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观专访IBM(中国)医疗及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刘洪:智慧医疗的核心在于“连接”与“连续”
智慧医疗的核心,就在于‘连接’与‘连续’。如果能把人‘未病’和‘确定疾病’两端的健康数据‘连接’,就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医疗。而‘连续’,则是渗入日常起居的健康数据收集,根据用户源源不断产生的数据,我们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
■人物名片
刘洪, IBM(中国)医疗及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互联网医疗中国会发起人。曾任莲花软件中国区总经理。
IBM的“智慧医疗”,基于其所擅长的 物联网 和互联网技术优势,在多个城市拥有成熟案例,被外界广泛认可。近日,本报记者就“智慧医疗”相关话题专访了IBM(中国)医疗及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刘洪。在他看来,智慧医疗的核心,就在于“连接”与“连续”两个词。
“连接”健康数据,便于实现更精准的诊疗
记者:您曾经多次提到过打破医院信息“孤岛”等问题。如何才能通过智慧医疗,提高医疗行业管理效率及业务效率,缓解“看病难且贵”的问题?
刘洪: 从健康体验来讲,人的身体状况有“未病”和“已经确定疾病”两端,这两端必须要互相连接。
“数据孤岛”在医疗领域不仅仅关系到效益的问题,还关系到质量、信用、体系是否可信赖的问题。比如说,当下服务患者某些健康分析的移动APP很热,也有很多创新的做法。但如果APP的数据不能和用户以及其他医疗机构连接的话,就会影响大家对其信用质量的看法,从而影响其生命力的持久。
在业务上,IBM在全球各地也有不同的实践。将这种实践成功向外界展示,也就是“连接”后,能带来全方位的创新。具体来说,创新包括患者的体验、对各服务方的信任、最终产出的合理性。
比如说,我们建立家庭医生的签约制,随之而来的是社区医疗的一些创新,这不光涉及效用和效率提升的问题,还涉及到健康质量和整体水平提升的问题。
一般来说,人没有大病不会往大医院跑,其实在所谓的“未病”阶段已经潜伏着病因。如果在人的“未病”阶段(预防保健阶段),能对健康数据有全面的收集和把控,而“未病”和“确定疾病”阶段之间又打通了互相连接的通道。人在社区环节即“未病”阶段的一些健康数据便能与医疗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实现更精准的诊疗。这样的话,人们的整体健康状态会得到一个提高,这就是“连接”的意义所在。
“连续”收集数据,便于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
记者:在医疗卫生行业,IBM看到了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通过各种探索和实践推动这一进程,将患者的被动参与转向主动的健康管理。对于推动医疗行业从医疗服务到健康服务的转型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刘洪: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连续”。在物联网基础下,“连续”是对健康和医疗的一个大的贡献和突破。
以前寻医问药都是片段性的,人感觉非常不舒服才去看病。但是疾病的发育形态潜移默化,有一个阶段和过程。智慧医疗所要做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获取患者健康数据的连续环境。“连续”不能简单理解为全天候的,但它一定是渗入生活的。比如,日常起居、睡眠、运动、饮食、空气、所处环境等数据,都会汇入到围绕用户健康状况产生的数据库里面。这些数据是源源不断产生的,我们根据用户源源不断产生的数据,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
我们试着以减肥为例来说明连续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对于肥胖的总体分析。什么形式的肥胖?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肥胖?为什么肥胖?然后根据分析提出方案,针对饮食、运动、睡眠等健康习惯为用户进行推荐。
比如,早餐吃什么,饭桌上扫一下识别鸡蛋谷物,餐食热量等数据就产生了。现在物联网技术无时无刻不在记录你的行为,这些数据源源不断、实时更新。数据出来以后,系统就能够及时作出分析——按照设定的减肥计划,目前用户的肥胖处于什么水平,应该在什么地方纠正、加强、保持。这种互动让用户感觉到,每一步建议都与自己相关,符合实际情况。当然,还可以在记录和分析中介入一些专家,根据用户实时数据进行干预。
在这种“连续”收集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服务质量相对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将用户的体重变化与其他情况联系起来。最终,用户对这套应用体系产生信赖,达到良好的用户体验。当然,其关键点是如何让用户感受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与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协作合作能力等息息相关。
可穿戴设备 要通过产出模型找到“买家”
记者:随着移动医疗、移动健康的火热,相关的APP、各种可穿戴设备也应运而生,但大部分用户使用并不活跃和持久。您对这个市场的前景怎么看?
刘洪: 可穿戴设备本身的设计要让大家感到非常好用、方便、可爱。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用品,而是健康的服务者,所以需要一定的连接能力和有一定的连续性,让用户能够享受到这种连续性的服务。
时下热门的各种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前景在哪里呢?我认为,在用户分类、用户识别、用户情景管理上,要有相当高的差异性、相关性。不能做成每个人戴着效果差不多、千篇一律的东西。
另外,它也有一个线上线下的问题,还是得把数据开放给医疗机构。比如,有些公司自己做互联网医院,或者请专业人士来公司做数据分析,这也是一种尝试。我认为更好的选择是,让可穿戴设备和用户附近的医疗机构对接。
第三,可穿戴技术一定得有一个产出模型。比如,戴了这个腕带之后有什么效果?要有一个定量产出的评估。一方面,这对用户来看是一个激励,证明他戴了以后睡眠情况有了好转;更重要的是,设备要跟整个投入产出有挂钩。即便是设计一个简单的计步器,也应该要梳理出使用计步器之后用户的健康状况如何得以改善,然后从分析报告中找到受益人。假如产出的评估都是有理有据的,买家才会产生兴趣。
记者丨骆明
☞点击进入 IBM 在数据观的企业栏目>>>
责任编辑:陈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