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估值500亿!柔宇科技被申请破产审查
天眼查App显示,3月29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柔宇科技”)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分别为自然人张某、王某某、郭某某,办理法院为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对此,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对第一财经独家回应,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对于柔宇科技的经营现状,刘自鸿并未进一步回应。
需要指出的是,被申请破产审查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会破产。破产审查案件,是指申请对相关企业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具有破产资格。破产审查是法院对债务人是否具备破产条件进行审查和判断,以决定是否启动破产程序。破产审查案件并不罕见,不少企业都有过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的情况,但最终不一定会进入破产程序。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刘自鸿,注册资本3.6亿人民币,由刘自鸿、中信资本(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已有2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30亿元。
拯救柔宇
2022年4月,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刘姝威通过个人公众号发文《拯救柔宇》,呼吁政府救助:“我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便开拓我国柔性技术的应用市场。”
对于柔宇科技的困境,刘姝威在文章中归结于两点原因:第一,由于柔性屏产线2018年投产,部分应用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近一两年才完成,公司还没来得及开拓市场;其次,三位创始人对开拓市场、创造现金流、保障公司运营缺乏经验。
在刘姝威发文的几天前,公司已停发数月工资;柔宇内部公布,部分员工清明节后继续放假,为期三个月。更为严峻的是,还有员工透露:“2021年底,公司产线已维持最低运转,甚至连开工的原材料都没钱买。”此外,自2023年12月4日,该公司的官方公众号等平台均停止了更新。目前,柔宇科技官网上显示的13个消费者产品,包括折叠手机、耳机、自拍杆、手写笔等产品均显示已售罄,不能进行购买。
据悉,柔宇科技管理层曾给员工表达过三种续血方案:第一,等待政府资金或外部融资入注;第二,被其它屏厂收购;第三,自救转型,向华强北维修市场供应手机屏幕,或向手机厂商供应屏幕。如果这三条路都走不通,只剩最后一条破产清算的路可走。
从近年来持续的“股权冻结”“限制消费”“强制执行”“欠薪”风波,再到如今的“破产审查”,曾经的资本宠儿柔宇科技,近年来已被各种负面标签缠身。
估值曾达60亿美元
柔宇科技曾经凭借柔性屏和柔性屏手机红极一时。资料显示,柔宇科技成立于2012年5月,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自鸿,注册资本3.6亿元。成立之初,柔宇科技就专注于柔性电子领域。
根据其官网资料,2014年7月,柔宇科技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其厚度仅有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2018年,柔宇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2020年9月,柔宇科技发布了新一代折叠屏手机FlexPai2,搭载了柔宇自主研发生产的蝉翼3代全柔性屏。
柔宇科技曾是柔性屏行业的“独角兽”,备受资本追捧。从2012年成立到2020年,柔宇科技一共完成了13轮融资,总计98.5亿元,投资方包括深创投、松禾资本、IDG资本、中信资本、盈科资本、越秀产业基金等。柔宇科技的最后一笔融资发生在2019年四季度,当时融资3亿美元,估值60亿美元。2020年,柔宇科技以60亿美元估值跻身《2020中国新经济独角兽200强榜单》前12名企业。
据北京日报,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被称为“天才少年”,17岁以江西省抚州理科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后,刘自鸿还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
2012年,29岁的刘自鸿从美国归国创业,和他的另外两名清华大学兼斯坦福校友魏鹏、樊俊超共同出资10万元创立了柔宇科技。2014年8月,柔宇科技发布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厚度仅为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在当时可谓是颠覆式的技术水准。
2018年6月份,柔宇投资110亿元建成并投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
此后抢在折叠屏风口爆发前夕,柔宇科技推出了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柔派,比三星、华为还早,在当时一度被称为手机新形态的鼻祖。柔宇科技宣称,其新型超薄彩色全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0.01毫米,卷曲半径可达1毫米,而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更是让产品弯折可靠性大幅提升。
技术看似酷炫,但产品始终难以获得市场认可。证券日报报道称,手机产品价格昂贵成本始终难以下来、搭载核心技术屏幕品质不高体验感不强、产品更迭较慢,让柔宇科技难以盈利,直至在资本市场遇冷、资金链绷紧后,彻底陷入困局。
IPO屡次折戟
据彭博社报道,2020年初,柔宇科技就已低调提交美国IPO申请,以筹集约10亿美元,但这一计划最终搁浅。对于美股该计划中止的原因,刘自鸿对内部员工的解释是疫情冲击。
2020年年底,柔宇再次启动上市动作,并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柔宇累计营收只有5.17亿元,累计亏损却达到31.95亿元,并计划募资144.34亿元。
不过,在柔宇的财务公开之后,其订单真实性也遭到了质疑。根据当时网易清流工作室的报道,柔宇科技与多个大客户的交易蹊跷。
2021年2月,柔宇科技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
而对于撤回上市申请的原因,柔宇对外的解释是:“基于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的‘三类股东’等适格性的情况尚待进一步论证,考虑到公司发展战略,经研究后决定,暂缓本次科创板上市申请。”
三年亏损32亿
在业内观点看来,柔宇科技在研发上不计成本,但却难以换来高额销量,成本与营收长期倒挂,让柔宇科技难堪重负。
据柔宇科技此前招股书显示,光是在研发上,柔宇科技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费用支出分别为1.6亿元、4.88亿元、5.86亿元和5.83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247.87%、447.88%、258.25%、502.01%,3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达308.17%。
但从销量来看,2019年,柔宇科技全柔显示屏销量52747片,2020年上半年销量为22136片。而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京东方,其2019年销量已达1700万片,2022年更是超过了8000万片。
在产能方面,招股书显示柔宇的产能利用率也并不高。全柔性显示屏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设计产能分别是11.67千张、46.67千张、23.33千张,但实际产能分别为1.76千张、14.56千张、1.23千张,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5.1%、31.2%和5.3%。可见公司产能远未饱和,生产线可能存在大量闲置情况。
也正因如此,柔宇科技长年面临亏损问题。据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65亿元、1.09亿元、2.27亿元和1.16亿元。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元、-8.02亿元、-10.73亿元和-9.61亿元。也就是说,三年半累计亏损31.95亿元。
据悉,柔宇主营业务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面向B端的全柔性显示屏或全柔性传感器的解决方案类产品,另一个是面向C端的消费者产品,如柔派手机、柔记智能手写本等。在三年半报告期内,柔宇招股书前五大客户并没有一家持续合作的企业。
难以稳定盈利的柔宇科技只能依靠外部不断“输血”。柔宇科技称,公司主要通过股权和债权等融资渠道补充营运资金。成功上市前,如公司融资渠道发生明显不利变化,或未能及时通过计划的融资渠道获得足够营运资金,可能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产品与质量的双重困境
柔宇科技的经营状况和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根据公开的法院判决书内容,柔宇科技向其客户深圳联宇华电子有限公司供应的产品与公司招股书中披露的主要产品类别存在显著差异。
柔宇科技声称的主要产品包括解决方案类产品和消费者产品,如柔树、RoMeeting智能铭牌会议系统、FlexPai柔派手机、RoWrite柔记、Royole Moon及Royole X等。然而,法院文件揭示柔宇科技实际上向客户供应的是TP/LCD框贴组件和TP+LCD组件,即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的组件。
这一发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柔宇科技一直宣称采用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 OLED技术,而并不涉及传统的LCD组件生产。这导致了外界对柔宇科技产品线和核心技术的疑问,以及对其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的重新评估。
此外,柔宇科技供应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不良品比例高达45.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数据与业内专家提供的信息相符,即普通LCD组件的不良率通常在15%以下,即便是技术较新的折叠屏产品,不良率也在40%以下。柔宇科技的产品不良率远高于行业标准,这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声誉,也对其财务状况造成了压力。
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进一步体现在退货和纠纷上。深圳联宇华电子有限公司收到的货物中,不良品和争议品的比例达到了85.5%,这在正常商业交易中是极为异常的。柔宇科技在这一案件中的二审败诉,被维持原判,要求支付剩余货款及相应利息,这对公司的现金流和财务稳定性构成了进一步的挑战。
在业内观点看来,虽然柔宇科技此前关注度很高,但相比京东方、维信诺等对手并无明显优势,更关键的是,未积极跻身手机品牌供应链,成为其难以挽回的失误。
责任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