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博会六十八论:从“要我开放”到“我要开放”,贵阳如何打造开放新高地?
“中国数谷”“绿爽之城”,蓬勃发展的大数据,惊艳叫绝的山奇水秀……一座城市,从打开山门到走出国门,从第一家合资企业成立到吸引一百余家国内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从经济洼地到强势崛起,如今人们对贵州贵阳有了新的认识。贵阳如何勇立潮头、乘势而上,全力融入新发展格局?
“开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内在关系,“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市场和发展机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曾经,“地无三里平”困扰着贵阳的发展。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2018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2019年,贵阳被列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主通道……伴随对外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化,贵阳抓住机遇,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对贵州“开放”提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明确要求。新路如何闯?总书记也指明了方向:“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从开放“末梢”转向开放“前沿”,更大的开放力度是贵阳澎湃发展的底色。“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有助于推动贵阳制造品牌更好地‘走出去’。”作为贵阳中高端制造的龙头企业,奇瑞万达的商务车等部分产品早已出口东南亚。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企业可以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更好地开展商务贸易。
在开放通道上,现在的贵阳是西部地区建设货物集拼、分拨及中转中心的首选之地,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与西部连接的重要门户和“要塞”。“陆海新通道”班列和“黔新欧”班列架起了贵阳联通世界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往南,可通过铁路到广西的港口,再联通国际海运网;往北,可一路北上自新疆出境直抵欧洲。
提升枢纽能力,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贵阳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立体开放体系正在形成。
“开放”是为了更好地融合。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更高的开放质量是贵阳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贵阳市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贵阳贵安将成为首位度更高的省会城市,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以上,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实现位次前移,首位度达到27%以上;城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人,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的特大城市。
面对考验,贵阳与贵安新区破局开路,加快集聚高水平创新要素,打造全省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不断巩固提升开放格局。
在开放平台上,贵州形成了以贵安新区为核心,以贵阳高新区、贵阳经开区、安顺高新区、遵义经开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遵义综保区为重点的“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贵州省首个铁路口岸——贵阳改貌铁路口岸,建成投运后将成为中欧班列的场站,年货运吞吐量将达120万吨,进一步促进与“一带一路”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对接,是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的有力保障。
“开放”是与世界共赢的胸怀。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对外开放新活力,更强的开放包容是贵阳共赢新局面的生动实践。在2018年度“影响中国”城市榜单上可以看到贵阳的名字,凭借良好的营商环境,贵阳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
开放的环境产生“磁石”效应。截至2019年,贵阳市外资企业累计达378家,其中,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20家。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使得贵阳贵安新区越来越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作为进出口贸易的关口,贵安新区海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贵安海关在贵阳关区内率先推广提前申报模式。积极推动“两步申报”落地,“两步申报”报关单占贵阳关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贵阳关区率先推广“不见面、网上办”办事模式,利用“互联网+海关”办理行政审批、备案及通关等业务。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贵阳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断向前,开放的理念不断彰显,开放的举措不断推进,必将助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出新路。(弟辰晨)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