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实现全市4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数据共享
上海的医疗数据正从纸端搬上“云端”。记者近日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自2011年启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至今,已实现全市4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数据共享,每天新增1600多万条(累计近300亿条)数据在上海市健康档案数据平台奔跑。
更重要的是,这些奔跑中的数据打破了各家医疗机构彼此割据的“数据烟囱”,已初步形成上海人口健康大数据中心。
医疗数据跑起来有什么用?
貌似看不见的医疗数据与信息连通已让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乃至行业管理者尝到甜头,不仅能让百姓便捷就医,引发健康服务模式变革,更成为上海深化医改的得力助手。
“互联网+医疗惠民”让百姓更乐活
在业务量快速增长的上海市儿童医院,解决就医“急、难、愁”问题,促使它要转型成为“智慧医院”。“就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医院,让患儿就医更方便。”副院长高春辉说,该院于去年启动上海儿童互联网医院,尽可能地把诊断、治疗之外的环节都搬到“线上”,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如今去市儿童医院看病,挂号、付费、就医指导等都可在指尖完成,医院还在线为患者提供预检,并将患者精确导流给相应的医生。
一年多来,它已提供预检分诊、精准预约1.4万多人次,患者大量就医时间节约了下来。
市儿童医院也是建设儿科医联体的先行者。五年来,该院通过信息化互联互通带动区级医院与母院“同质化”发展,让居民放心在家门口看儿科,使上海对儿科医联体的定义不再局限于医疗资源联合,更是“信息的联合、规范的联合和标准的联合”。
上海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止落子“治疗”,更在“预防”。在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患糖尿病多年的戚大妈,只见她正熟练地操弄一款手机App,查询自己的血糖情况、医生治疗建议。原来,这款“上海健康云”市民端应用可以在线提供慢病风险评估、健康档案调阅、在线问诊、在线签约、预约挂号转诊、免疫规划、亲情账户等服务,引导市民开展慢病自主管理。截至目前,该服务已覆盖上海全市122个社区,实现9万余名社区居民线上注册,有7000余名家庭医生提供线上服务,120余万名居民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物联网监测设备测量体征。
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表示,上海已构建起全市统一的健康管理云平台,并通过让“上海健康云”用户端在市民、家庭医生、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等人群的手机上安家,力求打造一个全新的健康管理模式,让老百姓更乐活。
医疗数据全市打通,分级诊疗跑起来
在上海,海量数据还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政策更好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申城建设更科学有序的就医体系。
目前,上海已实现全市400多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数据共享,达成“两个任何”:在全市任何一台医生工作站上,都可调阅患者任何一次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叶涛说,如此信息化程度,对把居民留在社区就医帮助很大。
比如,如今上海市三级医院包括知名专家在内的门诊预约号源的50%,优先向家庭医生开放,基层医生可以帮助签约居民预约专家号、向上级医院转诊。居民转诊回社区后,基层医生也能看到患者在上级医院的就诊记录,这有利于家庭医生为患者提供连续、规范的治疗,减少重复检查。
区域内影像、心电、检验、超声等会诊中心的建立,也扩大了市级优势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为社区医疗提供了有效支撑。“正是依靠数据互联互通,使得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依从性更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黏性更强。”叶涛说。
大数据犹如镜子,医院悄然自我改良
在医疗大数据应用方面,上海已找到一条监管公立医院的新路径。
“建立良好的医院系统生态,必须形成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产出评价的‘度量衡’,这样一切才有可比性。”上海市卫生计生信息中心主任谢桦介绍。
如今,凭借每天在上海市健康档案数据平台上新增的1600万条至2000万条数据,以及积累的近10亿份门急诊数据和1000多万份住院病案,上海建立起了评价考核医院绩效的统一标准,引入统一的指标来评价每家医院收治病种和诊疗技术的难易程度、费用结构是否合理等。
如此大数据应用,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每家医院在全市医疗机构中的排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黄虹告诉记者,身为三级医院,如果住院综合指数低,就意味着医院救治疑难杂症的能力不够。
至于医院管理,之前缺乏精细化的管理工具,如今借助大数据抓取,可以精准显示出很多问题,包括这家医院到底在从事何种难度的手术,同级医院比较到底谁的收费更合理。
采访中,医院院长们对这个指标体系表现出很大兴趣,不少人谈到,这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坐标系”,也将对公立医院改革产生很强的导向作用,推动医院悄然进行“自我改良”。当然,最终的受益者是看病的老百姓。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