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慕课与人工智能教育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专访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茂松

当今,教育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三通两平台”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产生了慕课(MOOC),即通过大规模在线教育形成“共享名师和优课”模式。慕课自2012年出现,现在发展情况怎么样?有哪些经验与值得改进之处?怎样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教育?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开放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孙茂松教授。

   记者:慕课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慕课自2012年出现至今,其实践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孙茂松: 慕课有5个基本特点:一是以“短视频(10分钟左右)+交互式练习”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点、知识体组织模式和学习模式;二是借重交互式练习的即时反馈(Instant feedback);三是基于“学习大数据”的个性化服务;四是依托社交网络的互动交流;五是课程组织方式即像校内课程一样按周上课,在线学生有上课感。

目前,慕课课程数量在全球呈现飞速增长态势,2012年起步,目前已有700多所高校共开设7000多门课程,5800多万名学生学习这些课程。课程涵盖了各学科,排在前三名的是商务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我们利用这些课程既可以开展专业教育,也可以开展通识教育,其中的通识教育课非常丰富。慕课课程精彩纷呈,基本上都是国际上的名校、名师开设的,如“无人驾驶”课程的讲课人都是世界顶级的科学家和来自一流企业的负责人。国外已经出现一个硕士项目全靠慕课来支撑,此硕士项目已经有毕业生。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国内高校的在线教育已可以与世界高水平的慕课媲美。比如,我带领团队开发的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现在已经有超过1000万名的学习者,其中也有很多好课。几年前是缺乏优质慕课课程,现在的问题是,对慕课这些一流优质教学资源,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利用得还非常不够。

   记者: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对于慕课能够发挥什么样的辅助作用?

  孙茂松: 在人工智能辅助慕课教学方面,我们要探讨的包括从学习社交网络到网络学习空间、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人机合作的大规模课程知识图谱建设、各类课程的智能辅助教学算法、跨语言教育的技术支撑环境、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学分银行和终身学习数字档案体系构建方法等。

我们以“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小木机器人”为例,来介绍人工智能对慕课教育的辅助作用。“小木机器人”就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伴,是智能的学习助理,它集辅助选课、知识查询、学习问答、学习管理、机器人客服于一身,可帮助学习者解决在线学习过程中不知道自己适合学习什么、没人辅导、没人监督、孤独等问题;可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可提高平台服务质量。“小木机器人”产品功能包括个性化学习计划、智能记忆复习、知识点推荐、知识点导航、智能提问、游戏化激励、社交引导、学习能力训练与提升等等。在慕课视频播放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小木机器人能主动向学生发问,激发学习兴趣。

   记者:对我国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您有什么建议?

   孙茂松: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很大,未来智能教育产品将会从情感、智力、能力等方面提供精准教育服务,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是教育个性化,为终身学习做保障。人工智能可以服务于基础教育、成人与职业教育、全日制高等教育等学校教育领域;还可以服务于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行业培训、岗位培训等社会化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可以按照四个层次进行定位,即面向所有工科的计算思维普及和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向科学家的人工智能教育;面向工程师的人工智能教育;面向产业工人的人工智能教育。

一些高校可考虑设置“人工智能”微专业,改良数学教学,增强统计学教学,重构物理学教学,培育批判性思维及写作能力,深化机器学习教学,扩展若干门针对性强的专业课程,提高实际开发能力和实战技能。一些企业可以进行专业化培训,目前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已成为工具,工具发明依靠精英人才,但工具使用需要依靠大规模培训。

人工智能技术对大规模在线教育意义重大,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教育最重要最迫切的就是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如何让每个人从出生起,终生都有唯一的账号,并将一生里自己的学习行为数据都保留?我们将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教育的快速高效发展,让更多的人受益。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公开课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概念股看待人工智能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