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全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近日,走进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几十条智能化生产线不停运转……

而在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片式一车间里,绕线机拉着比头发丝还细的铜丝,在米粒般大小的电感骨架上绕线,再经过焊接、“裹”上外衣等工序,最终生产出电感。

数据显示,2020年前五月,贵阳高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累计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累计完成43.33亿元,同比增长23.3%;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预计累计完成37.05亿元,同比增长42.1%……

一项项重要经济指标的飘红,是贵阳高新区全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重要体现。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今年,高新区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实施高水平开放,推动全区提质升级,加快打造创新发展引领区、融合发展示范区、实体发展新高地,奋力冲刺千亿级园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打造产业新体系

贵阳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省首家国家级高新区。

实体项目是支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如今,实体经济早已成为贵阳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今年一季度,以黎阳航空、航宇科技、航发精密为代表的19家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累计拉动经济增长8.7个百分点,增速贡献率达48.8%。

“高、新、快、好”是高新区的工作总方针,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近年来,高新区紧紧围绕“一品一业”愿景,把政策导向、优质资源向实体经济汇集,坚持高端引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瞻性布局新产业,围绕产业链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新动能。

今年,高新区将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数字产业四大新产业集群,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航空航天机电产业链、智能产品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信息技术服务业五大核心产业链,全力实施好实体经济“4+5+N”产业新体系。

同时,持续优化产业布局,金阳园重点发展数字产业、总部经济,打造区域性总部基地;沙文园重点发展动力电池、航空发动机等产业,加快推动园区全面提质升级;修文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助力北部产业带建设;贵安新区分园以双创示范、项目合作为切入点,努力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中强担当、作贡献。

实体项目是支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高新区将把抓实体经济的重点放在抓项目建设上,在项目推进上要体现一个“快”字,在项目审批上要强化一个“简”字,在项目质量上要突出一个“高”字,打造一批高端产业项目,提升项目层次和质量。

2020年,高新区力争新投产工业项目不少于5个,纳入全市集中开工项目总数不低于8个,全年全区在建工业项目(不含技改提升项目)20个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

  深化“放管服” 营造最优发展环境

近日,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仅用40分钟就为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公司变更登记并当场颁发营业执照,年产规模预计1.5亿元的一家高端制造业成功落户高新区。“40分钟就把所有事情办完了,‘高新速度’果然名不虚传。”面对高效的服务,负责办理公司变更的曹亦民竖起了大拇指。

近几年,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新区政务环境得到不断优化。今年,高新区将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寻求新突破。

在优化服务环境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上要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时限、便利企业;在“管”上要进一步创新方法,管住管好,形成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在“服”上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服务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行动,着力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一流发展环境。

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高新区将尽快印发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资引业、科技创新创业等政策文件,使多项政策系统协调、形成合力,全力构筑新一轮发展政策优势。要把中央、省、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在优化配套环境方面,将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精准对接招商项目,充分发挥标准厂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罗格湖等区域开发建设,注重学校、医院、住宅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

在优化生态环境方面,高新区将坚决打好防污治污攻坚战,加大对麦架河、大泥窝河等流域的环境治理,狠抓排水管网、雨污管网等环保设施建设。

   深化创新发展理念 扛起“重要窗口”担当

“凡是接受和传输信号的电子产品,都要运用到电感。”贵阳顺络迅达公司总经理戴正立说。目前,顺络迅达生产的高频绕线片式电感,已成为华为、中兴、TCL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在全球片式绕线电感排名中位居第二。

2018年,顺络迅达作为贵阳“千企改造”项目,分三期逐步进行改造,一期和二期现已完成。“通过智能制造,企业扩能70%、提速85%、降本40%、增效60%;预计全年产能将提高到50亿个,产量同比翻5倍。”戴正立说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实体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实体经济脱胎换骨、再壮筋骨。大数据作为高新区的重点产业之一,始终保持着积极发展壮大的态势。

今年,高新区将持续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大大数据、大健康、人工智能、5G等产业招引和培育力度,全力壮大大数据产业规模。

在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高新区将落实好“万企融合”“千企引进”“百企引领”等行动,不断提升融合应用的广度、深度、精度。依托“贵州工业云”等平台开展制造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达80%以上。同时,重点实施金融、科技服务、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融合发展行动,推动服务业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转变升级。

在推动大数据产业引进培育方面,今年高新区将全力推动百企引领行动,依托国致机器人、乐诚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争取引进与之关联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促形成从前端到后端的产业链发展体系。

不仅如此,高新区还将持续谋划布局5G产业,通过5G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数博大道”沿线铺开“12+N”的应用示范体系,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陈近梅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数据观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