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传统产业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紧抓两业融合发展契机,借助大数据等现代服务技术,加快探索发展新路径。去年,经开区获批第二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辖区企业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局局长李辉对本刊记者表示:“经开区作为贵州省首个国家级开发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使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延伸,融入更多的科技创新要素,把制造业打造为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
政策、资金、人才“三向发力”
“花溪经开一盘棋、发展一张图”。
据悉,经开区以花溪区、经开区“两区”融合发展为契机,用“双城”视角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李辉介绍:“经开区把与花溪区‘两区’深度融合为统领,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作为破题之举,将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高技术要素嵌入制造业生产环节,通过提升研发设计、流程再造、智能化生产等方式,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打破原有经开区经济路径模式依赖,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在李辉看来,经开区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立足经开区工业发展优势,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并举,着力做强工业园区,努力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链条、项目建设、平台支撑等六大方面实现突破。
李辉对记者表示:“为全速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经开区全面加强要素保障,从政策、资金、人才三向发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据悉,经开区为推动两业融合深度融合,先后出台了《贵阳经开区推动中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0条措施》等政策支持文件23项。
2021年以来,经开区累计帮助企业争取中央、省、市、区四级项目扶持资金近6.5亿元;在全省率先构建“1+2+3+N”产业金融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性贷款、基金、供应链、融资担保等金融要素叠加发力,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累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6亿元。
在人才保障方面,经开区各类人才资源总量约6.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约1.4万人,技能人才约3.1万人,其他人才1.7万人,聚集高层次人才7100余人。
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据介绍,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经开区明确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两主导一特色”产业体系。
“经开区依托一批央企和国内知名企业,推动价值链、产业链与创新链、供应链、信息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紧密结合,以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构建两业深度融合的优势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载体和产业生态圈。”李辉表示。
例如,航天风华、航天控制、詹阳重工等10家企业列为工信部“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奇瑞万达等10家企业入选贵州省“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航天电器“电连接器柔性智能制造车间试点示范”入选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新模式应用,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李辉认为。
此外,经开区还将“企业上云”作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积极利用好政策、资金等鼓励引导企业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设备产品等向云端迁移。实施“上云用云”工程,目前已为100家企业编制了“一企一策”数字化改造实施方案,41家企业正在实施数字化改造。
“经开区将培育形成10—15家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研发设计、科技金融、软件开发、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李辉继续说道。
加大科技应用力度
据了解,到2022年底,经开区两业融合发展工作全面铺开,通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规模与竞争实力,促进经开区产业总量规模和发展质量、速度、效益更加协调。
李辉表示:“依托‘新三线’建设机遇,经开区力争国家重大项目落地,统筹两业融合创新主体,补足两业融合短板,加快推进以技术中心、服务平台为主体的两业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李辉强调,围绕大数据安全、智能制造、数字物流等重点领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型孵化器等创新型平台建设。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李辉表示,经开区推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模式,鼓励闲置工业厂房再利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园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各类专业创新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发挥带动效应。大力实施“科创10条”科技创新政策,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
此外,李辉还认为,应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帮助企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提升高端装备自主创新研制能力。鼓励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不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支持创新型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牵头,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创新联合体,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应用。(《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记者 卜文娟)
责任编辑:蔺弦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