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放、升级、大数据+服务业贸易持续发力!
贵州服务进出口一年赚了23.26亿美元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们将竭力为您服务。”9月21日,记者在万乘(贵安新区)金融外包服务有限公司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电话另一端的客户提供邀约、咨询、调查等服务。该公司主要运营呼叫业务,已覆盖全国多地的行业调研类、教育邀约类和运营商套餐迁改类等服务。
自2016年2月获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 贵州以推进贵安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支持贵阳市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重要载体,以利用大数据探索服务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新经验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使贵州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据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贵州服务进出口累计达76.66亿美元,2019年度全省服务进出口23.26亿美元。
顶层设计 有序开放多领域服务贸易
作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贵阳市、贵安新区积极融合打造全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高地。
贵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朝虎表示,将让贵阳市与贵安新区的战略空间、政策机制创新优势相互叠加,把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转化为追赶超越的强大动能,努力把贵阳、贵安打造成为全省服务贸易高质量创高新发展的试验区、示范区。
近年来,贵州以贵阳市、贵安新区为主体,加快探索服务贸易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
积极推动利用各部门、各地区的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支持政策,加大服务贸易市场主体引进、培育和支持力度;坚持用大数据推动产业数字化、贸易数字化发展,服务新业态、服贸新模式不断涌现;初步形成国家级试点和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园区引领创新、集聚发展的格局。
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贵州推动服务贸易多领域有序开放——
利用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大力支持服务外包平台建设和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推动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国家地区交流合作,推动建筑服务出口,带动工程机械、成套设备等货物出口。
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了安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一批以自然生态、民族特色为主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以休闲避暑、温泉康养等特色体验为主的国际休闲度假区。
认真做好技术进出口合同备案登记服务,积极支持技术贸易发展。
以培育打造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为突破口,推动文化服务出口和文化国际交流合作。
运用大数据 探索服务贸易新模式
一直以来,贵安新区坚持高质量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2018年、2019年贵安新区直管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达30.23亿元、43.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9.9%、42.54%。
图为贵安新区
在此期间,美国苹果公司在贵安新区建设iCloud数据中心,授权贵安新区云上艾珀公司负责数据中心运营,为中国大陆用户提供iCloud业务服务,这是苹果公司第一次改变其全球用户收费业务模式,在贵州完成中国用户云服务的相关结算。华为公司投资80亿元在贵安新区建设华为云数据中心,主要功能涵盖华为全球数据储存中心(面向全球的私有云服务)、全球IT维护工程师基地等。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既体现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成效,也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繁荣大数据业态,推动服务贸易业态集聚。
如今,以大数据为主导的上、中、下游产业在贵州正加速集聚、加快发展。苹果、华为、富士康、IBM、浪潮、中电科、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一批标志性的国际大公司落户贵州。
同时,贵州也正在大力扶持白山云、满帮集团、朗玛信息、东方世纪、易鲸捷、大数据交易所等一批本土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升级服务业 带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 近年来,贵州服务业增加值、市场主体、税收收入、就业等占比稳步提高,为全省经济增速连续37个季度位居全国前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日前,在2020贵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张传胜表示,下一步,贵州将把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作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大平台建设,以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
打造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产业。贵州在大旅游方面,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进程;在大数据方面,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的主攻方向,在创新发展中推进“数字产业化”;在大健康方面,加速形成全产业融合、全区域发展、全方位开放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
塑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服务品牌。在大旅游方面,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和中国避暑胜地;在大数据方面,打造全国一体化国家数据中心南方中心、区域性数字经济中心;在大健康方面,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康养中心等一系列公共品牌。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深入推进“千企引进”工程和产业大招商,加快引进一批主业突出、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四转”工程,每年遴选出30户左右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从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给予每户50—100万元奖励。对新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户给予5万元补助。
责任编辑: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