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智慧财政”平台:打通信息壁垒 促国资使用廉洁高效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地方国有资产如何实现充分有效管理?如何降低国有企业投融资成本、纾解债务压力、防范腐败?这是各地普遍面临的问题。2017年以来,南宁市与中国平安携手打造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一张财政地图、一份资产负债报告、一套公共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对所属的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实时监控政府财务状况,推动国有企业融资服务、产权交易公开竞价,全程监管扶贫资金,实现资金“摸得清、来去明、管得住、利用好”。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公共国有资产“清晰透明”

广西财政厅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开林介绍,我国省市县财政问题的一个突出症结在于,政府公共资产分散在不同部门各自管理,市级财政不懂县乡财政的情况,垂直管理的部门难以了解同级其他部门的管理方式,导致大量国有资产“信息瓶颈”。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由财政等部门管理,国有企业资产由国资等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相互孤立、标准不统一,导致公共资产家底不明,也就难以有效进行监控。

2017年6月,南宁市与平安集团合作创建的智能云平台一期建设内容上线运行,2018年1月二期建设内容相继上线。这一平台通过打破长期横亘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全市各类公共资产数据的归集、整理与共享。

据了解,南宁“智慧财政”打造的智能云平台通过开发端口接入、数据共享等方式,动态追踪采集财政、国企的资产数据信息,目前分散在全市4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和200多家国有企业的资产数据已完成整合归集。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整理,利用平安集团大数据优势对资产进行对标,准确掌握资产的实时价值,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据此绘制形成电子动态演示的“财政地图”和“国资地图”。在“掌握家底”的前提下,系统还有风险提示及预警机制。

如今,只要有授权的部门、单位,都能进入这一智能云平台。以“国资地图”为例,全市国有企业的资本存量、负债规模等信息清清楚楚,企业最新的不动产资产信息、财务快报、运营数据等均可查到。

广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罗婧认为,国资委尽管是国有资产的监管部门,但大量颗粒化、细致化的信息,分散在诸多部门和企业中,仅靠各部门的上报和企业“有保留”“有选择”地呈报,监管难度很大,国资委的决策科学性、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只有让“数据说话”,才是最好的决策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智能云平台将国有企业相关信息全部集纳起来且实时更新,能够准确反映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数据变化,预警机制也非常实用。如某个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超过警戒线,系统会自动预警,监管部门就能第一时间对相关企业进行提醒。

  做好“加减乘除法”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专家认为,长期以来导致国企融资、产权交易、代客理财等问题层出不穷的关键在于,尽管有规范制度,但信息横向沟通能力较差,各级部门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导致企业融资成本攀升。

针对这一问题,南宁市“智慧财政”通过智能云平台做好国有资产的“加减乘除法”,核心是不断增加国有企业项目入库储备、金融机构入库参与公开竞标、产权交易网上公开竞价、推动融资成本不断下降。

这一平台上对国有企业具备条件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融资项目,广泛引入全国金融机构参与竞拍。采用利率向下竞拍等竞价方式,实现融资渠道市场化、融资竞价透明化、融资手段多样化。

据南宁市财政局副局长曾肄业介绍,智能云平台系统已经吸纳80多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等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融资项目发布后,由这些金融机构在网上进行实时公开电子竞价。

南宁市财政部门举了这样的例子:南宁建宁水务集团在智能云平台上发布了一个8.3亿元的融资合同,经过几家金融机构公开竞价后,最后得到了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价格。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投资部经理付建林认为:“今年以来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上扬,按照传统的操作方式,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即便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采取竞争性谈判或邀标,都不可能有如此优惠的价格。”

在产权交易方面,南宁市也通过智能云平台将市属国有企业产权交易项目同步推送到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实现交易信息在全国展示,扩大产权转让意向受让方范围,提高市场化竞价程度,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到2018年6月末,南宁市通过智能云平台完成融资服务竞价31宗,融资总额221.14亿元,为企业降低成本约1.27亿元。产权信息平台累计推送产权交易项目80宗,挂牌总金额12.18亿元,实现溢价超15%。2017年挂牌交易的南宁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国有股权转让项目通过平台公开披露后,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62亿元成交,比挂牌底价提高了3000多万元。

  多部门“大数据”深度对接

仍需破除壁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宁市“智慧财政”已经在实践中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核心在于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的前提下,一些部门以“保密”为由,变相拒绝数据接入,或者只进行手工录入,导致效率低下,数据整合运用的效果也不太明显。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入“智慧财政”平台的深入打造和推广。

一是加快领导层的重视力度、深度、广度和细致程度。

建设智能云平台的目标是摸清公共资产家底,让融资服务、产权交易公开化透明化。这既是强化公共资产监管、防范风险的需要,更是对各级权力的某种硬约束,需要极大的改革勇气,更需要通过出台完善的制度,保障改革落到实处。

二是将“数据平台”的应用端加快打造,形成更好的互动机制。

应进一步完善针对不同部门数据接口开放的考核办法,形成明确、细化的规章制度,完善融资服务平台竞价规则和会员管理办法,明确规范纳入融资服务平台的融资项目类型,在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完善大额资金流程监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从细节上保障各项措施顺利落实。

三是将“智慧财政”平台作为防腐反腐的重要信息渠道来打造。

今年以来,智能云平台开发的扶贫资金监管系统,收集、分析全市各级扶贫项目的资金数据,理清扶贫资金来龙去脉,同时对财政扶贫资金发票等支付凭证进行智能识别,及时反馈异常信息。截至今年6月12日,这一系统已发现异常票据30张,纪检监察机关据此立案调查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

业内人士建议将这一系统与纪委监委进行无缝对接,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和权威性,形成政府“云账本”,更有利于在腐败风险高发区构建“不能腐”的机制。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国资p2p平台打通信息孤岛国资系平台国资公司打通壁垒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