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委书记李再勇:“聚通用”建设让大数据更有价值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大数据的应用让互联网更有价值。”针对贵阳在大数据发展方面的经验,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再勇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表示,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在贵阳已经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贵阳正在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贵阳市政府数据“聚通用”工作进一步放大了数据价值,使很多以前停留在设想阶段的应用成为现实,将在未来大数据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李再勇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 记者马常艳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近年来,贵阳在大数据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再勇: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和要求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重要指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潮流,抢抓机遇,洼地启航,作出了发展大数据的战略选择。贵阳作为全省大数据发展的主战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先行先试、探索创新,与贵安新区、省内其他市(州)联动发展,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大数据发展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取得了多个重大突破:成为第一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获批建设第一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第一个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第一个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成立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第一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举办第一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国际博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第一个建设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
四年来,我们立足于“大数据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一种产业,更是一个时代”的战略判断,抢抓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机遇,把大数据作为贵阳换道超车、赶超跨越的战略引擎,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进大数据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规则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大数据与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大数据的创新发展。
贵州近年大数据发展的成绩非常丰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贵州时说:“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16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指出,贵州正在生长着一棵“智慧树”,发展大数据产业是开了一个“钻石矿”。从总书记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的认同,到克强总理对贵州大数据发展的肯定,近年来大数据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贵阳是一个鲜明的样本,大数据产业在贵阳已经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
同时,2015年2月,工信部批复贵州建设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2016年2月,工信部与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联合下文批复贵州建设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5月,工信部授予我省“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称号;11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我市创建国内首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2017年4月,公安部批复贵阳市为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5月,政府数据共享开放“贵阳解决方案”通过国家信息中心组织的专家评估,并获得高度认可;6月,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互联网出省带宽较2014年提升3倍。
四年的发展,贵阳大数据各类业态加快集聚,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初步构建了从数据存储、清洗加工、数据安全等核心业态,到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关联业态,再到服务外包与呼叫中心、电子商务、精准营销、大数据金融等衍生业态的产业链条。目前我市已聚集了英特尔、戴尔、思爱普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地了中电科、阿里巴巴、华为、京东、奇虎360、科大讯飞等一批国内大数据领军企业,涌现了货车帮、朗玛信息等一大批本地优强企业。
我们以补齐信息基础设施短板为支撑,以推进数据“聚通用”为突破,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核心,以信息化、数字化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培育了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和领军企业,打造了首批16个大数据产业聚集基地,获批了贵阳海信、航天电器等5家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时代沃顿、林泉电机等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黎阳航空、雅光电子等15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初步构建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格局。
我们以大数据发展政用发展为引领,全面推进大数据商业民用发展。“数据铁笼”、“党建红云”、“社会和云”,“筑民生”等一批优秀应用在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效用显著,货车帮、朗玛信息、东方世纪等一批大数据企业在各自领域展露头角。
我们下大力气鼓励大数据创业创新。成立了贵阳大数据创新产业(技术)发展中心、思爱普贵阳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贵州伯克利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等一批创业创新平台,目前,全市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7个,企业技术中心105个,重点实验室47个。
从2015年起,我市已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已成为与德国CeBIT展、美国GSMA展等同等水平的国际顶级大数据专业展会,与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相互呼应、错位发展,形成“东有乌镇互联网大会、西有贵阳数博会”的格局,为国家大数据战略服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贵阳如何实现发展成为“大数据创新之城”的目标?
李再勇:贵阳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加快建设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努力建成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地,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会城市的发展新路。
我们建设大数据创新之城的抓手是建设“中国数谷”,具体的措施有:
一是从大数据+工业深度融合、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大数据+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大数据应用新业态等方面,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从公共数据资源全民共享共用、大数据应用助力政府精准治理和民生服务公平共享、大数据助力打造共享经济示范城市等方面展,深化大数据聚通用,推进经济社会公平共享。三是从优化大数据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发展大数据核心关联衍生三类业态、支持大数据企业及品牌走出去等方面,优化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做优大数据产业。四是从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建设、大数据关键技术和应用产品研发、人工智能产业技术与应用创新、区块链产业技术与应用创新、提升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影响力等方面,加强大数据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培育中国数谷核心竞争力。五是从强化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加强大数据人才引进与培育等方面,强化大数据核心要素保障,夯实大数据基础支撑。六是从建设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构建大数据及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健全大数据及网络安全应用体系和产业体系等方面,构建自主可控态势感知体系,加强大数据及网络安全保障。最后,在保障机制上,我们将通过强化对外合作与招商力度,组建中国数谷建设运营与投融资综合平台公司,构建应用与产业联动机制,创新项目资金筹措模式等措施,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贵阳发展大数据和扶贫脱贫的关系如何?
李再勇:贵阳已于2015年实现省内“整市脱贫”,正在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脱贫攻坚。
大扶贫、大数据都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行动。大力发展大数据与大扶贫不但不存在相互制约的情况,相反,对大扶贫还具有促进作用。把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扶贫领域,通过扩大信息采集渠道、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和加工效率,为扶贫决策提供精准、有效、可靠的数据支持,助力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切忌“大水漫灌”。具体来说,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主要体现在扶贫目标的精确设定、扶贫对象的准确定位以及扶贫成果评估的具体化等三个方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贵阳市政府数据“聚通用”工作有何特点和亮点?
李再勇:贵阳市政府数据“聚通用”工作的创新实践始于去年10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斩获了四个“第一”和一个“最多”:第一个在国务院办公厅5月18日发布《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39号)以后拿出总体解决方案的城市;第一个采用燕云DaaS技术,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原则,解决政府数据共享开放难题的城市;第一个建成市级政府数据资源全量目录的城市,将全市54个市直部门212个系统1176项数据资源目录进行集中存储、统一管理,涉及政府数据分类最多、覆盖最全;第一个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立法的城市,今年5月1日,《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通过市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数据集最多的城市,在《2017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报告》评比中仅次于上海,位列全国第二。
有别于传统的“数据中心化”大集中式共享开放建设模式,贵阳市政府数据“聚通用”工作按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充分应用“索引管道式”燕云DaaS技术,以政府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为主线,构建“一网一目录一企五平台”的政府数据共享交换体系,通过“数据不搬家、数据不重写、不打破原有数据管理机制”,解决了传统共享开放面临的数据采集难、汇聚难、融合难、职责不清等问题,实现了共享成本最低、数据提供流程简单、使用门槛最低、角色定位明晰、突破体制瓶颈五大特点。
政府数据的共享融合进一步放大了数据价值,使很多以前停留在设想阶段的应用成为现实,使得数据“聚、通”后的“用”可以更好的普惠民众。这里,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贵阳市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系统。通过共享交换平台从法院获取到9万余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经过自动比对、自动预警,已在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国土局等36个单位拦截197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业务办理,随着联合惩戒范围的不断扩展,失信者将在贵阳“寸步难行”。目前,该系统得到了最人民高法院的高度肯定。另一个是贵阳市大数据精准帮扶平台。该平台通过数据共享交换整合扶贫、民政、卫计、人社、住建、残联、统计、国土等各行业数据,实现全市扶贫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数据库已累计汇聚数据691.3万条,其中100个低收入困难村,6.8万户,19.8万低收入困难群体扶贫数据近52万条,卫计数据近625万条、民政数据近5.7万条、残联数据近7.3万条、住建数据近1.3万条,形成了大数据动态扶贫全景图。该平台在2017年度全省大数据应用典型示范项目的评审中,从15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第一批大数据应用26个典型示范项目之一。(记者马常艳)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