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数据产业观察(上):楚天云飞扬
楚天云飞扬
——湖北大数据产业观察(上)
这是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这是一个大数据、“互联网+”喷薄而出的时代。
谁能抓住机遇,完成艰难一跃,谁就将立于潮头。
从省委、省政府建设“智慧湖北”的重大决策,到项目申报“网上跑”的政务便利;从手机一点购物、娱乐尽收眼底的百姓生活,到足不出户遨游世界的新奇体验,大数据掠过的荆楚大地正悄然发生改变。
腾云而起,湖北加速前行。
打通信息“孤岛”,实现社会治理新突破
8月底,省水利厅总工程师王万林坐在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 大数据 系统前,边看、边记、边思索。
“抗洪抢险取得胜利,离不开水利、农业、交通、国土、气象等多部门多行业的信息共享,为重大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他说。
以大数据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存储、开发利用、开放共享,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是大数据工程带给湖北的欣喜变化。
2015年8月,《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加快推进智慧湖北建设行动方案(2015-2017)的通知》相继出台。
两个月后,由省联投集团和烽火通信共同组建的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成立。
这是“智慧湖北”建设的龙头与核心工程。公司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依托我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上联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下联17个市州政务外网,横联104个省直部门,搭建全省统一的信息枢纽交换平台。
这更是一个神奇的平台,集中建设、集中运营,改变了过去分散建设、分散运营的短板,打破信息孤岛。依托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工业云、农业云、电子商务云、交通云、健康云、教育云、旅游云、阳光权利云、信用云、财税云,在湖北上空美丽绽放。
看工业云,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看农业云,加快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和应用;看电子商务云,助力湖北特产征战市场;看交通云,打造畅通湖北;看信用云,让“老赖”寸步难行……
截至10月底,全省各部门已有152个应用系统迁移至楚天云。
海量数据的汇集,信息孤岛的打通,让政府决策更科学、更精准。
激活数据资产,“试水”新蓝海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有超过6亿的PC网民和接近6亿的手机网民。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中国占据四席。
数据蓝海,勇者起航。
武汉,让梦想乘云飞翔——
2014年7月,武汉市出台《加快大数据推广应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武汉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8年)》。如今,已有70余家企业通过大数据企业认定。
武汉长江大数据交易有限公司、武汉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中大数据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4家企业先后申请设立大数据交易场所,探索 大数据交易 新途径,激活数据资产,加快传统产业互联网化进程。
襄阳,让城市筑梦云端——
建设“智慧襄阳”,打造“襄阳云谷”,襄阳力争成为鄂西北地区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的示范城市,总投资10亿元的IBM卓越云计算中心、华为公司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已相继落户。
放眼荆楚大地,云起云涌。宜昌、孝感、荆门等城市的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你追我赶,快速发展。
“大数据产业是一片新蓝海,但商业模式探索还处于试水阶段。要努力营造数据文化,形成用数据说话的氛围,加快我省大数据科学与技术进步,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开展大数据深化应用。”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对湖北大数据产业信心满满。
根据规划,到2020年,湖北大数据产业产值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新增销售收入过万亿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变优势为动力,让“湖北数据”扬帆领航
大数据时代,群雄逐鹿。
“智慧江苏”、“云上贵州”等纷纷抢占风口。荆楚大地,快马加鞭。
半年之内,湖北省楚天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书东三赴贵州学习。他看到了差距,更收获了信心。
“大数据产业不是空中楼阁,一要有强大的人才力量作基础,二要有足够的实体经济来支撑应用。这两方面,湖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说。
看人才底蕴,高校120余所,在校生152万人,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仅两院院士就有71人;
看高新技术,全省国家级高新区从3个增至7个,高新技术企业2700家,居中部第一。
看好湖北优势,2015年,互联网巨头李彦宏、马化腾、马云接连访鄂,阿里巴巴还一口气与湖北签下四份协议,互联网界刮起湖北旋风。
变优势为动力,湖北大数据产业扬帆起航。
根据规划,至2020年,我省将培育1至2家国际领先的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50家国内领先 大数据应用 、软件和信息服务及产品制造企业。楚天云将建设成为全国第一个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统一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交换枢纽平台。
一张宏伟的湖北“云”景,色彩斑斓。
(湖北日 记者赵峰 通讯员 张根)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