提到这句话:商业逻辑的本质是赚钱。天下绝没有免费的午餐,笔者更愿意把现如今中国互联网的免费经济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50年,甚至100年都可以,当用户稳定、市场稳定之后,这种免费的商业模式势必会消失,更何况,我们现在已然遭受“免费”之烦恼了。

    免费经济整个商业逻辑中,网民不幸成了最终的付费猪头,且浑然不知、乐此不疲。或许,这种说法有点牵强,毕竟,有很大一部分网民不玩游戏、不买商品、不思进取,拒绝一切同付费产生联系的项目,但即便如此,这个群体也要饱受免费经济带来的灾难,因为免费,质量势必会下降,新闻报道的准确度、深度,还有真实性在免费时代都成了疑问,到处都是标题党,养生大师提供的秘方也不能尽信,每次遨游互联网,我们都要花双倍的精力,一面去获取想要的知识,一面又要花精力去分辨真假,好不疲倦。

    笔者建议,随着互联网跑马圈地的结束,巨头应加速推进中国互联网付费经济的到来,努力培养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从技术、文化和制度上引导,与此同时,要提升相应的服务品质,毕竟,健康的商业逻辑从来都不是“我免费,我存在”,而是“我服务更好,于是,我收费更高”。

    钛媒体作者介绍:康斯坦丁;微信公众号:科技新发现(kejxfx)】

  • 本文被转载4次

    首发媒体 商业价值博客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