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肖俊:走向智能应用,贵州大数据有待价值跃升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俊。肖俊教授是贵州铜仁人,1998年从铜仁一中考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期关注、关心家乡发展。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治理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贵州紧跟大数据技术变革趋势,不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大数据产业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趁势而起。
近日,《贵州省大数据战略行动2020年工作要点》《贵州省5G发展规划(2020-2022)》印发实施,提出要实施新技术融合赋能行动,围绕推动新动能活力激发和场景应用实现新突破,加快5G、区块链、人工智能、北斗及卫星大数据融合应用。这些规划,将有力推进为贵州大数据技术革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大数据领域的热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甚至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俊对人工智能有深入研究,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近日对他进行了专访。他对贵州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19数博会期间,500多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在贵阳夜空“云端漫舞”。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旷光彪 摄
肖俊教授是贵州铜仁人,1998年从铜仁一中考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期关注、关心家乡发展。
他也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开源开放推进组秘书长。近年来,肖俊致力于研究跨媒体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围绕图像描述(Image Caption)、视频问答(Video Question Answering)、视觉对象理解、人体行为识别分类等视觉内容分析理解问题,在深度学习中注意力机制建模、特征选择与融合以及时序数据优化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
人工智能发展仍任务艰巨
记者:您能否简明阐释下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是什么?
肖俊: 1955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信息理论之父克劳德·香农及第一代通用计算机701主设计师罗彻斯特联名向美国洛克菲勒私人基金会提交了一份“人工智能”项目建议书。这份建议书中首次出现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单词,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让机器能像人那样认知、思考和学习, 即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在达特茅斯会议上引起了计算机学界的关注,人工智能开始走上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舞台。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包括三个方面。
脑启发计算。大脑具有感知、识别、学习、联想、记忆和推理等功能,这些功能与大脑结构存在着至今仍然无法确知的对应关系。虽然目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但是来自神经科学的发现可从若干角度影响人工智能的研究。脑启发计算就是通过仿真、模拟和借鉴大脑生理结构和信息处理过程的装置、模型和方法,在结构层次模拟人脑、在器件层次逼近大脑等。
混合增强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就是将多种智能混合叠加在一起,从而超越某一智能,如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结合等。
场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需要与具体任务和具体场景结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功能,如电商平台中商品推荐、城市道路中“交通指挥大脑”等不同场景。
2019数博会上,Google展出的Shadow Art,人和AI的互动装置,将手影和皮影结合,引来观众体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程洁 摄
记者: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成为“我们文明历史上最糟糕的事件”,除非社会能够找到控制它发展的办法。您对此怎么看?
肖俊: 人工智能要想达到霍金所描述的那个层次还有一定距离,目前人工智能还有很多重要的基础问题尚待解决。
比如现在的机器智能还存在如下一些弱点:缺乏物理的常识和社会的常识“Common sense”;缺乏“举一反三”的可泛化学习与推理能力;缺乏“自我意识”等等。
上面这些特点都是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的必要条件,但从目前发展来看,任务还很艰巨。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俊。
高效的视觉内容认知与理解是重要方向之一
记者:近年来您的研究工作主要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跨媒体分析计算等领域,结合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谈一下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肖俊: 如果从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和目标来看,挑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在当前主流的领域人工智能范畴内,还有很多基础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还没有解决得很好,如提升小数据驱动算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自然语言的精准理解,提升视觉认知算法的通用性等。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何从领域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还存在巨大挑战,如让机器能够自如的使用人类的常识解决问题、拥有自我意识以及实现可泛化的认知与推理能力等。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俊。
记者:人脸识别和图片识别是人工智能视觉与图像领域中的两大热门应用。如何加大普及它在各领域和行业的应用。
肖俊: 图像/视频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与应用领域,人类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有超过80%是从视觉通道进入大脑的,因此实现智能高效的视觉内容认知与理解非常关键。
当前,图像/视频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监控和智能交通等领域已经得到深入广泛的应用,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技术有望在工业生产领域(基于视觉的产品缺陷检测、生产工序识别)、智慧家庭(家用智能视觉传感器、居家养老日常行为监控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人脸识别目前的应用范围已经十分普遍,包括安防认证、支付、交通出行等,未来将继续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记者:2020年,5G全面进入商用时代,当人工智能和5G相遇,您觉得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肖俊: 从本质上讲,5G是通信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带宽并降低了时延,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算法大多采用大数据驱动的模式,即所谓的大数据智能,需要海量数据的传输和计算作为基础支撑,从这个角度来看,5G技术能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俊。
探索“数据—知识—智能”的三次价值跃升
记者:当下,贵州正大力实施“万企融合”和“千企改造”,如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运用其中?
肖俊: 贵州通过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行动,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智能贵州”计划,重塑制造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通过培植机器智能的“数据洞察力”,变革传统生产与服务方式,能有效促进制造业品质升级。
贵州可以考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建立产业数据智能中枢实现数据赋能,助力政府更好认知产业运行状况实现产业政策精准发力,推动企业通过情报、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创新加速向智能化跃升,最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2019年5月26日,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图为展览现场一角。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森 摄
记者:在您看来,贵州的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如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需要突破的瓶颈有哪些?
肖俊: 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发展范式是实现“数据-知识-决策”的跃迁,即构建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决策服务的实现路径,要从仅仅只是建设“大数据中心”的初级阶段进入到“大数据智能应用服务”的高级阶段。
目前贵州在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但如何通过数据接入层、知识计算层、智能服务层实现“数据—知识—智能”的三次价值跃升,还值得进一步探索,需要突破高端人才、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平台建设三个要素瓶颈。
贵州可以进一步出台引进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针对性政策,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三要素”中,人才是第一位的;其次,应该面向贵州自身产业特点和基础确定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方向,以此为指导建设典型应用平台并进一步加强在相关关键技术上的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代表性的本土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记者 王法 江婷婷)
责任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