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数据金融中心 贵州先行试点补位国内空白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2012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在这本全球最早的系统阐述大数据理论的著作中,作者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时至今日, 大数据 的研究和应用已经使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大数据与金融的结合带来的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更加显著,人们寄望于它打破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困局,促进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提升,同时更好地完成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来说,打造一个大数据金融中心,引领数据与金融在更深更广维度的融合创新,是金融行业走出“金融脱媒”困境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意味着迫切需要更多有效融资支持的实体经济将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
大数据时代来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已跨入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即将带来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大数据与各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出前所未有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相关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285亿美元,同比增长53.2%。据麦肯锡预测,预计到2020年,美国的大数据可创造3800亿-6900亿美元的价值。欧盟委员会预测,截至2020年,大数据可创造2060亿欧元的价值。
我国拥有全球第一的互联网用户数,也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近年来伴随着“ 互联网+ ”的兴起,大量的电商数据、信贷数据、社交数据、生活服务类数据正在快速积聚。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中国市场规模未来5年将增长近7倍。
在当前全球经济寻找新动能,各国都在努力走出危机阴影的当下,中国将大数据发展放在了更为显著的位置,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不难发现,大数据不但是信息社会重要资源,而且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驱动力。
2015年8月底,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目前我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纲要》认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
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正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从前三个季度经济运行趋势看,新常态特征明显、总体态势平稳、下行压力增大。这说明,新旧发展动力正处于关键的转换期,中国需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而互联网作为引领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再一次被中央寄予厚望。
大数据+金融
在具体行业应用方面,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在大数据应用综合价值潜力方面,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政府及批发贸易四大行业潜力最高。具体到行业内每家公司的数据量来看,信息、金融保险、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公用事业四类的数据量最大。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普惠金融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截至目前,全球有20亿成年人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服务,也无法获得改善生活的机会。在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8亿有征信报告,其中曾接受过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3亿。
随着监管层针对互联网金融制定的各类监管意见相继出台,2016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大转折点。告别野蛮生长的时代,行业将由此进入规范和完善期。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基于大数据而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已成为普惠金融的必由之路。
在9月份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由中国推动并参与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获得正式通过。这是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指导原则强调两个关键词,一是普惠,二是数字。大数据与科技智能,为普惠金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明确了相应的思路和途径,对我国金融体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完善,其市场潜力巨大。
并且,在大数据征信的帮助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传统短板将获得补充,从结构上丰富了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极大缓解了我国中、小微企业抵质押不足的现状,有效解决融资问题,为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互联网金融 的本质仍是金融,金融的核心是风控。在面临行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做好风控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长远发展的关键,其中大数据风控能力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机构传统的风险计量模式,已不足以有效管理各类风险。大数据与科技智能技术,使得信息收集挖掘、风险计量技术得以大幅提升,既能显著提高客户服务体验,还能有力地促进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提升,特别是有效增加长尾客户的金融服务供给。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大数据也将在公共管理、金融、交通、零售、健康医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这对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而互联网金融行业也要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风控方面的深度应用,实现绿色金融,循环发展。
大数据金融中心缺位
在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打破发展现状,向互联网化数据运用、数据信用和信用风险管理为代表的技术驱动模式转型,这是一种全新的业务风控和产业链整合模式。
遗憾的是,对国内已经获得国家级金融中心地位的城市来说,并没有一个是以大数据作为主要特色与功能的金融中心。
北京因其政治中心的地位,聚集了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国企及大公司总部,承载国家金融管理、金融总部和企业总部基地功能。其位于西二环东侧的金融街已经发展成中国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金融支付结算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已成为对中国金融业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区。
上海则更多侧重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特色,上海拥有中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为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根基。金融市场方面,上海已经初步建成由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构成的比较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成为中国最大的证券、保险、期货、外汇和黄金交易市场。
深圳则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科技创新带来的产品改进,产业改革,都为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扩展了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了科技创新与金融相互融合的进程。
以上全国初步成型的三大金融中心城市各有所长,北京作为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和央企总部集聚地,上海具有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和金融交易中心的优势,深圳具备科技创新与深港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然而纵观北京、上海、深圳,以及近年来崛起的重庆、成都等重点城市金融中心定位,还没有一个是以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征信金融、普惠金融等新金融产业为核心主题规划发展的。
作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唯一提及的省份,贵州近年来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并已经领先全国其他城市,“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大数据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7.7%,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64%。
在此背景下,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于2016年3月正式揭牌。自2012年便开始规划“引金入黔”,在大数据战略引领下,贵州省的大数据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众筹金融正在浇筑一个不一样的金融中心。
贵州补位国内空白
2016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也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3月2日,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据悉,该试验区将围绕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数据中心整合、数据资源应用、数据要素流通、大数据产业集聚、大数据国际合作、大数据制度创新等七大主要任务开展系统性试验,通过不断总结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试验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效应。
贵州省政府金融办相关人员表示,当前,随着全球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与产业的融合正在改变着传统发展模式,为新时期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贵州大数据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先发优势,率先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这些先发优势,为贵州在大数据金融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等方面奠定了基础。
由贵州首家上市房地产企业中天城投集团具体开发建设的贵州金融城,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贵阳市委市政府、观山湖区委区政府在国发〔2012〕2号文政策指导下,实施“引金入黔”战略的核心工程,是贵州省“十三五”重点打造项目。2015年互联网金融特区落户金融城,同时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众筹金融交易所也落户于此,逾100家中小微互联网金融企业也纷纷入驻金融城。
目前,贵州金融城在贵州大数据战略引领下,大力搭建大数据金融体系,突出“新金融”名片,着力完善新金融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西部、辐射全国的以大数据、互联网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集散场所,以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众筹金融、移动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产品、金融业态、金融服务为核心的新金融已在全国形成领先优势。
区别于其他金融中心,贵州金融城大力发展大数据创新金融,业内人士认为,这正好填补了国内大数据金融中心的定位空白,将与其他金融中心一道形成合力,进一步树立金融话语权。
作者丨万青
责任编辑: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