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智造”蝶变记:大数据技术浪潮正涌向传统制造业的全产业链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贵州“智造”蝶变记:大数据技术浪潮正涌向传统制造业的全产业链

大数据技术浪潮,正涌向我省传统制造业的全产业链——

贵州“智造”蝶变记

在松花江北岸,黑龙江省通河县的历史延绵了千年。小城依铧子山而居,峡谷开阔、土地肥沃,盛产优质水稻。

眼看春耕就要到了,当地农户们忙着做一项实验:对自己家的土地进行土壤营养元素数据分析,然后算一算,该怎样科学施肥,才能达到既减少成本、又增加产量。

而帮助大伙测土和计算,并提供整套生产方案的大数据平台,来自于3500公里之外的贵州瓮福集团。从化肥生产“大佬”,迈向农业综合服务商,瓮福的蜕变,成为贵州“智造”的镜像之一。

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5%,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迅速增长的背后,贵州传统制造业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变革——大数据技术形成的新生力量搅动产业风云,创新了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推动了企业智能化和个性化转型升级。

从现在开始,贵州制造业迈进蝶变时刻。

当数据体量大、分析挖掘种类多的制造企业,遇上大数据技术,会碰撞出怎样神奇的化学反应?

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用自己的真实故事,告诉人们,这个变化足以重塑企业的商业经营管理模式。

“我们每年大概要交付12万个零部件,其中客户、价格、工艺、状态、周期等等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过程和数量之琐碎,用天上的繁星来比喻都不为过。”黎阳国际党委书记郑剑辉告诉记者,原来的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耗时耗力,还存在着漏发、错发产品、客户要求响应不及时的隐患。

但今天,对于这家国内一线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来说,竭尽全力、仍要如履薄冰的生产管理状态已是过去式。

黎阳国际将企业大数据平台,接入客户系统,在双方信息共享、共同管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项目,开发出专属的管理模块,颠覆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2017年,产品生产周期由平均12周缩短至5周,产品一次提交合格率由80%提升至93%。

大数据带来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直接经济收益上,更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正如大数据在黎阳国际“发酵裂变”后,不仅拨开了生产过程的迷雾,更让发展布局变得明明白白。

“你相信吗?我们生产的零件太多太多,以前是无法将每种零件的利润算得一清二楚的。”

郑剑辉说,现在,企业可以精准算出每个工序的成本,这样哪个零件赚钱、赚多少钱一目了然,然后就能实施新的产业实现战略。

如果分析发现:某个零件的粗加工环节亏损15%、精加工环节赢利25%,黎阳国际会分离出前期生产,外包给更专业的上游企业,由他们来做成本更低,那么整个产品的利润就提高了。

如果分析发现:投资建设某项特种工艺生产线,除了投入人工、设备成本以外,还需要支付每年5000美金的第三方审核费用,利润所剩无几,黎阳国际也会采用分包的手段,获取最经济实惠的产品。

“所有的制造行业数据必将会走到云端,如果实现统一管理,做到高性能分析和快速实时响应,就意味着,我们向工业4.0又迈出重要一步。”郑剑辉认为,黎阳国际打造的“数字化云工厂”,已成功通过企业内部的优化升级,为其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提供了最短的路径。

“大数据+制造业”,机遇千载难逢。大数据渗透进传统制造行业,让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革新。

去年秋收季节,黑龙江省鹤岗市农户纷纷在瓮福集团的“粮食银行”办理了账户。

“秋收时,粮食大量上市,往往价格低,农民不合算,如果不卖粮又存在坏粮风险。”瓮福集团现代农业发展部部长邓伟介绍,他们在当地利用仓储设施,为农户提供一定时间的免费储存服务,帮助农民烘干粮食并整理成销售标准品。

这样一来,瓮福又多了一个新角色——农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打破20多年来固有的生产模式,瓮福试图通过重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连接,建设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利用新上线的“福农宝”平台,该集团采集农户数据、提供农业服务、实施测土配肥、连线各地农业专家咨询种植难题、建立线上线下的农资电商平台。

同时,“福农宝”开发出“粮食银行”功能,把下游需求方报价等信息提供给农户,农户自行决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价格卖粮;交易达成后,平台又负责提供线下的实物交割服务。

将服务延伸至终端客户,瓮福为人们展现了老牌企业焕新生的另外一种可能:借助大数据,企业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升级改造,提高柔性制造能力,提供个性化定制交付。通过用户反馈产生的大数据,可预测产品生命周期。

目前,瓮福集团已在贵州、黑龙江等地的10多个县市开设了“福农宝新型农业服务站”,提供智能配肥机,向农户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配肥服务。

大数据与产业融合,已被证明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招。为此,我省开展了“千企改造工程·大数据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要求优秀大数据应用方案提供商和大数据企业,为本土企业找“痛点”、开处方、促合作。

一个个关于大数据携手制造业的传奇,正在贵州高原续写——

三一重工与云上贵州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为贵州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贵州航天电器与西门子合作共建精密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样板车间;

茅台集团与阿里巴巴、用友合作建设“互联网+”营销平台;

百灵药业与深圳先健科技合作探索贵州“互联网+医疗”新模式;

贵州电网与腾讯、航天数据、浪潮合作打造电力大数据应用平台“南网云”;

……

至今,已有6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为贵州企业提供了173个转型升级解决方案,185名企业专家分批赴我省23家重点企业开展会诊服务。

时光荏苒,大数据一点一滴,推动着我省制造企业一步一步向新的轨道前行。从挑战到机遇、从被动到主动,大数据,已成为贵州传统工业体系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资产和驱动力。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大数据 制造业打造全产业链全产业链发展浪潮大数据《蝶变》全产业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