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千葩竞蓝海——贵州数字经济乘云而上果满枝
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贵州信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展示三维大数据可视化综合共享平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佳杰 摄
据贵州省统计局消息,今年1至5月,贵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软件业务收入156.14亿元,同比增长78.7%,高于全国56.1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 区平均水平58.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一。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138.79亿元,占软件业务收入的88.9%,同比增长91.4%,高于全国67.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三。
百卉千葩竞蓝海,数字经济果满枝,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在今年数博会期间说,大数据高质量发展为贵州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贵州将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续写新时代大数据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数字经济增速领跑全国
作为全国智慧物流平台领域的龙头企业,满帮集团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传统物流行业赋能,目前注册司机用户超过1000万,认证货主用户超过500万,服务覆盖339个城市,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互联网超级“独角兽”企业,估值达到200亿美元。
“医渡云”是基于自主研发的“医学数据智能平台”,建立起真实世界疾病领域模型,助力医学研究、医疗管理、政府公共决策、创新新药开发,帮助患者实现智能化疾病管理。入驻贵州3年,“医渡云”不仅成长为全省医疗大数据领先企业,也发展为贵州第二家“独角兽”企业。
搏击数字经济“蓝海”,贵州风劲帆悬,百舸争流。无论是两家本土大数据企业闯进“独角兽”行列,还是白山云、易鲸捷等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大数据企业茁壮成长,贵州数字经济的竞争力都在加快重塑。
数据是最有力的印证。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6.3%,超年度目标8.3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5.6%,成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增长的有力支撑。
持续推进数字化治理探索
在全国较早推出使用“健康码”,并率先完成全国一体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全国互通互认。目前,“贵州健康码”已集成新冠疫苗接种查询、预建档、需求登记、标识以及核酸检测结果查询等功能,实现了防疫健康码“一码通行”,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
以“聚通用”为目标,贵州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数据“一云一网一平台”,有效化解数据与业务“两张皮”,实现全省数据更好地汇聚、融通和应用。
“一云一网一平台”持续提升,成为助推贵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支撑。目前,贵州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连续4年排名全国前三。不仅如此,贵州还获批建设“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省”,数据共享开放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梯队。
“一云一网一平台”不仅赋能数字化治理取得一系列突破,也反哺着数字经济发展,云上贵州集团正是其中的受益者。作为该平台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今年一季度,云上贵州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01%,为打造50亿级企业的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贵州将持续做优“一云一网一平台”,全面形成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围绕宏观决策、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城市管理等,着力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典型示范应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大数据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在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数台高温燃烧炉的整个加热过程正通过远程炉温实时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监测,燃烧炉工作情况和炉内温度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以往炉温均匀性、加工工艺参数一致性、可追 溯性领域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利用率。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工人只需在地面上摁下总控台启动按钮,地下深处的采煤机就可进入“无人驾驶”状态,既节约了人力,也让采煤变得安全高效。
加快产业数字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成为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推动大数据和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深度融合,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灾备(贵阳)节点,与国家顶级节点实现互联互通;全省正常生产煤矿实现采煤机械化、辅助系统智能化覆盖率100%,煤矿生产进入智能化开采的初级阶段,智能化赋能工业发展质量持续增强。
农产品产地大数据平台、“一码贵州”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黔菜网、辣椒云、茶云、猪联网、农经云等一批行业特色平台,有效推动全省农业实现产销智慧对接。
贵州积极在产业数字化上抢新机,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深入实施“万企融合”,加快工业智能化转型、城镇智慧化改造、农业大数据应用,持续提升旅游数字化水平,不断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让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更猛、劲头更足。
培育更强劲的数字新动能
10年“蓝海”激荡,贵州树起了一面醒目的大数据旗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贵州壮志未变!
数字经济抢新机,当务之急是认清机遇用好机遇。数字经济新机遇,孕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扎根于数字技术的研创进程中,蕴藏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中,流淌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市场格局中,萌生于后疫情时代的产业成长中,贵州正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强化大数据先行先试优势奋力抢新机,务求得实效。
数字经济的重心是数据资源“由虚向实”,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贵州思路是,以产品提档升级为重点,大力打造数据中心上下游产业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在数字产业化上实现新跃升;以融合应用为关键,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业,在产业数字化上展现新作为。
数字经济竞争,最根本是数据要素资源竞争,数据资源与石油亦可相提并论。经过整合清洗分析,数据的价值就会通过网络平台、场景和交易,变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动力,数字产业化也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环境中成长壮大。
发展数字经济一定有巨大竞争压力,贵州必须下好先手棋、抢好新机遇。贵州要以更加国际化的视角,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抢抓新机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才有底气和实力参与更加广泛、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
积聚信息技术能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争分夺秒融入数字经济时代趋势,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渐入佳境、根基更实,让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动能更强劲。
校企合作推动大数据技术攻关
6月24日,贵州白山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借助实验室的技术积累与科研实力,充分发挥白山云深耕边缘云行业的实践经验,打造联合实验室,以边缘云为核心开展多层次合作,提升双方科研实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作双方将围绕5G、IoT落地的关键技术边缘云,在云安全、Serverless技术等方面,开展建立实践学习基地培养技术人才、立足专题研究推进技术攻关等工作。聚合贵州大数据近年来形成的全社会科技创新力量,为赋能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技术方案。
据了解,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凭借计算机科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等优势学科,为省内外大数据、云计算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创新型人才,该实验室已针对公共大数据,特别是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研发团队,成为地区发展的智力支持和创新助推器。
白山云科技则致力于以前沿技术赋能数字化转型,始终关注贵州大数据“原生人才”引进、培养。作为全球领先的边缘云服务提供商,打造了中立的基础设施、云原生安全、开发者引擎等产品及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跨行业、跨场景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成立六年来,白山云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已打造了一支攻坚能力强的复合型研发团队,并拥有185项专利和7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此次合作,贵州大学将积极吸收企业经验,聚焦行业“卡脖子”难题,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白山云将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为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技术力量。
大数据技术智造“麻花针”
“麻花针是我们对‘微矩形连接器’的俗称,是航天器的核心部件,广泛用于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等航空航天领域。”6月26日,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所属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专业总师刘林琳告诉记者,麻花针形似麻花辫、细如头发丝,是由铜合金丝绞制而成,是高端电子元器件上主要的连接器配件。
每天,近30万根麻花针在贵州航天电器智能化车间里生产。
由于这种电子元器件产品十分微小,难以通过人工进行筛查。贵州航天电器将大数据信息化运用于产品生产和检测,通过智能生产线,可以针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进行生产,不仅生产精度、质量一致性高,还能借助机器视觉对产品质量进行只能检测,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2010年,航天电器自主建设智能制造研发团队,80%以上定制化开发项目由企业自主研制。设备具备高精密、高可靠、网络化的特点,不仅能够实现高精密加工检测,而且具备统一的接口规范,配合自主研发的MES管控系统,连接网线就可以立即将生产数据传送到工业互联网中,设备数据传递畅通无阻,采集的数据包含生产信息,质检信息,设备信息,大大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全面性。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大数据分析,形成了多点闭环管控,过程质量和设备运维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生产效率极大提升。
“在当前的制造业竞争态势下,企业实现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刘林琳表示,从研发端协同研发、知识管理,到生产端的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再到服务端的客户服务,传统制造业需要转变观念,拥抱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技术。
贵州航天电器生产的麻花针系统连接器。
智慧教育赋能快乐校园
大屏与小屏的高效互动,可视化素材及优质资源的实时共享、实现高效课堂……很多科技感较强的教学手段被搬进了白云区第十五小学的教室。
近日,白云区第十五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李鸣靖向记者分享了他的“智慧校园”生活。
“在智慧课堂上,数学课能看到3D图形,语文课可看到情景再现,科学课还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拨片。”李鸣靖说,举手回答问题时,老师还会给他在智慧学习系统里加分,在智能黑板上给他一个大大的“点赞”。
课间休息时,李鸣靖还会到走廊上的智慧校园阅读书柜里挑选一本课外书籍来借阅,不用签字登记或等待老师登记,只需一张智能借书卡,就能自助借阅和归还,借阅图书还可自动累计读书积分。
每周三学校的社团活动日,更是李鸣靖的“智慧乐园”。李鸣靖从小就对计算机编程十分感兴趣,他看到学校有编程社团便立即报名加入,现在李鸣靖已在编程社团里掌握了基本操作,这一学期他已完成了“贪吃蛇大战”的编程。
智慧教育也给校园管理带来了高效率。据该校三年级班主任教师陈吉介绍,智慧校园建设为她的教学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教室外配备的触摸式电子班牌,可以显示课程表、值日安排等信息,还能直接看到学生实到人数,自动完成学生出勤统计并将数据传送至学校的教务教学大数据中心,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白云区第十五小学是贵州省“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的试点学校,从2019年秋该校正式开学以来,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目前学校已建有网络中心机房、大数据展示中心、监控中心、校园安全报警柱等智能安全设施设备,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校园环境也将更加安全。
责任编辑: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