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引领大数据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
——“对话大数据时代·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巡礼”
人才是当前我国大数据行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条件之一,大部分的大数据行业从业者都来自其他学科或领域,对于大数据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培养专业的大数据人才,北京大学及其发起成立的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探索体制创新,采用了“大学+民非+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尤其重视对师资的培养。4月17日,数据观作为“对话大数据时代·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巡礼”媒体团成员,采访了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助理傅毅明。
多方资源整合,引领人才培养新模式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是国内首个整合了政府、大学和市场三方面资源的大数据研究机构,目标是吸引国际一流的大数据研究人员来京发展,建成国际一流的大数据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平台。
采访中,傅毅明表示当前大数据应用落地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才引进。国际市场上大数据人才的流动方向主要是从高校到企业,因为两者的待遇差距太大,国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对于国内的人才问题,应该首先从高校方面留住本就有限的人才,以培养更多的大数据相关人才,并防止科研人才断档。对于应该如何去破解人才流失,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采用体制内和体制外相结合的模式。通过与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100多家高校合作,发起成立大数据教育联盟,建设大数据学科培养体系,支撑北京大学开设了多门大数据相关课程,如数据科学导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交通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等。通过对技术、管理和战略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为国家输送大数据相关人才。其次,研究院成立了教育机构“博雅大数据学院”,推出数据嗨客大数据教育平台,成为我国相关院校的大数据技术专业配套的教育实训平台。数据嗨客目前已成功支撑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大数据教学。此外,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还采用“双聘制”引进高端研究人才,允许研究人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开展工作,创新大数据人才引进机制。
产学研多方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新网络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在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创新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尤其在大数据人才共建共享、学科建设与产业服务等方面。傅毅明介绍,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合作成立了大数据科学指导委员会,开发相关课程产品,比如博雅大数据学院的数据嗨客平台。此外,建立了多个大数据基础研究实验室和行业应用研究中心,如交通大数据研究中心、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共安全大数据研究中心等。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当前正在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企业层面的实验室,比如与旋极集团共建的时空大数据实验室,与数据堂合作的数据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院孵化的公司墨奇科技在短短半年时间就研发出了指纹识别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原有的指纹识别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同时,在大数据分析技术方面,研究院支持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等单位共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值得期待的是,北京大数据研究院还将在贵阳数博会期间带来新的成果展示。
大数据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各项需求和成果的展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当前的产业需求和痛点问题,人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的人才“双聘”体制,为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与政府、企业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成立了各项企业层面的实验室,为大数据行业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数据观报道小组 余超蓉)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