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掘金术”之大数据
对于AI,大数据有何种意义?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运用大数据挖掘?且看著名经济学家赵晓、大数据专家李国民如何回答。
什么是AI?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的著作《人工智能》有着精辟的陈述,深度学习+大数据=AI。
李开复认为,这一次AI复兴最大的特点是,AI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数据挖掘等多个领域走进了业界的真实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紧密结合,开始在产业界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层对大数据的重视特别明显,高层领导人对大数据的表述诸多,比如大数据是工业社会“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大数据更被看作是中国“弯道超车”的一个关键要素。国务院连续三年出台有关大数据、信息化、AI的行动纲要,将大数据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对于AI,大数据有何种意义?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运用大数据挖掘?近日,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约访了香柏领导力机构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和大数据专家、鹰眼大数据挖掘SaaS平台创始人、艾数达科技公司董事长李国民。
大数据是AI的基石
记者:如何理解AI和大数据的关系?
赵晓:大数据是基石、是金矿。AI建立在三点上,第一是大数据,电脑根据数据来学习;第二就是算法,你用什么样的算法来学习这些数据;第三就是算力,就是你有多大的计算能力。
有了大数据,有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交换、信息储存、信息处理,AI才成为可能,所以大数据其实是金矿,有了大数据才有AI大显身手的机会,才有商业模式不断升级和进化的机会,所以大数据的争夺是AI的第一步。
阿里巴巴其实只是一个电商平台,这个平台最重要的是它拥有的大数据,同样“蚂蚁金服”也靠大数据,阿里介入到物流也是因为需要大数据,它需要把所有的这些大数据都进行整合。
李国民:互联网发展初期所有公司都倡导以内容为王,互联网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各类内容已经得到爆发式增长,今天大家很少说内容为王,更多都在关注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和个人如何通过大数据挖掘获取更多的价值成为关键。
谈到AI就必须谈大数据,谈到大数据就得谈云计算。在今天ABC(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dada和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时代很少有企业再讨论“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更多在思考如何利用大数据,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如何利用云计算。
没有大数据AI就缺少样本和知识,就没有办法进行学习,没有学习也就没有应用场景。但大数据不等于AI,数据量剧增和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为AI带来了很多机会和体现价值点。
大数据影响经济生活
记者:大数据都在哪里蕴藏着?如何取得大数据?如何看待大数据归属?
赵晓:数据都是从我们每个人来的,我们在阿里巴巴买了东西、买了产品,回过头来就变成阿里巴巴的数据了,变成他的金矿了。
这些数据究竟应该归谁来所有?它的产权应该是谁的?它的产权应该是我们这些消费者的呢,还是属于阿里巴巴公司的,或者属于政府的?到底应该属于谁,目前没有看到一个很好的界定,也没有看到很有说服力的文献。
实际上,包括阿里巴巴在内所有中国的商业公司,他们掌控的数据大概也就占整个中国数据的20%,还有80%的数据不在这些商业公司,可能更多的是掌握在政府的手里,政府的海关、统计、政务、社会等等,都是大数据。
李国民:艾数达科技公司自从2015年开始涉足研究大数据技术商业应用,目前拥有大数据核心技术——鹰眼数据挖掘引擎。
鹰眼数据挖掘引擎是利用AI技术原理而设计研发而成,平台在数据挖掘上打破了传统的爬虫技术,主要表现在数据挖掘快速、数据挖掘准确、大大降低数据挖掘成本。目前专注于银行、消费类、房地产、汽车和各类智库等品牌企业数据服务。
记者:从商业的角度,大数据和AI对人类经济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赵晓:某专家做了一个类似于商学院教授的AI,而且已经有了34年的学习经验,具备测算商业公司价值的能力。
无论是做PE还是做VC,很多时候就是要判定这个公司值不值得投,能值多少钱,用AI处理问题,答案瞬间就出来了,而且算得很精准,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公司未来的发展提出特别理性的建议。这台机器还可以进一步地学习,可以向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学习,这样它可以成为各个领域的教授。
北京一家机器人的公司——irobotcity,推出一个舞蹈机器人,这个舞蹈机器人是怎么学跳舞的呢?就是舞蹈教练教大家跳舞,把动作分解了,机器人跟舞蹈教练学习怎么跳舞,实际上这些都是大数据,所以它完全可以学习跳舞,也可以学会打太极拳。
李国民:“ABC时代”的到来是大趋势,不管你愿不愿接受都会到来。AI未来的趋势,是推动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
记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水平和大数据处于什么状况?
李国民:中国的人工智能起步晚,进步快。在部分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人工智能世界比赛项目中屡获冠军,如计算机视觉挑战比赛、国际多通道语音分离和识别大赛、国际自动驾驶评测等等。
麦肯锡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AI研发领域的领头羊,仅在2015年,两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合计近1万份。
赵晓:根据公开数据,2015年谷歌700多亿美元的总收入中,600亿美元来自广告收入;3305亿美元市值的脸谱网(Facebook),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高达16亿,为其带来260亿美元广告收入。而微信与WeChat(微信海外版)共拥有8.06亿月活跃用户,每天广告收入接近40亿元人民币,我国大数据运用潜力很大。
新资源新挑战
记者:大数据的争夺被称是AI的第一步。怎么认识大数据?
李国民:大数据已经成为“新的自然资源”。而且这种资源在数量、多样性和复杂性方面仍然在快速发展。对于尚未做好准备的企业而言,单是数据量就可能带来重大挑战。
财务部门的分析团队体会尤为深刻。该团队必须透过海量数据发掘独特洞察,不仅需要帮助说明过往绩效,而且还要促进战略的形成,从而决胜未来。
记者:企业也热衷大数据,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国民:2014年,IBM第六次数据分析调研显示,包括60多个国家中超过1000位业务和IT高管,其中也包括大中华区的77家企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企业目前在一年内实现了大数据投资的回报。
同时,以客户为中心仍是分析活动的主要目的,但企业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利用大数据应对运营挑战。
全球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中,业务主管主要将数据洞察用于同客户建立更强大的关系:其中有31%的企业努力通过使用数据和分析技术提高赢得客户的能力,而其他22%则注重客户体验的改进。
抢跑大数据
记者:早期的证据表明,AI可以给严肃的采用者带来真正的价值,并且可以成为一股强大的颠覆性力量。你怎么看?
李国民:在我们的调查中,将强大的数字能力与主动的战略结合在一起的AI早期采用者有更高的利润率,并且还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业绩的差距。
我们在零售、电力公共事业、制造业、医疗保健和教育领域的案例研究,突出了人工智能在提升预测和采购、优化和自动化运营、开发定向营销和定价以及提升用户体验上的潜力。
记者:AI对数字基础的依赖,以及AI往往需要在特定数据上训练的事实意味着人类是可以把控AI?
李国民:公司不能推迟和拖延其数字化进步,包括AI。早期的采用者已经在创造竞争优势了,而且也似乎正将后进者越甩越远。
一个成功的方案需要公司解决数字和分析转型中的许多元素:识别业务案例、设置正确的数据生态系统、开发或购买合适的AI工具以及调整工作流程、能力和文化。
赵晓:没有边界的发展是裸奔,没有规则的游戏是狂奔,人类要为AI设定界限。AI如此,大数据使用也是如此。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也可以跑不过中国的CPI,但是一定要跑得过AI,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比机器人多坚持5秒钟,实现人对机器人或者AI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