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的步伐,该进一步加快了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全国疫情从爆发期转入康复期,加快复工复产、推进社会经济有序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迫切而紧要的任务。连日来,多地领导干部带头“摘口罩”“下馆子”,传递的正是这样一种强烈的信号。日前,在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方面又传来了好消息: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

   加快数据共享进程的现实需求

为什么说国务院推动“健康码”跨省份互认,实现“一码通行”,是能够推动实现复工复产的有力举措?在疫情蔓延期,为了实现高效率的人员流动管理,浙江省杭州市率先推出“健康码”模式,随后全国各地的“健康码”纷纷被推出,并适用于交通卡口、居住小区、工厂厂区以及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多个应用场景。

但各地区“健康码”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共享、缺乏互认机制等问题,实际上也造成了一种新的割裂和效率低下。每到一个地方就需隔离14天的重复隔离现象,使得社会资源被浪费,也耽误了复工复产。此种背景下,在国家层面实现“健康码”数据整合,推动防疫信息共享,就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办法。

由“健康码”带来的对数据共享的迫切需求,只是因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我国数据共享水平仍然较低、应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仍然不足的一个横截面。

尽管早在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就明确提出,要将大数据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和保障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工作有效开展,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省部级的数据资源共享。但医疗数据库共享、物资供需双方信息不畅等问题,在此次疫情发生早期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让人们不得不意识到:数据共享的步伐,是时候进一步加快了。

以本次疫情为契机,提升我国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加快实现数据共享。其中,深化医疗卫生大数据、公共政务大数据的“聚、通、用”是加快数据共享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行程轨迹等信息进行采集,极易引起公众对个人隐私数据违规采集和泄露、进行非法交易的隐忧,因此制定一套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规对数据互联互通予以托底尤为重要。

  数据共享平台并不是“多多益善”

事实上,加快数据共享并不是搭建一个数据平台那么简单。从数据的采集,到对数据的加工清洗,再将数据运用到社会治理,予以价值化,需要大量基础工作的铺垫。

然而,不论是从此次疫情还是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上看,当前我国各种大数据平台的质量和价值都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一些地方政府同类大数据平台重复建设、数据价值未被充分挖掘的情况仍然存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在疫情前期,形形色色的疫情地图、确诊病例查询大数据平台、新型肺炎患者同程查询平台频现,反而造成了大众选择上的混乱。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曾指出,当前一些旧有的“烟囱”和“壁垒”尚未完全拆除,一些电子政务平台有待于进一步整合简化。“前些年,一些地方、部门自行研发出一大批电子政务平台,甚至是根据业务内容,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项目化运作。研发得越多,貌似成绩就越大。用的时间越长,越有惯性和依赖。但是,这种碎片化、功利性的操作造成共享意愿不强烈、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数据共享难。”

在全球数据共享被紧迫需要的今天,也许更加应该明确的是,数据共享平台并不是“多多益善”,为了数据共享而数据共享的路子是对数据价值的根本误解。以“健康码”为例,只有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之后,才能发挥数据共享应有的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个领域、某个层级的数据共享,将在某种程度上形成新的“数据烟囱”,而不能真正发挥数据本身的最大效用。

在未来,跨领域、跨层级甚至跨地域、跨国别的大数据“大共享”将势必成为主流,为大变革时代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张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