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和滴滴开战那天,程维和王兴正一起吃饭
美团在南京上线打车业务那天,程维正在和王兴吃饭。饭局上王兴没说,事后程维发信息问王兴,王兴说试试。一句试试便意味着美团和滴滴交战全面开始。
美团打车业务于2017年2月在南京试行,今年3月21日正式进入上海。根据美团招股书数据显示,计划在上海、成都、厦门、温州、北京、南京、郑州、福州、杭州和潍坊开展网约车服务。可是到目前为止,除南京、上海的网约车牌照拿到手,其他城市进展缓慢。
而滴滴这边也不甘示弱。滴滴外卖业务于今年4月1日在无锡试运营,4月9日正式上线,并在6月25日美团公布招股书的这一天宣布登陆成都。加上滴滴外卖官方海报发布“7月见”的郑州以及早已上线的南京、泰州,滴滴外卖已经迅速在5个城市布局。
滴滴通过担任代理原始权益人,通过协调租赁公司,以租赁公司向司机出租车辆所产生的租赁债权作为基础资产,统一向资本市场进行证券化融资。3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了滴滴发行100亿元新型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证券,首期拟发行规模3亿元。租赁公司拿到这笔钱,就能购置新车,或进行其它方向的业务扩张。
6月25日,美团公布招股书,如果一切顺利,将于9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美团总交易额为3570亿元,整体收入为339亿元,经调整净亏损28亿元。据彭博社报道,这次美团IPO的目标是以约600亿美元的估值募集60亿美元资金。如果上市成功,美团也将会为其业务扩张带来充足资金。
滴滴外卖和美团打车的上线,成为双方打击对方的入口,同时双方也在积极地进行融资来支撑公司的扩张。那么在这场战役中谁将更胜一筹,还需要分析一下他们整体的业务布局。
2010年,美团以团购业务为主正式上线,后来相继推出猫眼电影、美团外卖、上门服务、美团打车、民宿整租、美团旅行、线下生鲜、美团租车等业务,正如美团APP显示的口号所说“吃喝玩乐全都有”,已经涵盖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就连最后一公里也解决了(收了摩拜),流量入口卡位全齐。
而滴滴目前只有其主营业务滴滴打车、今年刚推出的外卖业务及其投资的ofo和二手车交易平台人人车,只解决了行和食的问题,并没有形成平台型公司的生态。如果滴滴不快速布局,三年内就只能沦为一个产品服务商,而非大平台型公司。因为在外卖业务市场,美团和饿了么(加上其收购的百度外卖)占比达90%以上,已经形成两强争霸的态势;而在打车出行方面,神舟专车、首约汽车以及美团打车都是滴滴打车的强劲对手。
所以我更看好美团的后续发展,但它能否能真正成功还是要看王兴是否有足够大的胸怀。
如果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美团的定位一定是要做城市生活服务提供商,全面掌握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各个层面。美团一直盯着自己在市场的空白点进行填补,先是餐饮,然后是酒店、旅游,再然后是电影票,再接着外卖、排队等等,现在又盯上了出行。美团在生活服务市场的布局节奏紧随市场中待用互联网进行供给方式改造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美团逐步淡化了最初团购业务的标签,而几乎全覆盖的思路使其成为了一个不小的生活服务帝国,这是美团目前的优势。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美团业务还只停留在大众消费娱乐的层面,生活服务除了衣食住行娱乐还应该涵盖居民的公共生活服务,包括电费、水费、燃气、网费等等,这些美团还并未涉及。另外,目前美团在整体业务布局上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组建好政府事务部,没有去全面统筹如何将集团的所有业务和政府需求做对接,使原本在互联网上的服务能沉下来。这点腾讯、阿里、京东布局得早,做得也很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团的业务模式还停留在互联网时代。但是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美团的老对手饿了么已经拿到无人机航线可以送餐了;京东也已经再尝试做无人机和无人驾驶车的配送;高德整合了各网约车平台、共享单车、火车、客车等长短途的出行工具。只停留在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下注定是行不通的。
美团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市场变化太快,不知道美团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来迎接不同赛道的竞争者。据说,美团9月份在港交所的上市价格不便宜,如果上市的美团没有长远并且准确的战略布局,只能送大家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美团、滴滴之战不由得让人想起当年京东进入图书领域,而当当“被迫”接招3C产品的“权宜之战”。双方同样试图打进对方的核心业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两个主角似乎都心意已决,不会如当年当当表白“若对手放弃,当当也会放弃”,而都在全力武备,进行积极的融资扩张。但是谁能赢到最后还是要看谁更开放、更包容和更接纳,因为最后留下的一定是平台型公司。
也许王兴根本没有把程维看作竞争对手,来自行业外的对手和市场的变化才是真正的威胁。把握住市场的变化才是制胜的关键。单就美团和滴滴而言我更看好美团。但是半路杀出来个高德却是不容小视的对手。
下一篇会分析高德PK滴滴。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陈近梅