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对腾讯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按照有关部署,工信部腾讯公司采取过渡性的行政指导措施,主要要求是,对于即将发布的App新产品,以及既有App产品的更新版本,上架前需经工信部组织技术检测,检测合格后正常上架。

腾讯公司11月24日下午表示,公司正持续升级App对用户权益保护的各项措施,并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正常的合规检测。在此期间,用户可正常下载使用App现有版本。

经测试,目前腾讯系App在官方及各应用商店下载一切正常,也未出现下架情况,用户使用并不受到影响。

   腾讯旗下多款软件存在违规被通报

  据悉,工信部本次行政指导措施将涉及腾讯旗下超171款应用APP,波及12亿用户。根据极光数据统计,目前,腾讯旗下共有171款独立应用端APP(不包含网页、小程序、快应用等生态数据)。 其中,微信、QQ、腾讯视频、QQ浏览器、应用宝、腾讯新闻等应用端市场渗透率均位列所在行业前茅。

央视新闻报道,今年以来,在工信部开展的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中,腾讯公司旗下多款产品存在违规行为,违反了2021年信息通信业行风纠风相关要求。

  11月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APP超范围索取权限、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回头看”的通报》。通报指出,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检查,发现38款APP存在问题。 其中腾讯新闻、全民K歌极速版、QQ音乐3款APP分别因欺骗误导强迫用户、应用分发平台上的APP信息明示不到位、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被通报。

8月1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APP违规调用通信录、位置信息以及开屏弹窗骚扰用户等问题“回头看”的通报》。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违规调用通信录、位置信息以及开屏弹窗骚扰用户等三方面突出问题,工信部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共发现43款APP仍存在问题整改不彻底、技术手段对抗、同一问题在不同地域整改不一致的情况。其中,腾讯视频、企业微信、腾讯地图、微信4款APP因违规调用通信录和地理位置权限、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被通报。

  7月2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APP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问题“回头看”的通报》。通报指出,针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开屏弹窗信息骚扰用户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整屏图片、视频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工信部在对该问题“回头看”中,依然发现部分企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存在问题整改不彻底、将整改过的问题改回原样、采取技术手段对抗针对不同地区差异化整改的情况。检测发现,14款APP未严格落实整改要求。 其中,QQ阅读APP被通报。

  4月23日,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重点督促游戏类、工具类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93款APP未完成整改。 其中腾讯旗下游戏APP御龙在天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

  3月12日,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36款APP未完成整改。 其中,腾讯手机管家因APP频繁自启动和关联启动被通报。

  1月22日,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157款APP未完成整改。 其中,QQ同步助手、腾讯动漫分别因为欺骗误导用户下载App、违规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

   监管部门加强APP专项整治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个人信息保护治理白皮书》显示,在过去一段时间中依靠专项整治的方式,用户权益保护明显改善。截止目前,APP专项整治行动共开展21批,对5406款APP发出整改通知,公开通报2049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540款仍存在问题的APP。其中,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和定向推送问题最为突出

为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用户权益,工信部先后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19】337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20〕164号),持续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

今年7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前期APP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互联网行业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正式开展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权益、威胁数据安全、违反资源和资质管理规定等四方面8类问题,涉及22个具体场景,重点包括应用软件启动弹窗欺骗误导用户、强制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此外,今年4月,工信部就《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从事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应遵循“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应当采取非默认勾选的方式征得用户同意。征求意见稿对App治理的全链条、全主体、全流程予以规范,规定了App开发运营者、App分发平台、App第三方服务提供者、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和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在App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具体义务。

征求意见稿特别提出,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或反复出现问题、采取技术对抗等违规情节严重的App,将对其进行直接下架;且下架后的App在40个工作日内不得通过任何渠道再次上架的管理要求。此外,监督管理部门将指导App分发平台和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在集成、分发、预置和安装等环节进行风险提示,情节严重的采取禁入措施。

11月1日,为推动信息通信行业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工信部决定自即日起到2022年3月底,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简称“524”行动)。“524”行动中“2”指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双清单”:

  • 各相关企业应建立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和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清单,并在APP二级菜单中展示,方便用户查询。(2021年12月底前完成)
  • 已收集个人信息清单应简洁、清晰列出APP(包括内嵌第三方软件工具开发包SDK)已经收集到的用户个人信息基本情况,包括信息种类、使用目的、使用场景等。
  • 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清单应简洁、清晰列出APP与第三方共享的用户个人信息基本情况,包括与第三方共享的个人信息种类、使用目的、使用场景和共享方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列出了首批设立“双清单”、提升客服热线响应能力、优化隐私政策和权限调用展示方式的互联网企业名单,首批包含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快手、拼多多等39家互联网企业。

工信部对腾讯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

工信部对腾讯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

工信部对腾讯采取过渡性行政指导

责任编辑:蔺弦弦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