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蔡苏昌:陕西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实践
导读:2017年3月28-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数据中心联盟大数据发展促进委员会承办的“2017大数据产业峰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蔡苏昌参加此次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汇报陕西省在大数据产业发展层面的情况。我汇报两个题目,一个是陕西省大数据产业的顶层设计,大数据这几年比较热,陕西省大数据的起步是2012年,我们当时在全国第一个率先办大数据论坛和大数据基地,但是起步了之后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实际上我们没弄明白也没办法解决,特别是数据的汇聚、数据的开放、数据的交易,虽然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很清晰,自我数据加外太数据加服务数据融合后产生作用,经过分析挖掘产生内容服务,问题是如果政府对数据没有开放,或者社会对数据没有法律环境保障的话,做着做着你就发现有很多负面的东西,所以我们研究了大数据的规律和我们的情况之后,我们沉下来花了两年时间做陕西大数据的顶层设计,大数据的顶层设计分四方面,由四方面组成。
一是组织架构,这件事情谁来管,核心是体制问题。如果大数据的体制问题不解决,大数据的开放和共享实际上有很大困难。我们省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这是在2016年年底成立的,紧跟着也成立了陕西省正厅级大数据管理局,我们在这里头论证了省级和市级大数据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我们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体制层面上的设计,比如我们线下。我们有一个政府数据的交换大区,去年6月份投入运营,就是省级相关部门主要有数据的部门,每个部门派一到两个人,大家在一个办公室里相互之间讨论存在什么问题,怎么交换,内部相互之间讨论,去年6月份到现在效果比较好。第二是社会数据的服务大厅,今年6月份我们具备条件开放,公民法人如果需要数据你也可以在网上,你也可以在社会数据的服务大厅,每个涉及到数据的部门都在那有一个窗口,而且这个体制设计是省市两级的,这是我们的组织架构。
我们的生态架构主要是这件事情谁来干。大家知道现在政府里头的公务员绝大部分人因为国家大数据的法律环境并不完备,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的事情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理的过程中就想弄不清楚或者有些东西一下子吃不透的情况下我们设计了一个核心生态圈,叫做平台占领生态圈经营,目前十位一体的核心生态圈,除了数据资产评估中心没有组建完成之外,有的已经组建两年多,运行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大数据集团公司是上个月省政府通过的资本金注入了10亿,它是政府数据的守门员,政府与社会数据的桥梁。
平台战略和生态圈经营的含义是什么?对于政府的数据我们授权,省政府授权大数据公司负责建立把它汇在一个池子里把路修通,原则上不去区分,把这些数据按规则开放出来,让这么多的企业在我们开放的数据里拿自我数据比对,政府再卖给社会,这叫平台战略生态圈经营。技术架构,这件事情按什么标准干,在怎样的法制环境下干,这件事情我们花的时间最长,历时将近两年时间,我们把技术标准分为五大类26项,现在23类已经发布,其中23类在咸阳市做了一年多将近两年的试点,所以咸阳市的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是有影响力的。
我们的省委书记去年7月15日去咸阳调研,在看了咸阳市的新型智慧城市之后,他用了12个字的评价,非常震撼、非常震撼、非常震撼。大家知道娄书记娄部长可是大专家,咸阳市已经做到了政府部门所有部门的数据在一个平台上全部实施动态汇聚然后再流出去。第二个没有做到,数据汇聚了,但数据移出来让别的公司来挖掘再产生服务是他们今年正在做的事情。我们陕西省的政务数据的管理办法,上个月已经提交到省政府,估计4月份省政府就会研究,这是我们称之为陕西省政务数据共享管理的基本法,我们第一次在全国界定了大数据的五权,数据的所有权、数据的管理权、数据的采集权、数据的使用权、数据的收益权。这个办法整整历时一年零三个月。
数据资源体系。我们核心就是一网一池,一网指的是省市两级平台加内网加外网加互联网再加各类终端,就像电网一样,没有立交桥的由大数据集团公司去修立交桥,没有洞的去打洞,以往的实施方案我们在4月15日会提交省政府,大家用两年时间把大数据一网一池作为大数据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的概念是我们在当年做政务信息化的时候,我们做顶层设计的时候,对政务信息化界定了公共基础设施,机房、网络、灾备、运维安全。陕西省2012年的元月一号正式对外宣布,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需要信息化的服务,只要向省市县三级信息化主管部门交个软盘就可以了,不需要建机房,不需要租网络,不需要考虑灾备,不需要考虑运维,不需要考虑安全,而且永远免费。这个顶层设计就是当时我们参照了美国国家政务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由上到下设计,由下向上适应。这次大数据的顶层设计我们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咸阳新型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我们用了一年时间。
所以这次我们走的模式就是电子政务的陕西模式+新型智慧城市的咸阳模式。为什么这么提?因为我们分析了一下我们国内现在其他省份做大数据的情况,一个是总部模式,北上广他们有数据源,还有一些省份我们称它为IDC+模式,它有电价的优惠,陕西省在IDC层面上的利用率太低,所以这两个模式我们可能都不具备条件,所以我们提了陕西省发展大数据的模式就是电子政务陕西模式+新型智慧城市模式咸阳模式=区域动态数据整体运营模式。今年咸阳市的模式在全省开始全面复制启动,今年宝鸡市杨林特区会复制完成,明年剩下的全部完成。
10个省级部门整个数据的梳理和开始的汇合基本上完成了,所以估计今年会有三个部门做深度相对比较透的应用的试点实验。我们目前先立足于把3800万人口的事情做好了,数据能够留起来,汇聚出来,然后把基地和园区特别是西安新区现在已经具备了大数据基地基本上所有的条件,把基地和园区做好,然后再吸引省内外的企业到陕西合作。陕西在这几年大数据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个感觉,大数据的思维和理念比技术重要,这不是我不重视技术,实实在在就是这样。大数据的研究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研究模式和研究方法的问题,所以懂行政、知技术的架构师是真正最稀缺的资源。所以大数据在任何一个地方要去切入的话行业的需求、物理架构的搭建、数据架构的搭建一直到服务应用,应该是主要路径之一。体制是天,陕西在体制上做了一些探索,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所收获的,所以陕西有顶层设计,陕西有体制保障,有集团公司有基地支撑,环境氛围还是比较好的,欢迎各企业到陕西去投资合作,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