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团走进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看大数据和高科技如何武装“安全卫士”
7月11号下午,参加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海外媒体行”走进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多角度深入了解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如何用大数据、现代化救援设备武装自己,肩负起“安全卫士”的使命!
在贵阳应急救援训练基地,讲解员向外媒团记者详细介绍了救援装备。从单兵救援装备到智能现代化救援设备,荷马特液压破拆工具组、救援科技液压破拆工具组、雷达生命探测仪等高科技装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雷达生命探测仪最大探测距离30米,电池使用时间达6小时,可在多种复杂环境下进行生命探测。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儿,这个就要靠装备来完成,这两年我们在装备上加大力度。”贵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任)、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世永说。
据了解,2020年,支队投入2亿元,购置54辆高精尖车辆和3万余件套装备,投入4200余万元,建设了6类室外和12类真烟真火室内模拟训练设施,及总面积达1630平方米的室内训练馆。
立足贵州地形地貌,着力“全灾种”救援任务,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还组建了国家山岳救援贵阳大队。作为国家队六支队伍中的一支,国家山岳救援贵阳大队全面接轨国际山岳救援主流装备,投入资金配备高、精、尖个人救援器材20类2856件(套),团队救援装备10类827件(套),配备全地型无人机、抢险救援车,扛起了应救援主力军和国家对的新使命。
随后,媒体团还来到了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详细了解了贵阳消防救援“智能化”建设,并采访了相关指挥人员。
“大数据在火灾防治中应用,能够快速提供数据支撑,成为重要的决策依据。”李世永向采访团记者介绍道,“‘最强大脑’发出救援指令,调配救援力量,规划最佳救援线路方案,大幅提高了灭火救援、防火监督、队伍管理教育效能。”
据介绍,2017年以来,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力推进“智慧消防”大数据建设,立项投入7800万元推进“智慧消防”大数据建设,围绕火灾防治、应急救援、管理教育、公众服务等业务需求,规划设计了“一中心、二体系、三平台、四朵云、五应用”的架构蓝图,植入了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基因,汇聚数据6亿余条,创新科技成果9项。自2017年以来,监测发现隐患5000多处,辅助应急救援3000多次,生成数字化预案1800多件,生成管理教育训练策略数万条。
责任编辑: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