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采取11项举措促进“数谷之心”崛起
做深做实大数据战略行动 打造靓丽新名片
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核心提示
“牵手”英特尔打造人工智能平台,“牵手”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建设伯克利技术创新中心,“牵手”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打造实验室;
引进华为云技术创新中心,在俄罗斯设立“贵阳高新(莫斯科)创新中心”,在美国设立“贵州大数据(伯克利)创新研究中心”;
打造“五最新绿洲”,为大数据企业健康发展排忧解难;
……
近日,贵州省打造“全球智力收割机”、25家世界级或国内500强企业落户贵州、组建大数据发展领域的省属大型国有企业等贵州大数据发展取得的“11项重大成果”公布。作为贵州大数据战场的“主力军”,贵阳高新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做深做实大数据战略行动,采取了11项实实在在的举措,力促“数谷之心”崛起。
1 “云上贵州”让政务服务更便利
去年,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落户高新区,对全省政府大数据信息化项目及政府数据资源进行开发经营,打造支撑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引领性、创新性企业。这是全国率先由省级政府成立的大数据方面的省属国有大一型企业。
“以前查公积金、医保等信息,要么得去政务大厅,要么得在各种网站上查询,很麻烦。”市民陈女士说,“云上贵州”APP上线后她就下载了一个,体验非常不错,特别是药品查询等功能对她来说非常实用。
目前,“云上贵州”APP平台主要包括服务频道、城市频道、部门频道三个栏目和网上办事大厅、群众需求征集两个独立版块,提供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近16万项政务服务。
2 打造“五最新绿洲”为大数据企业排忧解难
为全力营造“爱商、敬商、护商”的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发展,高新区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环境最好、办事最快、人文最浓的“五最新绿洲”,制定出台“总部十条”“大数据十条”“科技十条”“创客十条” “大数据技术创新十条”“金融十条”“提升国际化水平十条” 等一系列投资政策;率先在全省成立优惠政策兑现中心,率先在全市成立首家行政审批局;2014年以来,兑现各类优惠政策资金10亿元。
同时,建立“群场会”“三到三推”机制,及时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的问题,确保项目快速落地推进;设立代办中心,安排专人为重点招商项目代办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立项备案等一系列手续,累计为667家企业提供代办服务。
今年初,贵阳首家行政审批局在高新区揭牌,可集中审批39项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颗印章审批”。下一步,高新区将采取“大数据+”“互联网+”“标准化+”模式,推进实体大厅、网上大厅、掌上大厅“三厅合一”,实现从“办事多次跑”到“办事跑一趟”甚至到“一趟都不跑”的转变。
3 “牵手”英特尔打造人工智能平台
从2018年2月起,所有苹果中国用户的数据存储都由“云上贵州”公司管理,并在贵州完成中国用户的相关业务结算。同时,高新区也“牵手”英特尔,共同打造人工智能平台。
英特尔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作为具有引领性的高端平台,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形成融合共生、有机协作的创新生态,打造高新区人工智能生态圈、人工智能创新加速器和高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地,不断吸引全国各地的AI企业使用和入驻平台,为企业提供资源,加速企业发展,促进AI项目和AI企业落地贵阳,引入和留住人工智能中高端人才,并带动各方金融投资机构到贵阳投资。力争到2018年末,至少30个项目团队进入平台,协助5家人工智能创新企业落地贵阳。
与高新区“牵手”的还有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贵州伯克利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GBIC)是中国首个民生大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由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贵阳市以及国内外顶级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合作建成,旨在通过数据平台的搭建、创新能力的提升及数据科学人才的培养,提升政府治理、改善国民健康和增进民生福祉。
今年5月,高新区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共建大数据实验室。实验室首期项目将建设基于移动监测和多源数据融合的空气微环境感知平台,运用“大数据+大生态”理念,结合贵州、贵阳的生态优势,打造数字生态贵州。
贵阳国际人才城。
4 实现精准招商让企业招得来落得下
2018年是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贵州组织编制高科技产业招商目录指引,聚焦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业等7个领域1000余家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强链、补链、延链,贵州大数据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在高新区,大数据精准招商已结出累累硕果。今年1至5月,高新区累计完成新引进到位资金86.3亿元,完成市级下达1至5月到位资金任务的108.6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21%,提前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任务。
为实现精准招商,高新区探索搭建“大数据精准招商安商云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确定目标企业、精准挖掘投资线索、精准追踪洽谈、精准项目服务,提升工作效率。今年,高新区计划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紧紧围绕大数据、大健康、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两大两高”产业,重点引进相关项目和企业,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推进实体产业大招商、招大商,推动“大数据+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由高新区工管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分专业建立四个招商分局,明确区投资促进局、大数据发展办公室、国际合作促进中心、产业发展局各自的招商职能,分工合作,形成有体系、有梯次的招商引资队伍。成立五个园区办,重点服务招商安商工作,分工合作全力推动招商安商服务,确保招得来、落得下。
5 打造“全球智力收割机”加速大数据发展
2017年,高新区在印度设立“云上贵州(班加罗尔)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此前,高新区还在俄罗斯设立“贵阳高新(莫斯科)创新中心”,在美国设立“贵州大数据(伯克利)创新研究中心”,打造“全球智力收割机”。
印度班加罗尔拥有丰富的软件信息服务资源和人力资源,人才储备充足。作为贵州大数据发展的主战场,高新区在人才和前沿技术方面有着强烈需求。云上贵州(班加罗尔)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的挂牌运营,相当于在印度安装了一台“智力收割机”,引进印度的技术和人力资源,省去了漫长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过程。
随后,高新区又把智力收割机“开”到了意大利。根据高新区与意大利航空航天产业协会(IAN)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数据、数字制造、航空航天领域开展广泛合作。IAN和意大利上市企业TXT公司,将在高新区设立工作站和中意高新技术中心,安排技术工程师来筑,参与高新区以及贵阳市“千企改造”“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作。
未来,智力收割机将“开”到更多地方,收割更多智慧和资源,促进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贵阳高新区一角。
6 创立大数据教育实训基地让大数据人才“本土化”
贵州省突出“本土化”培养人才,与国家统计局签订协议,依托贵州财经大学建设大数据统计学院,与阿里巴巴、华为等组建大数据学院联合办学。高新区携手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北大青鸟培养大数据人才,贵阳大数据教育实训基地一年“产出”3000多名大数据人才。
根据贵阳市、高新区管委会与NIIT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贵阳高新产投集团与NIIT在贵阳国际人才城共建贵阳大数据教育实训基地。大数据教育实训基地联合国外专家研发本地企业最需要的课程,为企业定制最急需的人才,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我们最需求、最实用的培训!”这是高新区200余家企业报名参加“大数据智能制造”培训后的感慨。
贵阳大数据教育实训基地2017年运营当年,开班37个,培养大数据人才3313人。
7 用区块链实现精准扶贫
贵州建“精准扶贫云”,打通扶贫、公安、教育、医疗、交通等17个部门和单位数据,精准管理扶贫工作。高新区则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扶贫资金的精准管理。
贵阳翼帆科技金融有限公司打造“区块链+精准扶贫”的扶贫模式,创造性地将区块链技术与大扶贫战略行动结合起来,为贵州3000亿元的扶贫基金高效、精准地应用到扶贫开发工作中提供有效保障,为贵州扶贫取得良好成效提供重要支撑。
8 绘制“扶贫地图”帮扶贫困户
贵州省在全国率先推进“扶贫云”与“教育云”融合,自动生成数据、自动识别贫困学生、协同自动办理教育扶贫资助,实现“贫困家庭子女高中、大专院校免学费的零申请、零证明、零跑腿”。高新区则牵手国安社区,绘制“中国扶贫地图”。
贵阳第一家“国安社区”在高新区开业,以“大数据扶贫”方式,推出贵州贫困户的特色农产品,居民可以用手机APP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生产情况等,选择自己想要帮扶的贫困户。
同时,国安社区利用大数据绘制的社区大数据地图和农村大数据地图,告诉贫困户,今年种什么好?明年养什么合适?确保贫困户生产出来的特色农产品能很快卖出去、卖出好价格。
9 大数据医疗缓解“看病难”改善市民就医体验
贵州“医疗健康云”联通全省199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一窗式”预约挂号,成为国内首家以省为单位的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在高新区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郎玛信息,其手机客户端“贵健康”提供疾病问医、预约挂号、挂号咨询等服务。朗玛信息的互联网医院电视客户端,每天有20多名医生在线,通过视频连线实时问诊。
目前,郎玛信息围绕“用户入口、大数据分析、医疗资源”等三要素,在互联网医院的支撑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纽带,建设包括实体医院、体验机构、社区卫生中心、药店、医生、康复中心、养老机构、保险机构、学术研究、政府监督在内的共赢生态圈,帮助用户更便利地获得适当的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改善提升用户的就医体验。
10 “数字经济攻坚战”初战告捷
贵州开启数字经济攻坚战,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万企融合”大行动,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高新区升起的“贵州工业云”,作为全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典型被广泛推广。
今年5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7年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案例》公示名单,高新区大数据企业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区域级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实践能力成功入选。
入选的解决方案,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贵州工业云”。这朵“云”自2016年7月上线以来,已经拥有超过7万余家企业用户,发布采购需求和产品超过40000条,累计成交17000多笔,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依托该平台,航天电器、中航力源、永红散热器等百余家工业企业实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平均为企业缩短研发周期22%、提升物流仓储管理水平29%、提升生产效率水平28%,甚至山东、广东等地区的制造业也依托这朵“云”实现智能化升级。
11 推进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提升大数据技术标准服务能力
去年2月,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贵阳成立。由省内外大数据知名专家组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推进安全可信、统一规范、便捷高效的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服务贵州乃至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高新区区属朗玛信息、东方世纪、高新翼云、翔明科技、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旅游、振华集团7家单位的7名专家成为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占省内专家总数的28%。
在此之后,国家标准委专家组实地考察高新区、经开区和贵安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对贵州省申报国家技术标准(贵州大数据)创新基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评审通过了贵州的申报方案。2018年4月,国家标准委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技术标准(贵州大数据)创新基地,贵州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大数据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省份。此举将推动贵州省大数据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对于推动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与贵州大数据发展,提升贵州省大数据技术标准服务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王丹丹 文字/统筹 高欣萱/图)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