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 我们的隐私该怎么捍卫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外卖平台存在麦克风“偷听”情况、多款APP进行数据盗窃、不经同意的公司间数据买卖、大公司对用户头像昵称等的主权宣示……从央视3·15到最近各媒体的报道,大数据时代在给我们带来红利的同时,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侵犯越来越严重也让越来越多人细思极恐,对此,我们该怎么办?

激活现有法律 能否治得了“隔屏有耳”?

聊天时提到想喝奶茶,打开饿了么APP,推荐商家首位就是CoCo奶茶;跟朋友说想吃鳗鱼饭,1分钟后打开支付宝上的饿了么应用,推荐位顶部的是一家鳗鱼饭外卖店;记者在没有任何搜索记录的前提下去验证,随意说出了自己想吃的菜系,随后相关的推荐概率高达60%~70%。

隔着个屏幕,商家都能够听到。这情形想想都有点可怕,正应了那句话,“在大数据面前,大家只要接入互联网,几乎是裸体”。尽管涉事平台已经出面澄清,表示这是一种“无端猜测”,“不具备相关技术条件”,但这种澄清,还是消除不了人们心头的焦虑。有句话不是这么说嘛,说大数据时代,我们正在接受着无处不在的监视。亚马逊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谷歌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Twitter窃听到了我们心中的“TA”,Facebook似乎什么都知道,包括我们的社交关系网。说的虽是外国,我们这儿难道就能避免吗?

对于美团、饿了么APP存在“偷听”用户的行为,不是没有可能,但目前确实也没有什么证据。其实,这种现象早已泛滥在淘宝、微博、抖音、微信等软件中。2018年,阿里飞猪、携程、滴滴等一系列“大数据杀熟”行为,在互联网领域不断引起争议。想想百度董事长李彦宏那句中国用户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的话,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像这样一波一波的个人信息“裸奔”事件,相信不会太少。作为用户而言,个人隐私的泄露恐怕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怎么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除了自己加强必要的保护意识,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招数应对。在大数据领域,自己加强必要的保护固然会少一点泄露的渠道,但依然会防不胜防。指望互联网企业自觉自律,无异于对牛弹琴,情怀干不过利益。指望法律,会不会好一些?

就目前所知,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其实相关法律还算不少。首先,《民法总则》第111条就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等条文;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三个条文规定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及其保护;再次,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决定有11个条文都是规定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此外,《刑法》、《侵权责任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都对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以及侵害个人信息的处罚都作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还是比较齐全的,其实已经相当于有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了。

有人说,由于刚刚进入大数据时代,法制正在健全,司法、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规定、违法犯罪的具体手段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所以个人信息暂时出现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情况。相信不用多久,激活这些法律法规,会有很大改观。

这可能是实际情况。激活现有的法律,的确会有改观,但还会有不少的问题存在。比如,现有的法律,对于侵害个人信息的刑事立法比较完备,侵害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能够追求其刑事责任。比如,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案件3719件、8719人。但是,对于侵害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显然制裁不力。由于侵害个人信息权的行为,侵害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情节都比较轻微,按照现在的规则难以追究其侵权责任。这恐怕是一些企业或个人肆无忌惮的原因吧。

所以,在立法层面,应该采取更具体的立法措施,对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认定为侵权行为的,必须责令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比如,可以规定一个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类似的最低赔偿额制度。像侵害一个人的个人信息只卖一块钱,就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最低赔偿额赔偿500块。这样,就能调动个人维权的积极性,也会让那些习惯侵权的企业或个人感到肉疼。只有知道肉疼了,他做起来才会有不少的顾忌。 (东方今报首席评论员:李长需)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捍卫 需武装到牙齿冷酷到极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扒微博”成为各种狗血桥段的开始。作为一个普通人,曾经以为隐私暴露离我很远。直到打开购物APP,收到各种搜索过的同类型产品推荐,接到直呼名字的营销电话,认识不久的人知道自己的喜好习惯,微信共同好友各种发现与被发现……逐渐意识到,大数据时代,我们都成了没有隐私的人。

传统社会,人们生活空间范围较狭小,也相对稳定,获取和利用隐私犯罪的成本较高。如今,统计学及模式识别等技术减轻了隐私暴露难度,越来越便利的生活,也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

大数据时代,捍卫隐私必须有一颗武装到牙齿的警惕心。不用电子产品,自在独行、清心寡欲,是保护隐私的最高境界……这当然不现实。所以,当我们手里握着一部手机,走在街上遇到扫码/留电话送礼物,最好大步流星走过;当我们面前有一台电脑,不要轻易提交个人信息,学习使用私有浏览和私密搜索;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对好友进行整理分类,缩小分享范围。

实际上,在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面前,个人用户很难起到什么作用。基于多数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信息,盗取信息者与用户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即使用户没有受到实质上的伤害,其人格尊严也受到破坏。

基于这一点,捍卫隐私必须有一个冷酷到极致的现行机制。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规范隐私市场比较难解决的一点,应该是分辨获取信息的一方,是合理使用还是非法滥用信息所有者的隐私。这个判断要经历一个过程。比如通过法规规范获取信息的方式;数据受益者应强制向主管部门报告,公开数据使用方式;加强审计监督,存档所有广告,让信息使用者意识到,他们利用信息的方式会被随时审查。最后一点,加强非营利事业的数据共享,通过公益平台,让数据获得者定期向科研机构等捐赠数据,用户自愿向社会公开部分数据,通过增加隐私市场的公平性,减少隐私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现状。 (评论员:王姝)

网络隐私其实是一种亲切的幻觉

依然记得初中寒假,被叔叔播放器私人收藏震撼的那个下午。网络世界,叔叔甚至躲不过一个毛孩子的好奇,在别有用心者甚至网络黑客面前,他又能守住自己多少秘密呢?所以,有的时候,网络隐私真的是一种亲切的幻觉。

我想,那些一看到某些APP推送自己近期关注到的某些话题就诧异不已的人,肯定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公共空间。即便你是在自己家里网购,你所有行为其实与去商场消费并无本质区别。你的所有消费行为,都在平台的监测之下。这些“公共数据”,当你不在意了,它叫大数据,当你在意了,它叫“隐私”。

另外,互联网几乎所有产品都有社交化的倾向。即便是你戴着面具,但总会在网络留下痕迹,即使刻意的隐藏,也会有人按图索骥。前一段QQ流行过的“坦白说”,就是你可以匿名给别人发语音。但是没多久,某科技论坛就出现了查看匿名用户是谁的破解办法。你能说马化腾家的产品技术不够牛吗?只是,防不胜防啊……

我其实对网络隐私安全抱有比较悲观的看法。从需求角度来看,隐私安全总归是弱需求,但是“侵犯隐私”却能带来高收益。这种情况下,你让商家注重你的隐私安全,当商家是慈善家吗?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对隐私安全更是不友好,无论是越来越隐蔽的偷拍摄像头还是防不胜防的新型病毒,都给隐私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其实,一定程度上我们使用互联网就是一个拿“隐私”换“方便”的过程。比如你认为你的生理数据是隐私,但是监测手环却可以据此给你提供健康方案。比如你认为你的某种嗜好是隐私,但是购物平台却可以精准推送你需要的产品。

我并不认为大部分人并不认同这种交换。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感觉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不是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而是自己的知情权被忽视。所以一个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是给消费者知情权,让他们决定什么时候交换,同时要保护的是银行卡密码这样的“绝对隐私”。 (评论员:陈思)

 

责任编辑:李兰松

随意打赏

大数据时代 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大数据时代保护隐私大数据时代 营销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大数据时代隐私大数据是什么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