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深夜发问 互联网未来何去何从
2018年10月23日,时隔三年后,认证为“腾讯 CEO”的知乎账号“ponyma”更新了动态,提出了在知乎平台的第二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截至10月26日,该问题已经收到2706条回答,获得79027个关注,被浏览次数高达10337702次。
△问题回答情况
有人说马化腾深夜上知乎发问并不是为了寻找答案,而是彰显了他对腾讯未来发展的焦虑和危机感,其实这并不是马化腾心血来潮的个人行为。据悉,这是知乎发起的一个名为“互联网洞见者”的活动。24日起知乎站内上线专题页,将邀请十位科技互联网领域的知名大咖,每天提出一问,在全网范围内征集最佳解答,马化腾便是首位发问的嘉宾。
△知乎“互联网洞见者”活动
马化腾知乎抛问
引发百家争鸣
马化腾的这个提问,虽然涉及的是科学、产业互联网等相对小众的话题,却在发布后迅速发酵,登上知乎热榜,引来各界人士围观。知乎网友也是各显神通,在问题下面纷纷留言,各抒己见。下面特摘选几则较为精彩的回答,与大家共享。
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及总裁):这个时代科技企业家对于社会的影响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
△张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觉得Pony问的第一个问题很有意思,这个视角以前国内企业界探讨得不多。
这些科学研究真要是挑一个,我会觉得是量子计算。我今年5月去英国牛津大学访问过一个量子计算机的创业公司,也和微软AI集团的老大沈向洋先生深入交流过关于量子计算领域的前瞻,基本得到的信息是量子计算这个领域10年内开始从科研到一种有效的实用技术雏形是可期的。这种必然到来的计算力的爆炸性增长,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我们普通人的计算,但是在科研等领域是很大的加速。
不过我依旧认为这个问题很难有正确答案。因为基础科学的发现和研究大多不会在短期(比如10年)内对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比如AI,早在1956年美国的达特茅斯会议上就提出了“人工智能”概念,但它真正迎来爆发却是在60年之后。再比如极客公园创新大会2017年1月曾经邀请加州理工LIGO实验室探测到引力波的核心团队成员到国内演讲,有媒体问他们这个发现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他说“这可能不是我这一辈人可以回答的问题,但下一代科学家会因此更理解世界,可能会带来技术的跃迁”。
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可实用的技术应用需要的时间很长,所以在未来5到10年,能够真正给人类生活和产业带来深远影响的技术,一定是已经发展了一定时间、大家都听过或熟知的,不太可能有你没听说过的基础科学突然爆发为技术去影响产业。
Pony作为一个企业家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义,但我们的出发点或许可以不是对产业的和商业的短期影响,而是对基础科学研究长期影响的重视。我一直觉得,这个时代科技企业家对于社会的影响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在推动技术进步以及技术向应用转化的过程里,科技商业领域的企业家的Vision和决心至关重要。
比如马斯克的特斯拉、Space X,贝索斯的蓝色起源,都是基于技术去做的更大胆和坚定的技术应用。与此同时企业家们对于科学精神和基础科学的重视也在扮演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比如比尔·盖茨夫妇的基金会和扎克伯格夫妇的基金会,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去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与他们的行业和企业可能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却有直接的推动。这一点在海外越来越明显,但中国科技企业可能是因为竞争过于激烈,思考还没有那么深远,对基础科学的关注也还有限。
而这个问题更是个很棒的起点。我觉得企业家们和他们的商业组织是一个在政府之外,对推动社会进步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加速从科学到科技、从科技到生活的进程,是这些组织很重要的使命。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进程,很可能不会在十年维度就看到辉煌的成果,但对基础科学的尊重和科学精神的信仰,是科技企业家们从中获益,也应该推动传承的东西。人和企业,无论如何注定只能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瞬间,但这个瞬间推动了文明怎样的走向,才是特别令人兴奋的成就,不是吗?
Sarah佳辰(PTS创始人):三大类根本差距待互联网产业升级解决,C to B有望成为规模化的市场。
△张佳辰(图片来源网络)
把pony的问题拆成两部分,下面是解题框架与初步答案。供讨论、迭代:
A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
解题框架是反推式三段论——需求->应用科学->基础科学:需求。比起非互联网产业,在服务用户上,当前的互联网还有哪些根本性差距?(需求问题);应用科学。这些根本性差距,主要通过什么应用学科突破,加以解决?(3~5年预测);基础科学。这些应用学科突破,10年里,主要可能依赖于哪些基础学科的突破?(10年预测)。
根据这个思路,有三类根本差距需要互联网产业完成升级,也指向了相应的学科领域:
1.信任与安全。目前的互联网(线上)服务,无法解决服务参与方(如平台、用户、数据合作方)间的互信与数据隐私问题。大宗交易/B2B交易需要面谈、Google和Facebook这种大厂也被用户数据泄露搞得狼狈不堪,这些例子都指向一个结论:由于技术瓶颈,互联网服务还无法覆盖线下的信任与安全场景。
解决之道,从应用技术看,需要线上信息验证服务的高效化与廉价化,需要多数据源计算的快捷、也需要隐私保护技术的升级。再回溯基础科学,考验的是算法(AI)、密码学(加密、解密),及信息所有权追溯的区块链技术。
2.真实性感知。目前的互联网服务,无法提供“完整真实”的体验。换句话讲,互联网对真实世界的模拟是不完备的。输入端,勉强突破到“听”(比如音频、电话)和“看”(图文、视频),而其他感知(嗅觉、触觉、味觉)大面积残缺;输出端,只有敲击键盘与划屏点击,甚至都算不上真实世界体验。
这使得“真实世界体验”仍是线下行业/场景用以抵抗互联网游牧入侵的长城防线:想想旅游、远程治疗、运动健身。想想交友与相亲;想想去教堂或参加家族聚会。或者,如果不考虑法律限制,想想色情服务。这代表着人类生活的大量场景。
一旦感知模拟技术(眼耳鼻舌身,对应的更基础的研究分别有视频传输、3D光学识别、传感输出等等)向真实的人类体验逼近,并实现成本平价化,那么被颠覆的场景,岂止以上寥寥几例。
3.人机的融合。目前的互联网服务,还无法让个体实现去终端使用。首先,你需要多个终端配合(手机、iPad、PC、车载触摸或语音遥控器等等)才能实现进入互联网。丢手机是个灾难性事件,因为每次丢手机,都是互联网世界对你临时关闭。其次,你需要低成本联网(运营商费用低、有wifi等)才能尽情使用。如果进到漫游价格奇贵的国外,或信号微弱的丛林,你又变回了原始人——甚至还不如原始人对周遭有掌控力。如果离开了终端,离开了传输,我们的聪明(算力)、强大(机器控制)、高效组织(信息交互)都会被废掉武功;我们的健康与寿命也大受威胁。
根本解决之道是人机合一。之前以来外部终端才能实现的输入、输出、计算,都可以由我们身体上的终端/部位实现。人对机器不再是隔离与恐惧,而应该是追求部分融合。马斯克、达利欧都曾表达在有生之年开始人机合一的愿望,人机融合,需要生物科技的突破,需要AI与NI的结合,还需要去终端化的高效传输与存储。
B问题:“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时间所限,先放一些简单假设在这里,有空再展开:
1.C2B有望成为规模化的市场。目前B2B,B2C,C2C市场都规模化地存在。但个体服务/产品提供者向机构提供服务的市场,一直没有出现。这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C端曾经不具备资质、曾不具备提供服务所需的器材与协同能力、也不具备找到B端客户的BD匹配能力(他们连找到C端客户,都得等到淘宝、58或转转一类平台出现才得以实现)。但信息匹配效率的提升、线上资源整合便捷后,之前的瓶颈也许会松动。
2.从产品到消费者之间的中介环节进一步消失。以前中粮有句广告语:从田间到餐桌。描述的是农业到农产品到食品消费品的漫长链条,因为漫长,所以能同时连接产业与消费的企业少之又少,因为少之又少,所以才骄傲地用作了广告词。而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后,连接“田间”和“餐桌”,也许不再是那么罕见的事了。原料到最终成品的环节不再那么漫长而昂贵——石油到化妆、矿产到手机、基础培训到执行任务,也许这些从前需要用很多环节、很多中介/中间行业完成的事,将逐渐融合。
3.B2C“工业化定制”成为可能。因为匹配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因为供应链可预测,因为生产成本降低,消费端用户向产业端的工厂发起的即时定制成为可能。从新想法到新制品的周期,可能缩短到天(以前最快也是季度)。这画面会是什么样子?你如果是一个有时尚感与创造力的姑娘,那每周五都可以穿上自己周一早上设计并发送给工厂定制、配送的新款礼服,去参加周末的约会或聚会了!
东方朔: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各行各业都有足够的空间去深耕,终将带来巨大的改变。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哪些基础学科的突破会带来巨大改变?)各位都答得蛮好的,我在这简单整理一下:1.数据储存;2.电池;3.基础材料;4.人工智能;5.生物科学。以上五项虽然有的不太符合“基础学科”的定义,但目前的答案里,我整理所得的“有丶东西”的回答,大体就这么五个方向。
我个人倒是对第二个问题更感兴趣: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做一个就近的概念替换,即to B和to C的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什么?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1.政府机关将扮演更有力的统筹角色;2.传统汽车行业将被颠覆,相关产业链从业人员将被重组;3.制造业持续升级,无人工厂将照进现实;4.农业新升级,将对既有政策和国民结构提出挑战;5.内容消费领域将竞争残酷,内容消费市场将持续盘大;6.教育领域将出现新巨头。
B端的产能升级必将带来C端的变化,而C端的丰富也将倒逼B端有所应对,甚至在有些领域,B端的创新将重新开创一个全新的C端领域。在理想情况下,两端的融合创新将推动社会持续向前。这是我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这一问题的简单思考。基本思路便是从大数据入手,从这一角度来看,各行各业都有足够的空间去深耕。个性化,针对性,千人千面的服务并不是项目招标文案上的一句空话。这件事,有很多企业正在做,我也相信,这件事值得持续做。这是个细致活,但终将带来巨大的改变。
知乎之外
众多媒体人“发声”
在知乎中马化腾的提问被奉为“深夜灵魂拷问”,而在知乎之外众多媒体人也纷纷发文作答互联网之殇该如何破解。
李志刚(新经济100人创始人):接下来的三五年,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未来三五年依旧是技术产业化的瓶颈期。拿当下火热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说,目前落地能力依然偏弱。从实验室取得突破,到转化成大规模改造产业的生产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当中,不仅仅是技术突破的问题,还存在各种市场壁垒——例如政策、用户理念等。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基于现有技术,进行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结合,恰好是中国经济创新的大方向。而这一方向的本质是,用产业互联网提升产业的效率,来改善消费互联网的用户体验。产业互联网改造效率,才能在消费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竞争里取胜。并且,随着用户、数据和支付的统一,未来的创业趋势,将是围绕一群有共同属性的用户,不断挖掘他们的需求,进入不同的行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零界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新商业模式,产生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边界的定义是,围绕一群有共同属性的用户,不断挖掘他们的需求,进入不同的行业,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而我们可以将一些新公司或某些发展多年、耳熟能详的公司定义为无边界公司,他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态也在不断演化,尤其是业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跨越多个产业的细分领域,这些领域表面来看,互不相关。
为什么在当今中国,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无边界公司?
从外界因素来看,是流量红利的消失,让公司不得不反复挖掘既有用户的价值,沿着它们的需求迁移、跨越各个产业。但是,无边界公司在现阶段涌现的根基是:用户、数据、支付的统一。这是一家公司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陌生领域壁垒能够极大降低的核心原因。有现成的用户和数据,团队需要的是花力气研究新领域的特性,而不是彻底另起炉灶,需要琢磨新的流量、新的用户从哪里来。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融合,某种程度来讲,是无边界的一个分支。
尽管未来三年是技术的瓶颈期,可能需要很多创业公司、投资机构探路,这难免有各种焦灼、迷茫的情绪产生。大家可能都在等待政策的确定性,希望给中国带来更好的改变。不过,更值得期待的是,技术创新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带来的改变。
徐金宝(狒狒小屋):科学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纵观过去十几年的时间,不禁让人感叹,互联网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世界里,你会发现每一次基础科学的突破都直接带来科技方面巨大的发展。过去的电脑那么大的块头,现在呢,所有的东西几乎都集中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过去的电话还要线,现在几乎全是无线电通信。神经科学的突破使得智能机器越来越智能等等。也就是说每一次的技术的革新都必定有与之对应的基础科学的进步。但是基础科学的进步能否带来巨大的变化、以及变化速度有多快?这与时间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关系。从科学研究到应用领域是有一定时间的,而且会由于需求的诱导影响着技术革新的速度。
那么哪些领域最有希望成为未来科技的基础呢?
我觉得有以下领域:光学、神经科学、量子学等等,当然还有其他的,之所以我觉得有这些是因为,在光学领域其实大多还在探索中,应用的确实没有电广,现在的光纤通信要比电通信处理信息快得多,但是成本高呀,如果通过科学研究的突破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必然会带来科技的巨大飞跃。神经科学之所以我有提到,是因为现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在研究事物,而对于一个生物而言,那么多细胞、神经是怎样就构成了一个有思维的人?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吗?再有就是量子学的研究,纳米级别和量子级别简直天壤之别,就别提因此会带来的改变了。所以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努力探索的方向,也是很有希望的方向。当然这也算是个人见解,每个人对于未来科技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件事是值得肯定的:科学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互联网世界从来不缺会思考的人,以上几位网友的回答为我们铺开了互联网未来的蓝图。而且科技的进步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在享受恩惠的同时,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随潮流而走,而是要做时代的弄潮儿。所以快开启你的脑洞,去作答马化腾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好说不定就被请去腾讯了,你们抓紧机会啊!!!
注:本文系数据观综合整理自知乎、新经济100人、狒狒小屋等,编辑/方茶云,转载请注来源。欲了解更多大数据丨区块链丨人工智能行业相关资讯丨干货丨报告等,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搜索数据观微信公众号(ID:cbdioreview)进入查看。
责任编辑:陈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