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研究
独角兽企业意味着对既往商业模式的创新乃至颠覆,已成为所在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独角兽企业”概念最早由美国Cowboy 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于2013年提出,代指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且估值大于10亿美元的企业。创新性、高潜力性及高成长性构成独角兽企业三大核心特征。
近日,36氪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研究报告》,试图临摹出2021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全景图,从行业、地域、估值三大维度探索其成长环境、所处阶段、发展特征及未来趋势。
全球独角兽企业发展概况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与估值双增长 。根据CB Insights数据,2016年至2021年7月,全球独角兽企业从169家提升至771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从0.6万亿美金增长至2.4万亿美金。未来,随着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和多层资本市场的成熟,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和总估值将持续攀升。
全球独角兽企业所属行业分布广泛,中美两国独角兽数量最多 。基于发展前景、竞争壁垒、市场估值等方面的差异,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科技、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行业。
另外,独角兽企业区域分布范围较为广泛 。根据CB Insights报告,截至2021年9月,全球独角兽企业分布在41个国家,其中,美国拥有超一半独角兽企业,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和医疗健康行业更具优势。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凭借高成长性和强带动性,在做好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技术+”等方式赋能其他行业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受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起步期
2014年起,微博、美团、大众点评等公司开始崛起,标志着中国独角兽进入起步阶段。
- 增长期
2016年至2018年,根据IT桔子数据,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由71家增长至202家,行业更为多元,涉及共享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领域。
- 稳定期
201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更趋理性,一级市场融资总额和融资数量双降,中国新晋独角兽数量有所下降。另外,受政府政策影响,汽车交通、人工智能和智能硬件等行业开始升温。
我国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技术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技术成为构建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座。截至2020年底,30%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拥有光电芯片、区块链、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较2016年增长2.3倍*。科技创新在增强数字经济发展核心能力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埃森哲调研,79%的独角兽企业认为其竞争壁垒为自身的技术实力。
中国独角兽企业侧重于商业模式创新,颠覆传统行业盈利模式。
一方面,根据CNNIC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9.89亿,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落地条件。在医疗行业,互联网医院提高人们看病、买药效率,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收到处方药。在出行行业,大数据、实时定位等技术推动网约车、共享单车的发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独角兽企业的商业模式得到创新发展,如早期线上与线下商业模式发展较为割裂,到O2O模式、再到OMO商业模式的转变。
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行业分析
2021年,我国170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企业服务、消费、医疗健康、智能硬件、金融科技、文娱传媒、物流、房产家居、航空航天及其他(物联网与职场社交)等13个行业。
其中,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26、25及22家,合计占比高达42.9%。拥有18家独角兽的企业服务行业紧随其后,占比稍高于分别跑出13家独角兽的消费、医疗健康及智能硬件行业。
整体而言,我国独角兽行业分布呈以下特征:
- ToC行业主要以消费升级和各类生活场景为业务切入点,满足用户衣、食、住、行全方位需求的同时,以科技手段实现用户生活智能化,由此带来生鲜电商、运动健身、智慧出行、智慧家居等垂直赛道的蓬勃发展;
- ToB行业多以数据赋能,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旨在优化生产、供应链、财务、人力、营销等各环节,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以智慧物流、数据中台、企服SaaS最为典型;
- ToG行业聚焦国家战略产业,为政府提供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如航空航天等。
融资分析
从融资轮次来看 ,截至2021年11月30日,36氪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融资轮次多处于中后期。其中,完成战略融资和Pre-IPO的公司数分别为49个、5个,合计约占独角兽企业总数的32%;处于C轮到E轮中期融资阶段的独角兽企业共有82个,约占总数的48%;处于A轮及以前到B轮的早期融资阶段的独角兽企业共有34个。
从投资方来看 ,除以红杉资本、IDG等为代表的VC/PE机构外,还包含基于服务或产品快速发展起来的早期独角兽企业,如腾讯、阿里等。两者投资出发点有所不同,VC/PE机构以财务投资为主,以期获得企业高成长性带来的高额回报,而大型企业投资主要围绕自身主营业务而进行,构建完整业务生态的同时,涉猎高成长性新兴行业。
地域分析
整体而言,我国独角兽企业地域分布呈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的特征,这主要受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因经济发展较为发达、高校院所较为聚集等优势,更易培育出独角兽企业。
我国已逐渐形成三大独角兽区域带。1)环渤海区:以北京、天津、青岛为主;2)长三角区:以上海、杭州、南京等为核心;3)粤港澳大湾区,典型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等。
就城市分布而言,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49、41、19与18家,合计占比高达74.7%。
估值分析
截至2021年11月30日,中国170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过1万亿美元,平均估值约为63亿美元,估值中位数为20亿美元。其中,估值2,00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有两家: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这两家独角兽估值总和占总估值的44%。超八成独角兽企业估值低于50亿美元,估值总和仅占25%。
从省份分布情况来看 ,中国独角兽企业遍布14个省份,整体估值最高的三个省份为北京、浙江、广东,对应的独角兽企业总估值分别为4,066.4亿美元、3,286.3亿美元、1,500.2亿美元。
从城市分布情况来看 ,北京、杭州、深圳、上海为四座独角兽总估值超过千亿的城市,长沙、广州、重庆排名次之。两家超过千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企业:字节跳动和蚂蚁集团,分别坐落于北京与杭州(浙江),带动了当地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的提升。
报告指出,作为创新型主体,独角兽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新困境。现阶段,企业间发展不均衡、科研投入不足、产品及服务同质化是我国独角兽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昙花一现”和“长足发展”的分岔路口,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组织创业活力、把握细分赛道市场需求并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是值得所有独角兽企业深思的命题。
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
具体内容如下
责任编辑:蔺弦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