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大数据让农户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
“一屏在手,要啥都有。”在贵阳市修文县灵林农业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内,彭亮轻轻点击手机APP上的一棵猕猴桃果树,果树的环境信息就展现在眼前,空气温度为20.4摄氏度,湿度97%,第一层土壤湿度23%……上一次农事时间、农事内容以及操作员等全部信息都一览无余。
灵林农业科技公司猕猴桃园区
彭亮是灵林农业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2019年,他与中国联通贵阳市分公司合作开发猕猴桃互联网+交易管理平台,致力于打造贵州省首家可视化大数据猕猴桃观光园。
该公司通过在猕猴桃种植区域建设物联网传感设备,搭建传感器传输网络,采集种植区域内环境数据: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EC值等信息,对猕猴桃生长环境数据实时监控,并将获取的各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通过物联网上传到云平台,实现种植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科学化管理。
同时,通过“物联网+农业”,创新开展都市认购活动,让市民手机认购猕猴桃果树,享受数字化种植乐趣的同时,还可收获绿色健康的猕猴桃,实现“云端畅游”助农。
挂满枝头的猕猴桃
目前,该公司自营修文猕猴桃核心产区数字化有机品质猕猴桃种植园1000亩,尚处于推广阶段,已有1400余株猕猴桃果树被市民抢先认购。
“我们这个项目既可以帮助农户实现精细化农业管理,还可以通过认购活动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实现增收。”彭亮说,“初步统计,与我们签订合作协议的农户,每亩猕猴桃果树纯利润较从前增加近4000元。”
这仅仅是大数据改变贵阳农业生产一个方面的微缩图景。
在贵茶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茶叶数字化加工,与赐力茶机公司共同研发颗粒型茶数字化自动生产线,对传统制茶经验进行分析,将影响茶叶加工品质的温度、湿度、火候、操作节点等关键环节用数字的方式表达、保存并传承下来,根据需要组合、提取和使用,将茶叶加工工艺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加工的精准控制,解决传统茶叶加工中对加工工人经验的依赖,实现贵州茶精准化、数字化、清洁化、标准化加工,并保障产品品质及稳定性。目前,贵茶公司已下线7条数字化自动生产线,在4家上游企业投入使用。
灵林农业科技公司猕猴桃园区
在息烽县立碑村,蕨菜、猕猴桃、豆干、折耳根……每天都有全县乃至全市、全省的农特产品汇聚到村里,再通过电商平台营销推广,让这些“山里货”摇身一变,成为畅销全国的“香饽饽”。2019年,该村专业电商从业人员有40余人,销售贵州农特产品达2000万余元,带动了不少村民增收。目前,贵阳市建成8个县级农村电商运营中心和600余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5个“村淘创富”示范村,农村乡级快递网点覆盖率达100%。
从种植到生产,从生产到销售,贵阳市不断把科技运用到农业中,农户们都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
近年来,贵阳市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精准化,坚定不移把大数据战略行动向纵深推进,在一些基础较好的精品水果、马铃薯、茶叶生产基地试点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广部署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利用“云思维”指挥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灵林农业科技公司猕猴桃园区
同时,不断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引进人才、强化科技支撑来助力大数据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为农业“赋能”。
随着贵阳大数据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大数据+物联网+农业的应用不断推广,贵阳市农产品逐步由过去的粗放型种植、小产量生产、小规模销售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种植、高产量生产、精品化销售。全市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成了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总攻阶段,贵阳市将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推动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借助大数据的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动能。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