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普林科技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冉冉:打造安全的数据存储与金融风控平台
打造安全的数据存储与金融风控平台
——访普林科技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冉冉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为金融行业带来巨大便利,并促进了金融行业从电子化到信息化、再到知识化的转变。同时,金融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显露。银行面临什么样的大数据安全威胁?金融业如何防范和化解敏感数据信息泄密风险?就此,记者专访了普林科技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王冉冉。
人物名片
王冉冉,普林科技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统计学博士,北美统计学会会员,长期为中美金融、能源企业提供大数据咨询服务,具有丰富的金融、工业、环保产业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经验。她还曾为央行、大成基金、招商银行、中证信用等多家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提供大数据建模服务。
“大数据时代,金融业需要好的方法来防止信息泄露,最重要的是提升安全防护意识。”
大数据研究是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记者:大数据对金融业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王冉冉:大数据与金融业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大数据推动着金融机构的战略转型,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应用 大数据技术 进行深度挖掘既有数据,找准市场定位,明确资源配置方向,推动业务创新等业务。其次,大数据技术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成本,并提供全新的沟通渠道和营销手段,帮助金融业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特征。因此,我认为,大数据技术会带来金融业的变革,也会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落地。
记者:金融业的发展与大数据研究有何关系?
王冉冉:金融机构在 大数据应用 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金融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包括客户身份、资产负债情况、资金收付交易等大量高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在运用专业技术挖掘和分析后,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具有较为充足的预算,可以吸引到大数据高端人才,也有能力采用大数据的最新技术。总而言之,大数据研究是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大数据时代银行面临四方面的安全威胁
记者:大数据时代,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面临什么样的安全威胁?
王冉冉:银行面临的数据安全威胁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银行内部敏感数据泄露问题。大部分的金融从业人员是可以轻松访问内部敏感数据的。银行员工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下,可能盗取企业多方面数据,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除个人原因外,系统登录验证较简单等原因也为数据泄露提供了便利。
第二个是外部入侵问题。大数据时代环境下,海量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数据的大量汇集,使得黑客成功攻击一次就能获得比以前更多的数据。同时,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国外的技术和产品,致使重要数据可能时刻在国外利益集团的监控之下,给个人信息安全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三个是云服务带来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各个银行陆续采用和实施了云服务,但对使用云服务带来的风险估计不足。
第四个是数据存储问题。不同系统来源和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混在一起,很可能使数据的安全管理不合规,造成信息无意间泄露。
也正是因为上述问题,客户才找到我们,共同打造安全的数据存储与金融风控平台。
提升安全防护意识是金融业防止信息泄露的关键
记者:金融业如何防范和化解敏感数据信息泄密风险?
王冉冉:大数据时代,金融业需要好的方法来防止信息泄露,最重要的是提升安全防护意识。
首先,银行金融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划分不同数据源及信息系统的访问权限,培养专业人才,对重要信息系统和重要数据的访问进行专项审计,邀请第三方安全厂商做好风险评估。
其次,行为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这些痕迹都以数据的形式隐藏起来,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相关信息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检测和防御高级威胁。同时,在未来的安全架构体系中,通过 大数据智能分析 ,有效地将原来分割的安全产品更好地融合起来,成为不同的安全智能节点,这将是大数据时代安全产业需要研究的重点。
记者:金融业需要高效而精准的营销,大数据可以为精准营销提供什么样的支撑?
王冉冉:与传统的上门营销、电话营销、甚至是扫街营销等方式相比,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营销精准程度,并减少业务环节,节约大量的营销成本。
具体来说,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有以下三个功能:一是客户挖掘功能,大数据技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具有合适属性的目标客户。二是智能决策引擎功能,大数据技术可以针对具体客户提供一整套智能决策方案,包括客户准入、产品推荐、定价指导等。三是业务统一工作平台功能,精准营销系统除了可以提供精准营销方案、计划等,还配备了完整的业务操作平台。业务统一工作平台可以实现从客户挖掘直至业务完成的各工作环节,最大化缩短业务操作流程、减少贷前调查复杂程度,实现精准营销的“一站式”操作。(记者 衣琼)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