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立“海洋基础大数据” 用海护海心中有数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年以前,用海项目要获得海域使用权,需要用海企业自行委托资质单位开展项目所在海域的环境与资源外业调查工作,获取环境现状调查数据。“仅仅这一环节,就需要耗费半年甚至一年时间。”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有了“海洋基础大数据”,只需一周左右就能完成这些调查数据。

打开省水产研究所的“海洋基础大数据”系统,点击鼠标就能将3000多个站点的数据一览无余:海水水质、沉积物、海洋生物质量、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潮下带大型底栖生物、游泳动物、鱼卵仔稚鱼等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等50多个项目,都有翔实资料。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给用海企业提供数据支撑,还能了解掌握福建省海域生态环境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郑国富说。

   前期:全面摸底打造系统框架

要打造“海洋基础大数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给系统进行有效布点,省水产研究所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调研福建省未来3年拟开展建设的重点用海项目,先后走访了沿海六地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共梳理了170个重点用海项目。调研内容涉及重点用海项目名称、位置、性质、用海方式、用海规模、启动时间、特征污染物等基本情况。

此外,他们还与地方联手召开相关会议,开展用海项目立项、环评工作梗阻原因调研和梗阻原因调研座谈会。编制了《改革和优化重点用海项目环评工作指导意见》,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一年当中,省水产研究所根据重点用海项目的基本情况,制定了13个重点海湾及海坛岛海域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并组织省内相关资质单位,完成全省13个重点海湾及海坛岛海域环境与资源现状调查,建立数据库,实施网格化管理。

   成效:服务企业 疏通用海审批的“梗阻”

详细的海洋数据不仅补充了我省的海洋数据资源,“疏通”用海审批的“梗阻”,更重要的是,为企业节省时间和金钱。“有了这些数据,我们的项目就不会因为需要开展环境现状调查,而延长项目的审批时间,项目立项的时间效率将大大提高。”企业代表林先生说。

据了解,以往项目单位编写项目用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海域使用论证报告,需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来开展环境监测并编写技术报告,而按照环评技术导则规定,用海项目的环境现状调查一般需要春、秋两季,对于特大型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甚至要求开展春、夏、秋、冬四季的调查。

也就是说,一份报告从启动到真正完成,经常要历经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时间。如此一来,用海项目的立项、环评等前期工作就占据了较长的时间。如今有了“海洋基础大数据”,省去了前期的调查,海洋环境现状数据通过电脑调取导出即可,环评、论证报告的编制时间可以大大缩减,项目用海前期工作时效得以大大提高。

此举还减轻了项目单位负担。“以前企业要自行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做调查,调查的费用至少要五六十万元,如今有大数据免费提供,为企业省去一大笔费用。”省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郑国富说。

   未来:大数据有望实现共享

今年初以来,省水产研究所累计为30家用海项目建设单位、13家环评单位、13家海域使用论证单位提供了117个海洋环评及海域使用论证项目的数据使用服务。同时,为13个科研项目提供海洋环境现状调查数据支持。

接下来,海洋基础大数据还将不断完善,增加海洋环境和资源基础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并逐步推进福建省海洋环境和资源基础数据管理中心建设。省海洋环境和资源基础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内容包括数据管理中心服务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数据管理中心综合应用服务系统、评价服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软硬件环境建设及数据共享开放标准规范制定等。

据了解,该数据管理中心将在2019年6月前完成建设与验收。项目建成后,数据申请者可通过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号查询数据目录清单,提交数据使用申请等;各政务部门可按照有关规定,通过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本项目建成的数据成果。

(省海洋与渔业厅)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如何建立大数据福建大数据海洋大数据心中有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